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上腹痛症状概述: 上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多由上腹内组织或器官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或损伤所...
养生
症状名称: 上腹痛
症状概述:
其他名称: 上腹疼痛、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痛
主要病因: 腹腔脏器炎症、穿孔、破裂、扭转、梗死,血管病变、腹壁疾病、胸腔疾病、全身性疾病、肿瘤、胃运动功能障碍、寄生虫病
常见症状: 腹痛伴发热、黄疸、便血、血尿、腹胀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肝功能、腹部B超、X线片、CT、磁共振成像、心电图、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发病部位: 腹部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上腹痛根据其病因不同,常可伴发黄疸、腹泻、寒战、高热、休克等症状。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急性上腹痛
(1)腹腔内脏器疾病
①腹腔脏器急性炎症
急性胃肠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
②腹部脏器穿孔或破裂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癌急性穿孔、胆囊炎穿孔、肝脏破裂、脾脏破裂等。
③腹腔脏器急性梗死或扩张
胆石症等。
④腹腔脏器扭转
急性胃扭转、胆囊扭转等。
⑤腹腔内急性血管病变
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脾梗死等。
(2)腹壁疾病
腹壁挫伤、腹壁脓肿及腹壁带状疱疹等。
(3)胸腔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肺炎及肺梗塞等。
(4)全身性疾病及其他
风湿热、尿毒症、急性铅中毒、血卟啉病、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慢性上腹痛的病因
(1)腹腔内脏器疾病
①慢性炎症
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慢性肝炎等。
②溃疡或肿瘤
慢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胃贲门癌、胃癌等。
③腹腔内脏器的扭转或梗阻
慢性胃扭转等。
④包膜张力增加
肝淤血、肝脓肿、肝癌、脾肿大等。
⑤胃肠运动功能障碍
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曲及脾曲综合征肝炎后综合征、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等。
(2)全身性疾病
慢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
(3)寄生虫病
肝包虫病、肝华支睾吸虫病、胆道蛔虫病等。
原因-常见疾病: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癌、胃癌急性穿孔、急性胃扭转、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胆囊炎穿孔、肝脏破裂、胆石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肝脓肿、肝癌、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脾破裂、脾梗死、脾肿大、腹壁挫伤、腹壁脓肿、腹壁带状疱疹、结核性腹膜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绞痛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持续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右上腹痛或皮肤巩膜黄染,提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可能。
2、肝癌病人突发剧烈腹痛、腹胀、苍白乏力、休克表现,高度提示肝癌破裂。
3、突发剧烈上腹痛、恶心、呕吐、心慌、焦虑、大汗,或伴左胸、左肩、左背痛,持续不缓解,或休克、昏迷等,须警惕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破裂等。
4、进食不洁食物后,出现急性上腹痛、频繁呕吐、腹泻、嗜睡、昏迷等脱水休克表现。
5、溃疡患者,突发急性剧烈腹痛、腹壁紧张,警惕溃疡穿孔。
6、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发持续性剧烈腹痛、发热、呕吐,警惕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7、有外伤史,剧烈左上腹痛、苍白乏力、休克,需警惕脾破裂。
8、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伴食欲缺乏、腹胀、呃逆、嗳气、腹泻、反酸、烧心、消化不良表现;
2、伴上腹部包块;
3、伴发热、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
4、伴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
5、伴皮肤、眼球发黄;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
出现反复上腹疼痛,伴发以上情况均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腹部进行检查,最好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
3、还可能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上腹痛是何时开始的?随时间推移,疼痛有加重吗?
2、您的疼痛是怎样的?疼痛部位有变化吗?
3、除上腹痛,您是否还有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
4、以前有过上腹痛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处理的?
5、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胃炎、胆囊炎等疾病?
6、您平时饮食规律吗?喜欢喝酒或和咖啡吗?
7、您近期有腹部受伤或受凉情况吗?
8、您是否使用过药物治疗上腹痛?什么药物?
9、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烟多少?
10、您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吗?是否有服药进行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上腹痛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是否严重?需要住院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应该如何进行治疗?能治好吗?
5、这种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8、回家后我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尿、便常规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提示感染性疾病;尿白细胞计数增高提示泌尿系感染;便常规对胃肠道感染有诊断价值。
2、血生化检查
血、尿淀粉酶升高提示胰腺炎;血糖和血酮体的检测有助于排除糖尿病酮症引起的腹痛;怀疑铅中毒引起的腹痛,可检测尿铅。
3、肿瘤标志物
怀疑肝癌者检查甲胎蛋白;怀疑胃肠道肿瘤者检查癌胚抗原;怀疑胰腺肿瘤者检查CA19-9。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腹部X线平片检查
在腹痛的诊断中应用较广。膈下游离气体可确定胃肠道穿孔;X线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可发现消化道溃疡、肿瘤或梗阻。
2、B超检查
是腹痛鉴别诊断中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对胆囊结石、肾结石等疾病具有诊断价值。
3、CT检查
主要用于实质脏器破裂、炎症、脓肿、肿瘤等的鉴别,对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也有价值。
检查-病理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上腹痛鉴别
(1)常见急性上腹痛的鉴别诊断
①急性胃肠炎:多发生在进食不洁食物或感冒后,以急性上腹痛、呕吐、腹泻、短期内好转为特点,动态观察及排泄物等检查有鉴别诊断价值。
②溃疡病穿孔:多有明确溃疡病史或胃痛史,突发剧烈扩散性上腹痛、腹膜刺激征,可伴发热与休克为特点,X线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有诊断价值。
③急性胰腺炎:多发生于暴饮暴食或酗酒后,以突发持续性剧烈上腹痛、腹膜刺激征、发热、呕吐为特点,血尿淀粉酶、超声、CT甚至诊断性腹腔穿刺检查有诊断价值。
④急性心肌梗死:多有心血管病史,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心电图、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查有确诊价值。
(2)急性右上腹痛的鉴别诊断
①急性胆囊炎:多见女性,以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右上腹痛、Murphy征阳性及白细胞增多与核左移为特点,有时可与高位急性阑尾炎、十二指肠穿孔混淆,予超声、X线检查有诊断价值。
②胆道蛔虫症:农村多发,以阵发性钻顶样右上腹痛、恶心、呕吐、间歇期安静如常、症状重体征轻为特点,超声、胃镜检查有确诊价值。
③胆石症:以阵发性右上腹剧烈绞痛、阻塞性黄疸、寒战、发热、恶心、呕吐为特点,超声、X线检查有诊断价值。
④肝癌破裂:肝癌病人如突发剧烈右上腹痛、血腹及腹膜刺激征、失血性休克表现,高度提示肝癌破裂,诊断性腹腔穿刺发现血腹有确诊价值。
⑤胸膜炎:多并发于大叶性肺炎,以持续性右上腹痛,向肩部放射并存压痛点、膈运动受限为特点,X线检查有诊断价值。
(3)急性左上腹痛的鉴别诊断
①脾破裂:有外伤史,以左上腹痛、急性贫血、休克为特点。诊断性腹腔穿刺发现血腹有确诊价值,有时需手术探查。
②急性脾扭转:较罕见,以暴发性急腹症症状(左上腹痛、腹膜刺激征)为特点,常需手术探查明确。
③左膈下脓肿:多继发于腹膜炎或腹内脏器炎症或腹部手术后,以发热、左上腹痛、左侧胸部呼吸音减低或消失为特点,X线、超声、CT检查有诊断价值。
2、慢性上腹痛鉴别
(1)慢性上腹痛的鉴别诊断
①食管裂孔疝:表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胃内容物上反感、上腹饱胀、疼痛等。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感或针刺样疼,可放射至背部、肩部、颈部等处。平卧、进食甜食、酸性食物,均可能诱发并可加重症状。裂孔疝有时可出血,主要是食管炎和疝囊炎所致,多为慢性少量渗血,可致贫血。疝入的胃和肠发生溃疡可致呕血和黑便。在有反流症状病人中,少数发生器质性狭窄,以致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食后呕吐等症状。;当疝囊较大压迫心肺、纵隔时,可以产生气急、心悸、咳嗽、发绀等症状。
②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缺乏、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时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③胃癌: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肿瘤的生长,影响胃功能时才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但均缺乏特异性。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当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如肿瘤侵犯胰腺被膜,可出现向腰背部放射的持续性疼痛;如肿瘤溃疡穿孔则可引起剧烈疼痛甚至腹膜刺激征象;肿瘤出现肝门淋巴结转移或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黄疸;远处淋巴结转移时,可在左锁骨上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
④慢性胰腺炎:腹痛剧烈,起始于中上腹,可放射至背部。累及全胰则呈腰带状向腰背部放射痛。常伴有频繁恶心、呕吐、上腹部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
(2)慢性右上腹痛的鉴别诊断
①原发性肝癌:半数以上病人以右上腹痛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位于肝右叶顶部的癌肿累及横膈,则疼痛可牵涉至右肩背部。当肝癌结节发生坏死、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出现腹膜刺激征等急腹症表现。患者可有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贫血等全身症状。根据病史、体征,AFP升高以及B超或CT的表现即可明确诊断,诊断有疑问时应行B超引导下肝穿刺明确诊断。
②肝包虫病:患者常具有多年病史、病程呈渐进性发展。初期症状不明显,可于偶然中发现上腹包块开始引起注意。发展至一定阶段时,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感,轻微疼痛或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的相应症状。如肿块压迫胃肠道时,可有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腹胀等。位于肝顶部的囊肿可使膈肌向上抬高,压迫肺而影响呼吸;位于肝下部的囊肿可压迫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压迫门静脉可产生腹水。除病史体征外,主要根据包虫皮试验和血清免疫学试验多呈阳性反应,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B超检查、CT检查、肝部X线平片(有钙化灶)等皆有助于诊断。
③肝华支睾吸虫病:多有食生鱼片史、肝区疼痛,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若粪便检出虫卵即可确诊,采用抽取十二指肠液或胆汁进行离心沉淀检查虫卵。
④肝结核:突出的表现是发热、右上腹持续性疼痛,肝大及脾大,B超及CT能较准确定位外但定性困难。肝穿刺所获得标本,除病理检查外,尚可送结核菌培养等检查。在排除其他疾病外亦可行抗结核治疗。半月后,如病情好转亦有助于诊断。
⑤慢性病毒性肝炎:可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有时也可为相当剧烈的阵发性痛,这是由于肝包膜牵张、肝周围炎或胆道痉挛所致。疼痛与进食关系不明显,常伴有肝区压痛,肝功能化验,B超等检查有助于鉴别。
⑥慢性肝脓肿:右上腹持续性胀痛,肝肿大,局限性压痛比较明显,常伴有发热、消瘦等全身感染性症状。
⑦慢性胆道疾病: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绞痛,病因多由结石引起,少数为寄生虫或功能性。
⑧肝曲部结肠癌:右上腹疼痛、便血或大便潜血持续阳性提示此病,钡灌肠与结肠镜有助于确定诊断。
(3)慢性左上腹痛的鉴别诊断
①胰腺疾病:可出现上腹部痛,X平片、B超、CT、胆总管、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及超声胃镜有助于诊断。
②脾曲部结肠癌:早期的症状往往为大便次数增多,带黏液及血。晚期可出现肠梗阻、左上腹痛,结肠镜及钡剂灌肠有助于诊断。
③脾曲综合征:脾曲胀气表现为左下胸与左上腹胀痛、不适,其疼痛程度与胀气程度往往一致,排便或清洁灌肠后胀气消失时疼痛也消失。症状可骤发或缓发,发作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以冬季较为多见,一般与饮食关系不大,但可与情绪波动有关,发作时腹部X线透视脾曲有明显积气。
④慢性脾周围炎:常为脾脓肿的并发症,左上腹持续性疼痛,常伴有发热、局部压痛,有时可听到脾区摩擦音。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解痉止痛药
如山莨若碱以缓解平滑肌痉挛,从而发挥止痛作用。
2、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推荐铋剂四联方案,即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或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阿莫西林+四环素等。质子泵抑制剂可选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铋剂可选枸橼酸铋钾等保护胃黏膜。
3、溶石药
如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可溶解胆固醇结石,抑制胆固醇合成。如枸橼酸氢钾钠用于溶解尿酸结石和防止新结石形成。
治疗-相关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
1、急性上腹痛的手术治疗
如胃肠穿孔、胃扭转、肝脾破裂、胆石症等可导致急性上腹痛,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手术治疗来缓解疼痛症状,如腹腔镜修补术、脾动脉结扎或术中栓塞术、胆囊切除术等。
2、肿瘤的手术治疗
肿瘤引起的上腹痛,多数需要进行肿瘤切除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来达到根治的目的。如胃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等。
日常-护理原则: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上腹痛有无再发、复发,腹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有无放射痛、有无周期性以及与进食和服药的关系。特殊情况及时送医。
2、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预防复发,不私自停药、调药,止痛药慎重使用,用药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3、腹痛发作时,减轻上腹痛的方法
(1)保证舒适、安静、轻松、温馨、优美的休息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2)舒适体位,一般采取仰卧或侧卧,下肢屈曲可避免腹壁紧张,减轻疼痛。
(3)以胸式呼吸为主,避免腹式呼吸引起上腹痛加重。
(4)合理进食,可以减轻食物对腹部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缓解疼痛。
(5)保持情绪稳定,家属多与患者交流,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病情的变化,减少各种压力,有利于减轻疼痛症状。
(6)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4、饮食、生活习惯管理
日常生活中戒烟戒酒,不进坚硬、生冷、辛辣的食物,进食时细嚼慢咽,宜定时、定量进餐。
消化溃疡应避免进食刺激胃酸过度分泌的食物,如刺激性调味品、烟、酒等,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无刺激性、含低纤维、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等。
胆囊炎应低脂肪饮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