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室性心动过速症状概述: 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简...
养生
症状名称: 室性心动过速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主要病因: 室速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病人
常见症状: 心悸、乏力、气促、晕厥、少尿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胸部X线检查、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心电图生理检查
发病部位: 胸部、心脏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急诊科
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多数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都同时伴有其他的心脏基础疾病,导致心脏原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改变或损害,最终可能造成电脉冲传输发生短路;或是心脏其他部位产生的异常电脉冲信号掩盖了正常的信号。
原因-症状起因: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急诊指征:
1、心脏突然跳动过快,并逐渐加重,持续不缓解;
2、出现严重的胸痛、呼吸困难、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
3、有冠心病病史者,出现持续性剧烈胸痛,经休息、药物治疗后不缓解;
4、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出冷汗、少尿,甚至晕厥、休克;
5、突发意识模糊或丧失、心脏骤停(心脏突然停止);
6、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体检心电图提示异常;
2、伴反复心悸、气短、呼吸费力、乏力、头晕,影响正常生活;
3、伴心前区不适或胸痛;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到急诊科就诊;病情稳定者可到心血管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时需要做心电图等检查,所以患者尽量不要穿尼龙衣等易产生静电的衣物。
2、患者在检查前注意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不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您具体表现为哪里不舒服?您是否有心悸、乏力、气促、晕厥等症状?
3、您最开始出现的症状是什么?
4、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前是否有过剧烈的情绪波动?
5、您之前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您既往有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吗?
7、您的家属中有心脏病患者吗?
8、您平时有吸烟的嗜好吗?吸烟多长时间了?每天的量大概是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心脏视诊
了解心尖搏动位置。
2、心脏触诊
了解有无心脏震颤。
3、心脏叩诊
确定心脏边界,了解心脏大小等。
4、心脏听诊
了解有无心音改变及心脏杂音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能显示出心脏的大小、形态、位置和轮廓,能观察心脏与毗邻器官的关系。
2、心脏超声
有助于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有无异常,是否存在心包积液等病变。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项无创伤性检查技术,对各种心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有重大意义。
2、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可以记录短阵室速发作,尤其又对反复晕厥的患者更有重要意义。
3、心内电生理检查
心内电生理检查对判断室速严重程度及预测猝死的危险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与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心动过速,大多数是由于折返激动所致,少数由自律性增加和触发活动引起,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多呈阵发性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在发作时患者会感觉心跳增快,但是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室速与室上速的区别在于起源部位不同,室上速的起源部位在心房或房室交界区,而室速的起源部位在心室。室速与室上速的心电图也有所不同,室上速心率快但规则,而室速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室性连续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常常没有P波。
2、与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房性心动过速为连续发生的3个或以上的快速心房激动,其频率多为120~220次/分,简称房速,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焦虑不安、头晕等症状。一般通过心电图可助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急性期的处理
(1)临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立即行电转复。
(2)如果临床血流动力学尚稳定者,可先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时再选择电复律。
2、慢性期的处理
该期主要为预防室速的发作,并预防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猝死。治疗原则包括基础疾病的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外科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及ICD治疗等。
(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用
此为目前最为广泛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常用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美西律、胺碘酮、索他洛尔、硫酸镁及β受体阻断药和维拉帕米等。
(2)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对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速效果较差,如果其他方法无效或进行综合处理时可以一试,但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如分支型室速或单形性室速或流出道起源室速效果较好,可以作为首选方法之一。
(3)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的适应证为心肌梗死后形成的室壁瘤,或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全性心肌病的病灶,可行与室速相关病变的切除。
(4)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该装置为各大指南推荐的治疗有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对持续性和反复发生的室速效果较好,但必须注意的是该方法仅仅是治疗心律失常(室速)而对病因无效,且价格昂贵,故如果有其他方法能更好预防和治疗应作为首选。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