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症状概述: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wake sleep rhythm d...
养生
症状名称: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wake sleep rhythm disorders
其他名称: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主要病因: 生活节律失常、心理社会的压力
常见症状: 在正常的睡眠时间失眠,而在应该清醒的时候思睡
检查项目: 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日记、心理测试、心电图、脑电图、脑CT及MRI检查、实验室检查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反常。
1、睡眠时相延迟,比如患者常在凌晨入睡,下午醒来;
2、入睡时间变化不定,总睡眠时间也随入睡时间的变化而长短不一,有时可连续2~3天不入睡,有时整个睡眠时间提前,过于早睡和过于早醒。
3、病人多伴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并引起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生活节律失常
长期特定的环境形成的习惯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常出现于夜间工作和生活无规律者。
2、心理社会的压力
约1/3患者发病前存在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学习负担、求职、环境变化等造成的压力导致焦虑情绪,使入睡时间推迟,导致易醒、早醒而使整个睡眠-觉醒节律结构紊乱。
原因-常见疾病:
抑郁症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常在凌晨入睡,下午醒来,与正常生物钟不符。
2、有时可连续2~3天不入睡。
3、反复过于早睡和过于早醒。
4、或伴有其它躯体疾病的症状,如头痛、乏力等。
5、或伴有严重精神异常,持续情绪低落、抑郁、焦虑、恐惧等。
6、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妨碍社会功能。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若患者存在精神恍惚等情况,最好有亲友陪同就诊,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可能需要行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变化吗?
2、除睡眠问题,您是否还存在头痛、乏力、焦虑等情况?
3、您以前出现过这种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4、您使用过药物缓解症状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5、您近期有压力过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精神状况吗?
6、您从事何种职业?是否有长期熬夜或失眠,活动时间日夜颠倒等情况?
7、您或您的亲属曾经或目前存在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吗?
8、您日常有大量喝咖啡或红牛等饮品的习惯吗?
9、您是否存在可能影响睡眠的躯体疾病,如带状疱疹引起疼痛影响休息等?
10、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1、您有饮酒习惯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12、您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吗?是否正在服药进行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病情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如果进行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7、我患有其他疾病,对治疗会有影响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要如何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通常建议患者先做多导睡眠图、心理测试、睡眠日记、脑CT、脑MRI等检查,再根据个体情况选做血常规、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肝肾功能等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1、多导睡眠图可记录肌电波、脑电波的变化,用于夜惊症、睡行症的诊断。
2、心理测试有助于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诊断。
3、睡眠日记有助于了解患者睡眠-觉醒类型,体动记录仪用于评估患者睡眠状态。
4、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测定结合多导睡眠图有助于心肺疾病相关睡眠障碍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需具备以下几点:个体的睡眠-觉醒形式与特定社会中的正常情况及同一文化环境中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睡眠-觉醒节律不同步;在主要的睡眠时相失眠,在应该清醒时嗜睡,这种情况几乎天天发生并持续1个月以上,或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睡眠量、质及时序的不满意状态使病人深感苦恼,或影响了社会、职业功能。
诊断-鉴别诊断:
1、与躯体疾病引起的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相鉴别
有躯体疾病病史,且睡眠-觉醒节律的紊乱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并这种睡眠-觉醒节律的紊乱与躯体疾病共消长。
2、与抑郁症引起的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相鉴别
有典型的抑郁症核心症状“三低”的表现,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活动减少,且睡眠-觉醒节律紊乱与抑郁症抑郁的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抑郁缓解后睡眠-觉醒节律恢复正常。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可使用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三唑仑等)或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等)。
2、其他疗法
调整作息时间,睡前可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配合电疗法或光照疗法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