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胎心监护异常症状概述: 胎心监护是指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将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记下...
养生
症状名称: 胎心监护异常
症状概述:
胎心监护是指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将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记下来供临床分析的图形,是正确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一般基础心率线表现为一条波形直线,出现胎动时心率会上升,出现一个向上凸起的曲线,胎动结束后会慢慢下降。胎动计数大于30次/12小时为正常,小于10次/12小时提示胎儿缺氧。正常情况下心率在120~160次/分钟之间,若胎心率持续10分钟以上都<120次/分或>160次/分,表明胎心率异常,即胎心监护异常。
英文名称: fetal movement
主要病因: 是一种正常现象,也可能由于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等所致
常见症状: 孕妇感到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羊水检测、B超、多普勒超声、胎心监护、胎动监测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产科
传染性:
无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1、胎动
孕妇一般从妊娠18~20周开始感觉到胎动,以后日渐增强,次数增多,到29~38周达高峰,以后又稍减少。胎动在夜间和下午较为活跃,胎动常在胎儿睡眠周期消失,持续20~40分钟。胎动的计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2小时内计数胎动,达到10次即为满意的胎动,如果孕妇感受到的胎动不到10次,则提示缺氧的可能;另一种是早、中、晚的固定时间段各数一小时,如果每小时大于3次,则胎儿状况良好,也可以把早、中、晚三次的胎动加起来,乘以四,就是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果此值达到30次~40次,说明胎儿情况良好,少于20次则提示胎儿缺氧的可能,需要及时就医。
2、胎心率
胎心率是胎儿心跳的频率,指如果胎心是处于120~160次每分钟之间都算是正常的,如果低于120次每分钟或者是大于160次每分钟的情况,都属于宫内缺氧的情况,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一般到孕晚期超过40周以后,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但是需要及时就诊。另外,胎心监护时,胎儿心跳异常是胎儿缺氧的主要表现之一。
原因-总述:
孕后期很多因素都会导致胎心监护异常,包括孕妇贫血、妊娠高血压等母体因素,以及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疾病、颅内出血等胎儿自身因素。此外,孕妇如果情绪太过于激动,或者是穿的衣服太过于紧,都可能会造成胎儿的心跳频率加快或者是减少。
原因-常见疾病:
胎儿缺氧。
就医-急诊指征:
1、孕检时出现胎心监护异常,或发现脐带绕颈。
2、孕妇自觉胎动频繁,或胎动消失。
3、孕妇出现胎膜早破、阴道出血等。
胎动异常多提示胎儿在宫内发生缺血缺氧的可能,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胎动计数小于10次/12小时。
2、胎心率持续10分钟以上都<120次/分或>160次/分。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胎动异常,伴有母体出现胎膜早破、阴道大量出血等,及时到急诊科处理。
2、需要进行胎心监护检查的孕妇需到妇产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检查前需要排空膀胱,避免情绪波动。
3、就诊当天孕妇最好着宽松、方便穿脱的衣服,方便医生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最近胎动情况如何?是否过于频繁或减少?
2、您最近有数过胎动次数吗?一小时大概动几次?
3、除胎动异常外,您有什么异常不适吗,比如阴道出血、流液或腹痛?
4、您之前是否有过胎心监护异常的表现,是否进行过治疗?
5、您怀孕多长时间了?上次产检是什么时候?有发现胎儿存在异常吗?
6、您在怀孕之前或怀孕过程中是否有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是否进行治疗,病情控制如何?
7、您自怀孕以来,睡眠、饮食状况如何?
8、您之前有过孕史吗?妊娠情况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胎心监护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对胎儿有影响吗?
5、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6、日常生活中我该注意什么?
7、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孕妇进行体格检查、听诊胎儿心音,对病情进行初步了解。接下来可能建议孕妇做血常规、B超、多普勒超声、胎心监护、胎动监测等,以了解胎动情况以及胎心监护异常的原因,必要时需做羊水检测。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孕妇有无高血压、发热等异常情况,了解孕妇的体重,子宫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有无缺氧、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听诊胎儿心音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用于发现孕妇是否存在妊娠期非正常血象。
2、羊水检测
当胎心监护异常较为严重时,医生可能会采用羊水检测以明确原因。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是妊娠期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胎动情况、脐带情况、羊水量等,评估胎儿情况,对于胎心监护异常的诊断和鉴别有意义。
2、多普勒超声
可以提供脐血管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有助于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胎心监护、胎动监测:有助于及时了解胎儿情况,一旦胎动频繁或减少,胎心率出现异常,则可能存在胎儿缺氧等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询问孕妇相关病史、自觉胎动异常情况,结合相关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医生会根据孕妇胎动和胎心监护的情况来评估胎儿在宫内的一般情况,结合其他检查注意判断有无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等异常情况。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1)自觉胎动异常开始的具体时间,是频繁还是减少。
(2)胎动异常是间歇性还是持续性。
(3)自我计数的12小时胎动次数。
(4)胎动异常与孕妇的体位是否有关。
(5)孕妇就诊时有无高热。
(6)近期有无发热及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
(7)有无腹痛及阴道出血。
(8)既往不良孕产史,是否生育过畸形儿。
(9)家族性遗传病史。
(10)孕前或孕期有无反复发生阴道炎症的病史。
(11)有无阴道排液及其性状。
(12)既往有无子宫肌瘤病史、子宫手术史或子宫畸形诊断。
(13)孕前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肾炎等疾病。
2、胎心率
正常情况下心率在120~160次/分钟之间,若胎心率持续10分钟以上都<120次/分或>160次/分,表明胎心率异常。
3、辅助检查
胎心监护、B超、多普勒超声、血常规等检查出现相应的改变有助于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胎儿窘迫
多发生在分娩期。常因脐带脱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休克、产程延长或宫缩过强及不协调等引起。胎儿缺氧可有胎心率异常,胎动频繁减少甚至消失。还可有羊水胎粪污染、酸中毒等异常。
2、慢性胎儿窘迫
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多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严重贫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过期妊娠等所致胎盘功能低下引起。可出现胎心率异常,持续慢性胎儿缺氧,使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导致各器官体积减小,胎儿体重低。
3、脐带绕颈
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脐带过长、胎儿过小、羊水过多及胎动过频等有关。对胎儿的影响与脐带缠绕松紧、缠绕周数及脐带长短有关。缠绕较松时,可无异常症状出现。当缠绕周数过多、过紧使脐带受到牵拉,或宫缩时脐带受压,致使胎儿血液循环受阻,可出现胎儿缺氧,导致胎动和胎心率异常。此外由于脐带缠绕使脐带相对变短,会影响胎先露部入盆,使产程延长或停滞。
治疗-预计治疗:
一般情况下在怀孕32周开始进行产检时需要进行胎心监护,尤其在怀孕36周以后一周一次产检,胎心监护则是产检的常规项目。如果出现胎心监护异常,即胎心率持续10分钟以上都<120次/分或>160次/分,需立即采取措施。医生会通过明确导致胎心监护异常的病因及胎儿周数等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治疗方法:
1、急性胎儿窘迫
积极做好救治准备,采取果断措施,紧急处理。
(1)积极寻找原因并予以治疗:如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者,应立即取左侧卧位;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或酸中毒;缩宫素使用不当致宫缩过强者,应立即停用缩宫素,必要时使用抑制宫缩的药物;羊水过少,可羊膜腔输液。
(2)吸氧:面罩或鼻导管持续给氧,提高母血含氧量,提升胎儿血氧分压。
(3)尽快终止妊娠:医生会根据产程进展,决定分娩方式。宫口未开全,采取纠正措施无效,应即剖宫产;宫口开全,一旦诊断胎儿窘迫,即应尽快经阴道助产分娩。
2、慢性胎儿窘迫
根据病因,结合孕周、胎儿成熟度及胎儿窘迫的严重程度拟定处理方案。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定时低流量吸氧,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加强胎儿监护。
(2)终止妊娠:近足月胎动减少或胎儿电子监护情况较差时,可行剖宫产。
(3)期待疗法:孕周小的新生儿存活可能性小,须根据医疗条件,尽量采取非手术治疗,促胎肺成熟,以期延长孕龄。但期待过程中随时可能胎死宫内。胎盘功能低下影响胎儿发育者,预后不良。
3、脐带绕颈
有脐带绕颈,并且胎心监护出现异常,经吸氧、改变体位不能缓解时,应及时终止妊娠。若出现胎儿窘迫,应及时进行相关处理。
预后-一般预后:
胎心监护异常的预后与是否立即采取措施和孕周、胎儿成熟度及胎儿窘迫的严重程度等有关。孕周大的新生儿存活可能性大;胎盘功能低下影响胎儿发育者,预后不良。
日常-护理原则:
孕28周后,每天一分钟检测胎儿心音,更有助于检测母亲的胎儿健康状况。
预防-预防措施:
胎动是孕妇主观感觉到的一种正常现象,但若胎动频繁或减少,则可能提示胎儿在宫内状况不良。目前对于胎动异常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以下方法可能会减少对孕妇、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1、准备怀孕前建议进行孕前检查,包括备孕女性及配偶的血型检查,备孕女性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判断脏器是否存在功能异常,有无凝血异常或其他出血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发现异常者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
2、备孕期间及怀孕期间避免吸烟、酗酒、服用违禁药品。孕妇身体不适需要服用药物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盲目听信偏方或自行购买和服用药物,避免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3、怀孕期间遵医嘱定期产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B超、胎位检查、葡萄糖耐量检查等,有助于医生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情况,并对孕期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治疗,避免不良妊娠的出现。
4、孕期注意安全,避免腹部受到撞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