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唾液分泌增多症状概述: 唾液分泌增多,俗称流口水,多见于1~3岁幼儿,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
养生
症状名称: 唾液分泌增多
症状概述:
其他名称: 流口水、流涎
主要病因: 生理性及病理性因素
常见症状: 流涎、拒食、发热、烦躁
检查项目: 血常规、病原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内镜检查
发病部位: 头部、口腔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胸外科、口腔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生理性唾液分泌增多
常见原因包括食物刺激和乳牙萌生。乳牙萌生时会对牙龈感觉神经产生机械性刺激,使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而此时幼儿口腔较浅,吞咽反射不灵敏,不能及时将过多的唾液吞下,导致唾液在口腔内不断蓄积而外溢。
2、病理性唾液分泌增多
(1)腮腺机械性损伤:有些孩子的父母和亲友出于喜爱,经常捏压孩子的面颊部,这种做法容易造成腮腺的机械性损伤,导致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过正常幼儿。
(2)口腔炎症:如卡他性口炎、细菌感染性口炎、疱疹病毒引起的口炎等,均可刺激唾液腺分泌旺盛。
(3)神经系统疾病:唾液腺由交感神经和舌咽神经支配,主管它们的神经中枢在丘脑,因此丘脑的各种损伤和病变都可能导致流涎,如CO中毒、脑炎等。面神经麻痹的幼儿由于局部神经功能减退或消失,影响到唾液腺的分泌调节能力,也会出现流涎。
(4)先天性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原因-常见疾病:
卡他性口炎、细菌感染性口炎、疱疹病毒性口炎、腮腺机械性损伤、CO中毒、脑炎、面神经麻痹、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口水明显大量增多,不由自主溢出;
2、疑似面瘫,一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口角下垂,歪向健侧,口水流出,患侧不能做皱额、提眉、闭目、吹气和噘嘴等动作;
3、伴面部肌肉无力,咀嚼、说话等受影响;
4、伴面部肿大,或口腔内红肿、疱疹、溃疡、糜烂、肿物等;
5、幼儿烦躁、拒食、口水多,亦应观察有无面部、口腔部的异常;
6、小儿天生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哭闹无常,口水直流,外貌似痴呆,可就医排查有无先天性疾病,如呆小病、唐氏综合征等;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儿童患者,可咨询儿科。
2、疑似面瘫者、面部肌肉无力者,可咨询神经内科。
3、口腔疾病,可咨询口腔科。
就医-就医准备:
1、如果是小儿患者,家长应提前整理好孩子的病史、发病经过,以便医生详细了解孩子的整体情况 。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备好纸巾或柔软的手绢,经常擦拭流出的唾液,防止引起皮肤湿疹。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针对小儿唾液分泌增多,医生可能会询问以下问题
(1)您的孩子今年多大?您是什么时候发现您的孩子唾液分泌增多的?
(2)是持续性增多还是间歇性增多?
(3)您的孩子还有其他不适吗?
(4)您的孩子是否萌生乳牙?
(5)您或者您的家人是否经常捏压孩子的面颊部?
(6)您的孩子是否有过口腔炎症、神经系统疾病?
(7)您的孩子有先天性疾病吗,比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8)您带孩子去其他医院看过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2、针对成人唾液分泌增多,医生可能会问以下问题
(1)您出现唾液分泌增多的现象多久了?唾液量的程度如何?
(2)除了唾液分泌增多外,您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的症状和体征,比如咽喉疼痛、味觉减退等?
(3)您以前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吗?
(4)您是否经常吃酸性或其他有刺激性的食物?
(5)您近期是否有卡他性口炎、细菌感染性口炎等口腔炎症?
(6)您是否有脑炎病史?接受过治疗吗?病情控制如何?
(7)您最近有被诊断为面神经麻痹吗?
(8)您是否尝试过治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孩子/我出现唾液分泌增多的原因有哪些?
2、我的孩子/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严重吗?我的孩子/我需要住院吗?
4、我的孩子/我现在可以用哪些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5、可以治好吗?以后还会再发吗?
6、日常生活中我该怎么护理我的孩子/自己?要注意哪些事项?
7、我的孩子/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在详细地询问病史之后,医生通常建议患者先做肌电图、神经轴突电图、血常规等检查;再根据个体情况选做CT、MRI、病原学等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有助于诊断口腔炎症。白细胞总数升高,提示细菌感染性口炎;细胞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数增多,提示与病毒感染有关,有助于诊断疱疹性口炎。
2、病原学检查
可协助诊断口腔炎症病型,指导临床用药。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对诊断颅底骨性结构的改变有重要价值。
2、MRI检查
对于脑肿瘤,特别是后颅的肿瘤、脑缺血性卒中和炎症改变等有诊断价值。
检查-其他检查:
肌电图、神经轴突电图:对于诊断面神经麻痹具有重大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好发于6岁以下儿童,患儿发病前多有发热、流涎、烦躁、拒食、咽喉肿痛、颌下、颈上淋巴结增大,咳嗽或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2~3天即出现口腔黏膜充血、发红。在发红黏膜上出现成簇的水疱,小疱汇集成簇,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发病7~10天,溃疡面逐渐缩小、愈合,全身症状逐渐减退。
2、面神经麻痹
患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患侧不能做皱额、提眉、闭目、吹气和噘嘴等动作。由于局部神经功能减退或消失,影响到唾液腺的分泌调节能力,常有口水自该侧流出。
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又称呆小病,常有唾液分泌增多的现象,同时伴有智力低下、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哭闹无常、舌头伸出口外等症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疱疹性口炎
(1)全身抗病毒治疗:核苷类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板蓝根冲剂、板蓝根注射液等。
(2)对症和支持疗法: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进食困难者可静脉输液,补充维生素B、C等。
(3)预防继发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
2、面神经麻痹
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治疗措施。主要目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水肿、炎症的消退,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保护患侧暴露的角膜等。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理疗和推拿按摩、高压氧治疗、手术治疗等。
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早期治疗,终身服药。应用甲状腺片、左旋甲状腺素钠或左旋三碘甲腺酪氨酸钠。宜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足量。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