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症状概述: 一般颅脑损伤后的颅内压常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表现为低颅压者...
养生
症状名称: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颅脑损伤
常见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畏光、乏力、厌食
检查项目: 腰椎穿刺、CT检查、MRI检查
发病部位: 颅脑、头部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急诊科
传染性: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外伤后低颅压多发生在头外伤后1~2小时,有时在2~3天之后以头痛最为突出,常位于前额及后枕部,随头位的升高而加剧。严重时遍及全头并向颈、背、肩,甚至向下肢放射,取平卧或头低位时头痛随即减轻或消失。
2、其次是眩晕和呕吐,每于头位变动时或剧烈头痛之后即出现头昏目眩、恶心呕吐,病人常有脉搏细速、血压偏低、畏光、乏力、厌食、失水及颈僵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轻者嗜睡,重者昏迷。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急诊指征:
1、头部不久前曾受到外伤或较大力量打击,出现剧烈头痛、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2、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头痛反复发作,坐位时头痛加重,平卧位时症状减轻。
2、头痛逐渐加重,向颈、背、肩,甚至向下肢放射。
3、伴头晕、恶心、呕吐等。
4、伴眼睛畏光、乏力、厌食等。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近期头部外伤后,出现上述情况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可能需要做MRI检查,所以在就诊时尽量不要佩戴金属物品。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具体表现为哪里不舒服?这种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2、您是否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畏光、乏力、厌食等症状?除此以外您还有其他症状吗?
3、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前是否受过头部的外伤?
4、您近期是否服用过什么药物?
5、您最近是否服用过毒品?
6、您近期做过腰椎穿刺术或腰部麻醉吗?
7、您既往有肿瘤的病史吗?是什么肿瘤?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时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意识是否清醒,是否存在神经反射及感觉功能异常。
检查-影像学检查:
CT、MRI检查:除可排除颅内出血、脑水肿等引起颅内高压病变,偶见发现有脑室小,呈裂缝状,基底池被挤小,脑突面脑脊液稀少。MRI增强造影可见弥散脑膜增强,静脉和静脉窦充血。
检查-其他检查:
腰椎穿刺:可通过腰椎穿刺检测颅内压的高低。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与颅内高压的鉴别
头痛是脑损伤后常见的症状,低颅压综合征引起的头痛呈挤压性,且与体位有明显关系,坐位或头高位时头痛加重,平卧位或头低时症状减轻或消失;而颅内高压时的头痛并不会随头位的高低而改变。这是区别低颅压综合征与颅内压增高的一个重要依据。
2、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相鉴别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外伤或非外伤导致的颅内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患者可出现突发性的剧烈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烦躁、幻觉等症状。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及CT检查等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3、与脑脊液漏的鉴别
脑脊液漏是指蛛网膜和硬脑脊膜均有损伤和破损,脑脊液经破损处漏出并溢到体外,常继发于颅底骨折和脊柱手术后。患者可表现为耳鼻有血性或澄清液体流出,并在低头用力时可加大流量,若脑脊液持续漏出,可出现头痛的症状。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检查不难做出诊断。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平卧休息、不睡枕头,可采取足高头低位。
2、增加液体摄入量,每日经口服或静滴均匀滴注生理盐水。
3、给予含5%CO₂的氧气吸入,可使脑血管扩张、阻力减小、促进脑脊液分泌。
4、静脉注射蒸馏水,可以反射性刺激脑脊液的生成,但必须注意溶血反应。
5、必要时可静滴0.5%的低渗盐水,亦有增加脑脊液之功效。
6、用0.5%奴夫卡因行左、右侧颈交感神经节交替封闭,每日1次,可使颅内血管扩张。
7、经脑室内注入生理盐水或过滤空气,或经腰穿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空气,不仅能直接充填蛛网膜下腔容积,同时有刺激脑脊液分泌的作用,但是有腰椎穿刺后残留穿刺孔漏液之弊。
8、其他有利于改善颅内低压的药物如罂粟碱、麻黄素、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咖啡因、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乌洛托品及皮质类固醇等亦可适量投给以促其恢复。
9、对继发性颅内低压的病人,则应针对病因及时处理,必要时可采取脑脊液漏修补术。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