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顽固性便秘症状概述: 顽固性便秘可由多种病因导致,通常一般药物治疗和其他非手术治疗难以奏...
养生
症状名称: 顽固性便秘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先天性或后天性肠道疾病、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
常见症状: 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粪便干结、便后不尽感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大便隐血试验、血沉、血清钙、甲状腺功能、血糖、B超、排粪造影检查
发病部位: 腹部、肠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肛肠外科、胃肠外科
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消化系统病变
(1)先天性肠道疾病
如先天性巨结肠等。
(2)结肠机械性梗阻
如结肠良、恶性肿瘤、结肠扭转、肠道炎症、缺血性结肠炎、术后吻合口狭窄、慢性套叠等。
(3)直肠、肛管出口处梗阻
①肛管及肛门病变:如痔疮、肛裂等;
②直肠病变:如直肠前膨出、直肠黏膜套叠、盆底痉挛综合征等。
(4)其他
如肠易激综合征等。
2、非消化系统疾病
可通过各种途径影响肠道功能,导致排便异常,引发便秘。
(1)神经疾病
如各种脑部疾患(脑卒中等)、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
(2)精神疾病
如抑郁症、厌食症等。
(3)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钙血症、低血钾症、糖尿病、垂体功能低下、嗜铬细胞瘤、铅中毒、营养障碍等。
3、药物因素
如麻醉药、抗胆碱药、钙通道阻滞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均可能引起便秘。
4、不良生活习惯
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取不足、进食量少、饮水少或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均可能降低肠道蠕动,进而引发便秘。此外滥用泻药、频繁人为抑制便意也可能引起便秘。
5、社会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心情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或者因周围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均可能会影响胃肠道正常功能,从而诱发便秘的发生。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或反复出现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等便秘症状。
2、伴持续存在的便后不尽感。
3、伴排便时肛门疼痛不适。
4、伴便血等排便异常。
5、伴频繁发作的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情况。
6、伴长期使用泻药帮助排便情况。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对腹部进行检查,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3、还可能需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便秘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便秘情况有加重吗?
2、您多久大便一次?大便是怎样的?
3、除便秘,您是否还存在肛门疼痛、腹痛等不适?
4、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肠炎、巨结肠、直肠狭窄、痔疮等疾病?
5、您是否还存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脑卒中等疾病?有接受治疗吗?
6、您的饮食情况如何?规律吗?有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吗?
7、您从事何种工作?有无久坐、运动少情况?
8、您最近是否有大量吃某些不易消化食物,如年糕等?
9、您有抽烟、饮酒习惯吗?多久了?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发生顽固性便秘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我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
6、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7、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如何进行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粪便常规及隐血试验、血沉、血清钙、甲状腺功能、血糖等生化检查,对病因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检查
可了解是否存在肝、胆、胰、脾等腹腔脏器的病变。
2、盆腔B超检查
排除盆腔器官病变导致的继发性便秘,如肿瘤压迫等。
3、全消化道钡剂检查
不仅可观察胃肠黏膜的形态,判断有无胃肠道肿瘤,还有助于了解胃肠道动力情况。
4、排粪造影检查
可了解排便过程中,肛门、直肠、盆底的变化情况,此方法简单、方便、价廉,是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极具价值的诊断、检查手段。
检查-其他检查:
1、肠镜检查
可在镜下直接观察结肠、直肠的形态、结构等,了解有无直肠前突、直肠黏膜松弛或脱垂、直肠内脱垂、盆底疝、会阴下降、骶直分离等解剖位置的异常。
2、其他
必要时还可进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肛门肌电图等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生活史、临床表现,结合各项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应排查是否存在结结肠肿瘤、结肠扭转、肠道炎症、缺血性结肠炎、痔疮、肛裂、盆底痉挛综合征、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抑郁症、厌食症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原发性便秘
是指无器质性疾病存在而引起的便秘,功能性便秘、单纯性便秘和特发性便秘均属原发性便秘。
2、继发性便秘
凡是在患有器质性病变或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便秘,则为继发性便秘,又叫做症状性便秘。
3、一时性便秘
可能是因为旅行、搬家等生活环境改变或精神紧张、烦恼所暂时引起的便秘,或者由于食量减少,胃或结肠的排便反射不够充分引起。
4、习惯性便秘
是指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
5、泻药性便秘
长期服用泻药,对结肠平滑肌神经细胞的损伤,从而引起结肠对肠内容物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使结肠运动功能紊乱,而发生便秘。
6、肠道易激综合征
可引起功能性便秘,是由于结肠运动过于强烈,引起结肠痉挛,出现肠腔过于狭窄,使大便无法通过而致。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注重改变生活方式,日常增加水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软化粪便,促进胃肠道蠕动;避免滥用泻药,维持胃肠道正常功能,也可减少便秘的发生。
2、药物治疗
目的是软化粪便,促进肠道动力,刺激排便。临床上可根据便秘的程度、类型和性质,选用合适的通便剂。
(1)泻药
①容积性泻药: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从而起通便作用,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服药时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常用容积性药物包括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麦麸等。
②渗透性泻药: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药物包括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和盐类泻药(如硫酸镁)。
③刺激性泻药: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肠道动力和刺激肠道分泌,包括比沙可啶、蒽醌类药物和蓖麻油等。
(2)促动力药
可作用于肠神经末梢,调节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常用药物包括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普芦卡比利等。
(3)灌肠药和栓剂
通过肛内给药,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粪便,使其易于排出,适用于粪便干结、粪便嵌塞患者临时使用。便秘合并痔者可用复方角菜酸酯制剂。
3、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且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术前要完善各项检查,并根据患者的便秘情况和类型,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预后-一般预后:
预防-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多饮水,适当食用富含膳食纤维、润肠通便的食物。
2、养成定期排便习惯,避免抑制便意、排便时间过长等不良习惯。
3、及时调整心态,避免长期沉浸于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
4、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休息和活动。
5、饭后给予肠道被动运动,如腹部按摩、在肚脐上下做反向按摩等,也有助于促进消化,避免便秘。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