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症状概述: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congenital mi...
养生
症状名称: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congenital microphthalmos with orbital cyst
其他名称: 小眼球伴有视网膜假性胶质增生和眼眶假性胶质囊肿
主要病因: 原因不明
常见症状: 眼球缩小、视力下降、斜视
检查项目: 超声检查、CT、MRI检查
发病部位: 眼、头部
就诊科室: 眼科
传染性: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轻者仅见眼球及角膜略小,眼窝轻度凹陷,视力下降,可伴有斜视。
2、重者眼窝塌陷,睑裂小,结膜囊内可见小眼球;或由于眼球太小,被结膜遮盖,眼球不能发现,用眼钩拉开结膜,可在锥形结膜囊顶端找到黑灰色角膜和眼球。
3、随着年龄增长,囊肿逐渐肿大,下睑向前隆起,青蓝色,可扪及软性肿物。小眼球向上移位,下部结膜也呈青蓝色隆起,或自睑裂突出。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胚胎时期,眼球的发生和发育经过眼泡、眼杯和胚裂闭合几个时期。当胚胎发育至3.2mm长时(3周),前脑两侧隆起,形成眼泡。至胚胎4.5mm长,眼泡远端和下方向内凹陷,形成眼杯。眼杯下方的裂又名胚裂,中胚叶组织经过此裂进入胚胎眼内。胚胎发育至12mm(5周)时胚裂开始闭合,至胚胎17mm闭合完全。眼杯周围的中胚叶组织形成脉络膜和巩膜等。如胚裂闭合过程发生紊乱,未能按时闭合,眼杯成分如神经外胚叶组织经过相应裂口向眼外增长,便形成了眼眶囊肿。由此可见,囊肿是不成熟的视网膜经眼球壁缺失向外疝出的球形肿物,与小眼球是一体的。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门诊指征:
1、眼球、角膜比正常人明显偏小,伴眼窝凹陷、眼裂小;
2、下眼睑可扪及软性肿物;
3、有斜视、视力下降;
4、伴身体其他部位的先天畸形;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医生可能会咨询家属一些问题。
1、患儿的症状是从小就有的吗?
2、您家族中是否有眼部疾病的家族史?
3、患儿的家属中有和他症状相似的患者吗?
4、患儿出生是情况怎么样?
5、患儿还有其他的疾病吗?
6、患儿是否伴有其他部位的畸形?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家属可代替患儿向医生提问一些问题。
1、我家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症状?
2、孩子的这种症状是先天发育异常造成的吗?
3、孩子具体是患了什么病?
4、孩子的疾病好治吗?需要怎么治疗?需要住院吗?
5、这些治疗方法会对他有什么影响吗?
6、如果孩子还有其他疾病,会影响他的治疗吗?
7、回家后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了解眼球的大小及眼内的结构有无异常。眼球超声探査发现小眼球及其所连接的囊肿,囊内缺乏回声。
2、CT:可了解眼球和眼眶内的结构。轻者患眼较正常略小,其后有一较小囊肿于眼球相连;重者患眼明显小于正常,球旁囊肿大小不一,囊内一般为低密度。CT还可发现眶容积明显扩大,有时小眼球形成钙斑。
3、MRI(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囊性肿物在小眼球之后或下方,边界清楚,呈类圆形、不规则形或分叶状。T1WI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加强化后囊壁为高信号。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婴幼儿时期发现该病时,需与囊肿眼、毛细血管瘤和脑膜膨出鉴别。
1、囊肿眼发生于一侧,在结膜囊内有一较大的囊性眼,超声和CT发现大眼球。
2、脑膜膨出见于眼眶内侧,有自发搏动,X线和CT发现骨缺失。
3、毛细血管瘤发生于上睑或下睑,紫红色,软性、实体性肿物,哭闹时肿大,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肿物内弥漫性红蓝血流信号,这是一种特异性超声征。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当眼眶囊肿体积较大,眼眶和面部的发育不受影响,早期不行手术治疗,仅密切观察。待到成年后,眼眶发育完好后,手术摘除小眼球和囊肿,置入一个合适尺寸的人造圆球(义眼台),并配戴义眼片(人造的片状物,其表面高仿制作了眼球表面的结构),以解决美观的问题。
2、当眼球太小,无法刺激眼眶生长时,影响眼眶的发育时,需及早手术。手术置入义眼台,配戴眼片。需要注意的是,可能需要行多次整形手术,并不断更新换大义眼片。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