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小儿长期便秘症状概述: 小儿长期是指小儿长期出现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
养生
症状名称: 小儿长期便秘
症状概述:
小儿长期是指小儿长期出现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情况。患儿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或每周<3次),有时还可引起头痛、厌食及腹部不适感。
其他名称: 婴儿便秘
主要病因: 与消化道病变、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药物、饮食、生活习惯、肠道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常见症状: 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
检查项目: 全身检查、粪便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血糖监测、腹部X线、消化道造影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小儿科、消化内科
传染性:
无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主要表现为排便频率减少,还可存在粪便量减少、长期粪便干结、排便用力等,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起头痛、厌食及腹部不适感。
原因-总述:
小儿长期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可因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药物因素、结肠运动功能紊乱引起,也可由于饮食因素、生活习惯因素等所致。
原因-症状起因:
1、消化道器质性病变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引起的肠道梗阻,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直肠发育畸形等可导致小儿出现便秘的症状;肿瘤引起的便秘在儿童时期少见。
2、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
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可以引起便秘。
3、药物性因素
铁剂、钙剂、阿片类药、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抗组胺药等可能引起便秘。
4、结肠运动功能紊乱
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由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除便秘外,患儿可同时具有腹痛或腹胀的症状。部分患儿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
5、饮食因素
进食量少,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可引起小儿长期便秘。例如母乳或配方奶摄入不足,蔬菜摄入过少等。
6、生活习惯因素
因抚养人或生活环境变化,导致小儿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规律被打乱,可能会引起便秘。
7、其他
体弱儿、活动过少等可能导致排便困难。
原因-常见疾病:
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直肠发育畸形、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肠易激综合征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小儿排便次数减少,长期出现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或每周<3次。
2、出现粪便干结、排便费力。
3、伴厌食、腹部不适等。
4、出现肛门赘生物。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小儿出现便秘时可在儿科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2、年龄稍长的患儿可在消化内科等科室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为了促进就医过程更加顺利的进行,患儿家属可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相关有效证件、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患儿腹部、肛门等部位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患儿可能会有哭闹的现象,家属要正确认识这些检查,积极配合医生。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儿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宝宝什么时候出现便秘的症状的?大概多久了?
2、除了便秘的症状,宝宝还会有其他的症状吗,如呕吐、腹胀等?
3、症状会有加重或减轻的情况吗?什么情况下会加重?什么情况下会减轻?
4、宝宝的大便是什么样的?多久一次?性质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带血等症状?
5、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6、宝宝以前有过胃肠、肛门等相关的疾病吗?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7、家人亲属有没有相关的疾病?
8、最近有没有吃什么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9、这次不舒服以来,宝宝的睡眠、饮食怎么样?小便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宝宝发生长期便秘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情况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4、需要做哪些检查?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8、宝宝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作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粪便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血糖检测、腹部X线检查、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来帮助诊断和寻找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首先对患儿整体情况进行检查,判断患儿的营养状态、皮肤表现、生长情况等是否正常。其次主要是进行腹部检查,了解患儿有无腹痛、腹胀及相应的发病部位,注意腹部是否可见肠型或蠕动波,触诊有无包块,听诊有无肠鸣音等异常表现。必要时还需对肛门和直肠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肛裂、炎症、坚硬粪块堵塞等异常情况。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可有腹胀气、肠梗阻、胎粪排出延迟表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儿可见黄疸消退延迟、食欲差、腹胀气的症状;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患儿可有生长不良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应观察粪便的形状、硬度、有无脓血和黏液等,并作粪便常规检查及隐血试验,观察有无异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2、甲状腺功能检查
包括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检查,有助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
3、血糖检测
对糖尿病等血糖异常疾病的诊断有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检查和消化道造影:有助于了解消化道梗阻及梗阻部位,对疾病的诊断有价值,还对后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小儿的既往病史、药物服用情况、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结合粪便的性状、排便习惯、排便有无困难等情况,一般可做出诊断。粪便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腹部X线检查、消化道造影等有助于帮助明确病因。若便秘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即为小儿长期便秘(慢性便秘)。
诊断-鉴别诊断:
1、先天性巨结肠
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从而引发便秘。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男与女比例为4∶1,有遗传倾向。患儿常有出生后24小时未排胎便、腹胀、腹部肠型或蠕动波等症状,有时伴呕吐,甚至呕吐物含粪便。肠道X平片、消化道造影有助于诊断。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患儿可有出生后食欲差,腹胀、便秘、黄疸消退缓慢,腹胀,脐疝,舌常伸出口外等表现,还可能伴随疲劳、畏寒、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听力受损、肌肉痉挛和麻木等症状。
3、肠易激综合征
是一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粪便形状异常、黏液便给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儿常有慢性便秘,一些患儿可有腹泻,部分患者还可能有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此外,患者还可能存在恶心、腹胀和腹部压痛等症状,但排便通常能减轻这些症状和体征。
治疗-预计治疗:
小儿便秘的治疗以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为目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和药物对症治疗,具体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补充水分、摄入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对于存在原发疾病者,遵医嘱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服用相关药物促进排便。
治疗-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培养患儿定时排便的习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增加活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等不适症状。
2、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当原发病病情好转后,便秘症状也可好转。如饮食不良引起便秘的患儿可改善喂养方法;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需要手术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儿需要补充甲状腺素等。
3、对症治疗
主要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1)泻剂
①容积性泻剂:包括可溶性纤维素(如果胶、车前草、燕麦麸等)和不可溶性纤维(如植物纤维、木质素等)。容积性泻剂起效慢而副作用小、安全,故对轻症便秘有较好疗效。
②润滑性泻剂:如开塞露、液状石蜡等,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同时刺激肠壁,诱导排便反射,使粪便易于排出,使用方便,起效快。
③渗透性泻剂:常用的药物有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400散等,适用于粪块嵌塞或慢性便秘者的临时治疗措施,容积性泻剂疗效差的时候可以选择。
④盐类泻剂:如硫酸镁、镁乳,这类药可引起水电解质失衡等严重不良反应,注意应慎用。
⑤刺激性泻剂:包括含蒽醌类的植物性泻药(如大黄、弗朗鼠李皮、番泻叶、芦荟)、酚酞、蓖麻油、双醋酚丁等。部分刺激性泻剂作用较为强烈,不适于长期使用,应在容积性泻剂和盐类泻剂无效时才使用。
(2)促动力剂
可根据情况选用不同药物,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药物有促胃肠动力作用,普卡必利可选择性作用于结肠等。
治疗-相关药物:
果胶、车前草、燕麦麸、植物纤维、木质素、甲状腺素、开塞露、液状石蜡、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4000散、硫酸镁、镁乳、大黄、弗朗鼠李皮、番泻叶、芦荟、酚酞、蓖麻油、双醋酚丁、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普卡必利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并获得临床治愈。
日常-护理原则:
1、进行腹部按摩,四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方向按摩,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
2、可用小儿开塞露剪开推入肛门,注意防止划伤幼儿肠道黏膜,5~10分钟后可促进排便。
3、以上方法仍不能排便,可在专业护理人员指导下行小儿灌肠。
预防-预防措施:
1、较小婴儿要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则需要注意保证饮食卫生,糖分摄入充足。较年长患儿应合理膳食,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添加辅食时适当加入谷类食物、水果汁和蜂蜜。
2、鼓励孩子多饮水,如每晚饮用温开水冲泡的蜂蜜水。
3、每天定时大便,如果没有大便也要每天定时坐盆,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增加户外活动,运动可促进肠蠕动,以保持大便通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