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小儿肝脾肿大症状概述: 肝、脾肿大是儿科常见的异常体征,病因较多。在很多疾病中肝、脾可先...
养生
症状名称: 小儿肝脾肿大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代谢性疾病如糖原累积病、血液病如溶血性贫血、细胞增生及肿瘤如白血病、心脏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他因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常见症状: 肝、脾肿大并伴有黄疸、发热、肝区压痛、食欲不振、乏力
检查项目: 腹部触诊、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淋巴结活检以及脾组织活检等
发病部位: 肝脏、脾脏
就诊科室: 小儿科、新生儿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肝、脾的正常大小
(1)肝脏
小儿肝的上、下界随年龄而异,正常婴儿肝上界在右侧锁骨中线第四肋间,其下缘在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2-3cm处。一般7岁以后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即肝上界下移至第五肋间,其下缘在深吸气时刚触及或不能触及。
(2)脾脏
多数早产儿和约1/3的正常新生儿于左肋下1-2cm处可以触及,5~6个月在正常婴儿仅少数可以触及,1岁以后一般不能触及。
2、肝、脾肿大程度及硬度
(1)肝肿大程度
①轻度:肝下缘在锁骨中线肋缘与脐水平连线的中点以上;
②中度:肝下缘在该连线中点以下到脐水平之间;
③重度:肝下缘在脐水平以下。
(2)脾肿大程度
①轻度:深吸气时脾下缘刚可触及或在肋缘下2cm以内;
②中度:脾下缘在肋缘下2-4cm;
③重度:脾下缘在脐水平线以下。
(3)肝、脾的硬度
I度:质软如唇;
II度:质如鼻尖;
III度:质硬如按额部。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髓外造血
某种原因而致的幼、婴儿重症贫血或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时,使肝脾发生代偿性增生性肿大。
2、充血
任何原因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肝静脉回流障碍,均可引起充血性肝肿大;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成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经毛细血管和肝静脉达下腔静脉,故凡造成肝静脉流出受阻、脾静脉血流受阻或门静脉高压者,均可致脾肿大。
3、感染
由炎症引起组织充血、水肿、炎细胞变性肿胀或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均可致肝脏肿大;脾是重要的免疫器官,经感染病原体刺激后出现免疫反应,致使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均可致脾肿大。
4、代谢障碍
某些原因引起的异常代谢物质累积均可致肝、脾肿大。
5、胆汁潴留
肝内、外胆管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梗阻可导致胆汁潴留性肝脏肿大。
6、肝、脾占位性病变
如各种囊肿、肿瘤、脓肿以及外伤引起的肝或脾包膜内血肿等。
7、其他
如各种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和寄生虫病导致的肝、脾肿大。
原因-常见疾病:
1、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细菌性心内肝炎、败血症、胆道系统感染、粟粒性结核、肝脓肿、肝包虫病、疟疾、黑热病、血吸虫、华支睾吸吸病、阿米巴病、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等。
2、代谢性疾病
如肝豆状核变性、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遗传性果糖不耐症、尼曼-匹克病、胱氨酸累积症、酪氨酸血症、粘多糖病等。
3、血液病
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等。
4、细胞增生及肿瘤
组织细胞增生症X、白血病、红白血病、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霍奇金氏病、肝原发或继发性肿瘤等。
5、心脏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大量积液等。
6、其他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门脉高压、先天性胆道畸形、结节病、慢性肉芽肿病、脾静脉栓塞、维生素A中毒等。
就医-门诊指征:
肝脾肿大通常是体格检查触诊发现,严重者可自行触摸到肿大的器官或包块,肝脾肿大可伴发以下情况:
1、伴发热、肝脾按压痛、皮疹,要先排除感染;
2、伴发育落后、精神状态异常以及特殊面容,要考虑有无先天性疾病;
3、伴右上腹不适、喂养困难、食欲降低、皮肤黄染、营养不良,多考虑肝胆疾病;
4、伴皮肤黄疸、贫血、皮疹、出血点、淤斑、淋巴结肿大,要警惕血液系统疾病;
5、有寄生虫病流行区生活史,并曾经有不洁饮食或接触河水的经历,首先要排除寄生虫病;
6、伴面唇发紫、呼吸费力、肢体水肿者,要排查有无心脏器质性疾病;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家长应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本人身份证、孩子户口本等。
2、就诊当天给孩子穿宽松衣服,方便医生检查肝脾及身体其他部位状况。
3、为了明确病因,医生可能建议做血液检查,让孩子空腹就诊。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孩子出现肝脾肿大多久了?是肝肿大还是脾肿大,亦或是二者同时肿大?是怎么发现的?
2、您的孩子肝脾肿大程度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肿大有加重吗?
3、您的孩子是否经常哭闹,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
4、您的家族中是否有肝炎、结核、血液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史?
5、您最近是否带孩子到过疫区,和疑似传染病人有过密切的接触?
6、您的孩子既往是否有血液病,比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7、您的孩子最近受过外伤吗?受伤经过是怎么样的?当时进行了怎样的处理?
8、您的孩子之前有肝内或肝外胆管梗阻吗?
9、您的孩子是否肿瘤性疾病?
10、您的孩子还有其他疾病史吗?
11、您曾经带孩子到其他医院就诊过吗?做过哪些检查、治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孩子出现肝脾肿大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的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
4、严重吗?是否需要住院?
5、我的孩子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7、我的孩子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吗?
8、我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配合孩子的治疗?
9、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作出初步判断,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及病因,还会有选择性的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肝炎病毒标记物、血培养细菌、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骨髓穿刺检查、B超、CT、MRI、淋巴结活检、脾活组织检查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可了解患儿有无肝脾肿大及肿大程度、质地软硬程度、有无压痛疼等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分析有无贫血、感染性血象或脾功能亢进的异常表现。
2、粪常规
发现寄生虫虫卵有助于原虫或蠕虫感染的诊断。
3、肝功、肝炎病毒标记物
有利于肝病及黄疸诊断。
4、血培养、血清学检查
有助于细菌、螺旋体、真菌或病毒感染诊断。
5、骨髓穿刺检查
常规涂片有助于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及血液病的诊断。骨髓培养为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依据。
检查-影像学检查:
检查-病理检查:
1、淋巴结活检
对脾的炎症、结核、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诊断意义。
2、脾活组织检查
脾穿刺活组织检查可确诊病因,但仍需慎重而行。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询问要点
(1)起病年龄不同年龄组:其肝脾肿大常见病因不同。
(2)起病急缓及病程长短:起病急、病程短者多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者起病缓慢且病程迁延。恶性肿瘤则有迅速发展的倾向。
(3)当地疾病流行情况:有无旅居疫区史、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对地方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可提供重要线索。
(4)家族史有无肝炎、结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史。
(5)各种伴随症状:有无发热或发热前有无寒战;有无皮肤粘膜出血,皮疹,黄疸;有无贫血、呕血、便血;有无关节痛、咳嗽、气喘、咯血以及神经精神症状等。
2、体检要点
(1)一般情况:有无发育落后、营养不良、精神状态异常以及特殊面容。
(2)皮肤有无黄疸、贫血、皮疹、出血点、淤斑、蜘蛛痣、肝掌等。
(3)淋巴结肿大程度、部位、性质、压痛。
(4)有无眼球突出、结合膜楔状黄斑及颅骨缺损。
(5)心、肺物理检查改变。
(6)腹部有无腹胀、腹壁静脉怒张、腹水等,肝脾肿大程度、质地、表面、触痛等。
(7)神经系统检查首先明确肝脾是否肿大,判断肝肿大须结合年龄因素,小儿年龄愈小,肝相对愈大;此外还须排除能使肝移位的各种因素,如肺气肿、右侧胸腔积液或气胸、膈下脓肿或积气等易误认为肝肿大。左上腹有下列情况时容易与脾肿大相混淆:结核性腹膜炎所致的大网膜包块;肝左叶肿大;肾胚胎瘤;肾周围脓肿;肾上腺肿瘤;结肠内粪块等。
3、明确肿大特征
明确是肝肿大、脾肿大,还是肝脾均肿大。注意其肿大程度、硬度、边缘、表面是否光滑以及有无压痛等,例如:
(1)以肝大为主者,考虑为各种感染所致的肝肿大、充血性肝肿大、遗传代谢性疾病所致的肝肿大以及肝胆本身疾病。以脾大为主者,除考虑为感染性、充血性和代谢性疾病外,还要考虑各种血液病。
(2)轻度肝、脾肿大,见于各种感染性疾患的早期或急性期、急性充血性心衰、急性白血病、结缔组织病等。中~重度肝、脾肿大见于慢性肝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白血病、各种寄生虫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3)急性感染时,肿大的肝脾质地软常伴有压痛。慢性感染、充血、肿瘤、肝硬化时,质地中硬;肿瘤或多发性脓肿时表面不光滑。
(4)抓住重要或关键的伴随症状和体征,如贫血、黄疸及特殊面容考虑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肝豆状核变性伴有锥体外系损害及精神症状,I型粘多糖病有特殊面容,半乳糖血症有白内障等,这些对诊断均有较大参考价值。
4、检查
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结合病史、体检所得资料,全面分析,可缩小诊断和鉴别诊断范围,有助于病因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小儿溶血性贫血
患儿皮肤、口唇、眼结膜、耳垂、手掌及指甲床苍白,疲倦,肌肉无力。可有黄疸、气喘、心律加快、食欲不振、头昏、怕冷等症。
2、小儿白血病
早期表现多为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也有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出现皮疹。骨、关节疼痛也是较常见的症状。此外还应注意有无皮肤结节、皮肤黏膜出血表现(鼻衄、齿龈出血、皮肤瘀斑出血点等)、牙龈肿胀增生等情况。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发展快,以发热及关节、胸骨疼痛为主要表现。慢性白血病起病缓、病程长,以皮肤苍白、发热、乏力、爱出汗、没精神、体重减轻为主要表现。
3、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婴儿心率每分钟160次以上;学龄儿童心率每分钟100次以上。是早期出现的代偿现象;烦躁不安经常哭闹;食欲下降;多汗;活动减少;尿少。叩诊心脏扩大;听诊第一心音低钝可闻及奔马律。患儿脉搏无力血压偏低、指、趾端发凉及皮肤发花等。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三凹征、呼吸困难、咳嗽、口周及指、趾端发绀。肺部听诊可闻及喘鸣音及湿性罗音。年长儿可诉肝区疼痛或压痛。长期肝淤血,可出现轻度黄疸;颈静脉怒张,手背静脉充盈饱满,年长儿下垂性水肿。婴儿则因容量血管床相对较大故水肿不明显。但每天测体重均有增加,是体液潴留的客观指标。
4、小儿肝脓肿
多数发病急骤,发热,多为弛张热,伴寒战、出汗、厌食、腹泻、呕吐、逐渐消瘦,贫血、乏力、少数可有黄疸。年长儿可自诉疼痛,肝区疼痛剧烈者,常提示单发性脓肿,右季肋部疼痛者,提示右叶肝脓肿,剑突下疼痛者,提示左叶肝脓肿,或系左右两叶肝脓肿;呼吸时疼痛加重者可提示肝顶叶脓肿。多数患儿肝脏增大,明显压痛,右季肋部膨隆,若脓肿偏在后面,或在肝实质深处,则可无明显肝大与压痛,不易确诊。有时肝脏向上方增大,可因刺激膈肌引起咳嗽、胸痛及呼吸困难,肝左叶脓肿可累及心包而并发心包炎,出现相应症状与体征。
5、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
患儿在新生儿期食人蔗糖或果糖后20~30min即出现严重的低血糖表现,如呕吐、震颤、出汗、意识障碍或惊厥发作,长期慢性进食果糖时,出现厌食、呕吐、黄疸、生长迟缓、肝功能损害、出血倾向、低磷酸盐血症、氨基酸尿、蛋白尿及糖尿等。也可发生智能障碍。年长儿则以胃肠功能紊乱为主,如出现腹痛、呕吐、恶心,可无低血糖,日久多数病例自动拒绝甜食。
6、维生素A中毒症
急性型可于数天内产生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前囟膨隆、头围增大、颅疑裂开、视乳头水肿等;慢性型,早期出现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以后有典型的骨痛症状,呈转移性疼痛,可伴有软组织肿胀,有压痛点而无红、热征象,以长骨及四肢骨多见,由于长骨受累骨骺包埋,可导致身材矮小。可出现颞部、枕后部肿痛、头痛、呕吐、前囟宽而隆起、颅骨缝分离、两眼内斜视、眼球震颤、复视等为此病的另一特征,但较急性型少见。此外,尚有皮肤瘙痒、脱屑、皮疹、口唇皲裂、毛发枯干、腹痛、肌痛、出血、肾脏病变,及再生低下性贫血伴白细胞减少等。血碱性磷酸酶多有增高等症状。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肝脾肿大,主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唑啉钠、诺氟沙星等,尽量减少使用广谱抗生素。小儿体质特殊,许多抗生素要慎用,如四环素类抗生素(8岁以下儿童禁用,可能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喹诺酮类(对年幼者的软骨有危害)。
2、手术治疗
脾脏肿大较严重时,需要进行脾脏切除手术。
3、化疗
白血病等恶性血液肿瘤引起的肝脾肿大,需要进行抗肿瘤化疗。
4、放疗
通过X线照射肿大的脾脏,能使脾脏明显缩小。
治疗-相关药物:
预后-一般预后:
若未进行治疗,会增大后期治疗的难度,甚至危及患儿生命。经过积极治疗后,预后视原发病而定。感染性疾病引起者,治疗效果较好。重症患者(如发生严重并发症、原发病为恶性肿瘤等疾病),很难治愈,治疗效果较差。
日常-护理原则:
1、术后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出血、脓性分泌物,禁止剧烈运动,防止切口裂开。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2、遵医嘱复查伤口恢复情况。一般在术后1个月后进行第1次复查,若恢复良好,可延长3个月至半年复查1次,以后可逐渐延长至1年复查1次。
3、术后应以清淡、低盐饮食为主,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坚硬、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4、遵医嘱用药,不能随意增减药量及种类。用药后出现轻微恶心、呕吐、胃区不适等症状时,家长应该给予安慰。若症状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预防-预防措施:
1、多吃猪肝、鱿鱼、海蛰、虾米与虾仁等含铁丰富的食物,预防贫血;
2、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吃生肉、生菜等食物,教育小孩不咬手指。
3、预防感染性疾病,不带小孩去蚊虫易感染的地区,注意防寒保暖。
4、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