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小儿呼吸急促症状概述: 小儿呼吸急促是指由于过量活动或各种疾病所致的呼吸频率增加。主要表...
养生
症状名称: 小儿呼吸急促
症状概述:
小儿呼吸急促是指由于过量活动或各种疾病所致的呼吸频率增加。主要表现为患儿每分钟呼吸20次或以上,还可能有胸闷、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表现。呼吸急促有时并不是单一的呼吸系统的问题,其他系统的病变也可以引起呼吸急促,经过及时的规范治疗,通常可改善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主要与活动量大及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有关
常见症状: 呼吸频率增加、喘息、咳嗽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痰培养、血气分析、胸部CT、肺功能检查
发病部位: 肺脏、心脏、其他
就诊科室: 小儿科、呼吸内科
重要提醒: 小儿出现呼吸急促甚至是呼吸困难,应立即送医,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流行病学:
小儿呼吸急促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也无特定好发人群。
传染性:
一般不会传染。
发病率:
小儿呼吸急促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好发人群:
无特定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小儿呼吸急促一般表现为异常的呼吸频率增加,每分钟呼吸20次或以上。此外,患儿还可能有胸闷、喘息、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表现。
症状-伴随症状:
呼吸道感染患儿会伴咳嗽、呕吐、喘鸣声、流鼻涕或发热等相关症状。
原因-总述:
小儿短时的呼吸急促可能是由活动过量引起,也是调节体温过高时的一种机制,若反复或持续呼吸急促则可能是由于疾病引起,如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
原因-症状起因:
1、发热
小儿发热时,呼吸心跳都会加快,这是因为当体温升高时,为了调节体温使其能降回正常的数值,生理状况也会跟着转变来排除过多的热量。
2、呼吸道感染
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造成小儿呼吸急促的疾病。
3、哮喘
也是小儿呼吸急促的主要原因。常因天气的变化、接触到环境中的过敏原或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哮喘发作。患儿发作时气道水肿、挛缩,使得气道变得狭小,气体流通不畅顺,需要更加用力呼吸。这时候患儿会咳嗽、喘鸣,甚至呼吸困难,严重的无法躺下而只能保持坐姿。
4、异物吸入
常见的物体有花生、弹珠、核桃仁等,当这些小东西进入气管、支气管时,若发病时气道完全阻塞,可能会当场窒息。若气道不完全阻塞,小孩就会咳嗽,不正常的呼吸音,肺部听诊有不对称的呼吸音。
5、其他
活动过量、先天性心脏病、低血糖、神经肌肉疾病、贫血等,也会引起呼吸急促。
原因-常见疾病:
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先天性心脏病、低血糖、贫血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严重气促、呼吸困难、面唇发绀,甚至窒息;
2、伴气管异物吸入;
3、有接触特殊物质经历,出现疑似过敏或中毒反应;
4、伴高热、寒战;
5、伴剧烈胸痛;
6、伴癫痫、抽搐;
7、伴头晕、头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8、出现其他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或反复出现呼吸急促症状;
2、伴咳嗽、咳痰、喘息、呼吸不畅等;
3、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4、既往慢性心肺疾病者,近期症状加重;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若患儿病情危急,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情况,应立刻去急诊科就诊治疗。
2、若病情平稳,可根据情况去小儿科、呼吸内科等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限制活动, 进行休息,平复情绪,有助于缓解呼吸急促。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医生可能会对心、肺等部位进行检查,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家长应陪同就医。
7、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呼吸急促症状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呼吸急促多在哪种情况下发生?在何种情形下症状可缓解或加重?
3、除呼吸急促,是否还存在胸痛、咳嗽、眩晕等不适?
4、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5、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6、曾经或目前是否存在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7、近期有过头部外伤、情绪焦虑、大量失血或贫血等情况吗?
8、曾有过敏情况吗?近期有接触过致敏物质吗?
9、近期有过受凉感冒的经历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孩子出现呼吸急促最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孩子的病情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4、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需要住院吗?
5、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孩子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小儿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听诊患儿的呼吸音和心音,检查血压,之后会要求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等,为了解病情及明确病因,还可能会要求进行痰培养、血气分析、胸部CT、肺功能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以获得患儿生命体征开始,如果检查者尚未准备好,可先观察患儿的整体行为情况。观察患儿是否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或疲乏无力然后听诊胸部。
检查-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气分析、痰培养等,辅助诊断及了解患者病情。
检查-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CT:了解患者是否有肺部、心脏疾患。
检查-其他检查:
1、肺功能检测
了解患儿肺功能情况,了解患者病情。
2、心电图检查
初步了解患儿是否有心脏疾患,排除相应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肺功能等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还应鉴别哮喘、肺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肺炎
以气喘、咳嗽、发热为主症,两肺听诊以湿啰音为主,胸部X线或肺部CT检查有助诊断。
2、哮喘
多有婴儿期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史,家族哮喘史。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发作多与某些诱发因素有关,如气候骤变、受凉受热、接触或进食某些过敏物质等。常突然发作,发作之前,多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发作时喘促,气急,哮鸣,咳嗽,甚者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青紫。查体可见桶状胸、三凹征,发作时两肺闻及哮鸣音,以呼气时显著,呼气延长。
治疗-预计治疗:
当发现呼吸急促,应快速评估患儿的心肺功能。获取生命体征包括血氧饱和度,当呼吸衰竭时,可给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同时行静脉置管,开通静脉通道给予液体和药物,并开始心血管病与营养管理。在给予相关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寻找原发病,治疗原发病。
治疗-药物治疗:
1、哮喘
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药物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
(1)控制性药物是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其中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2)缓解性药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其中包括短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SABA)、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短效吸入抗胆碱药物(SAMA)、短效茶碱。
2、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目的在于减轻或消除症状。防止肺功能损伤,促进康复。在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止咳为主;伴发喘息时,应给予解痉平喘治疗。在缓解期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复发为主。
治疗-相关药物:
糖皮质激素、茶碱
治疗-手术治疗:
气管异物:应及时进行手术取出异物,以免完全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小儿呼吸急促症状轻者经过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严重者若未及时接收治疗,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预后可不佳。
预后-危害性:
严重可出现缺氧、窒息等,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改善症状。
日常-护理原则:
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一有加重及时告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吸入烟雾、粉尘及刺激性气体。
2、保持环境卫生、安静。
3、注意患儿的保暖,不要着凉加重病情。
4、如有对花粉、动物毛发过敏,应尽量远离这些物质。
饮食-饮食调理:
哮喘的患儿应避免进食疑似引起疾病的食物,此外,应注意膳食均衡。
饮食-饮食建议:
1、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2、少食多餐,科学进食。
3、定时定量用餐,不要暴饮暴食。
饮食-饮食禁忌:
1、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海鲜发物,冰冷饮料,咸、甜等食物。
2、忌进生冷油腻、辛辣酸甜食物。
预防-预防措施:
1、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冬季外出防止受寒。尤其气候转变、换季时或流感流行时。
2、避免活动过度和情绪激动。
3、鼓励小儿参加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4、居室宜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季要保暖,夏季要凉爽通风。避免接触特殊气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