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小儿咳痰症状概述: 小儿咳痰临床以咳痰为主要症状。咳痰是借助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
养生
症状名称: 小儿咳痰
症状概述:
小儿咳痰临床以咳痰为主要症状。咳痰是借助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及咳嗽时的气流冲动,将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液从口腔排出体外,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征之一,也可见于心血管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经过及时的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主要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导致
常见症状: 咳嗽、咳痰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心电图、X线、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IgG、IgM检测、微生物学检查、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胸腔镜检查、肺功能检查
发病部位: 肺脏
就诊科室: 小儿科、急诊科
重要提醒: 引发小儿咳痰的病因复杂多样,常需要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再进行相关治疗,不可胡乱用药,以防掩盖病情,耽误治疗,导致不良后果。
流行病学:
小儿咳痰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也无特定好发人群。
传染性:
部分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小儿咳痰具有传染性。
发病率:
小儿咳痰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好发人群:
无特定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小儿咳痰主要表现为咳嗽有痰,病因不同,具体表现也不同,常见的有白色泡沫黏液痰、黄色脓样痰、粉红色泡沫痰、铁锈色痰、果酱样痰、清水样痰、大量脓性泡沫痰、黑色或灰白色痰、铁锈色痰等。
症状-伴随症状:
小儿咳痰只是某些疾病其中的一个症状,往往还可同时有咽痒、咽痛、咽干、咳嗽、发热、乏力、消瘦等症状。
原因-总述:
小儿咳痰可见于多种呼吸道疾病,包括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常见的有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或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此外,还可见于脓气胸、心力衰竭引起的肺淤血等疾患。
原因-症状起因:
1、呼吸道疾病
(1)上呼吸道疾病:因细菌、病毒、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等刺激所致的炎症性疾病,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急性或慢性咽炎、喉炎等。
(2)气管、支气管疾病:如各种疾病微生物所致的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结核,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肿瘤或过敏因素所致的支气管哮喘等。
(3)肺部疾病:以各种病原体侵袭所致的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最为常见。此外还有白血病、尿毒症和结缔组织病所致的肺浸润和特发或继发的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等。
(4)其他:如纵隔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或胸骨后甲状腺肿大等压迫气管或支气管所致的继发性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的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良性肿瘤继发感染性炎症。
2、胸膜疾病
胸膜疾病所致的咳痰多为继发性,如常见的肺脓肿、肺结核并发脓气胸、外伤性气胸、血气胸等。
3、心血管疾病
如二尖瓣狭窄或其他原因所致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急性肺水肿;因右心及体循环的静脉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
4、中枢神经因素
从大脑皮质发出冲动传至延髓咳嗽中枢,可随意引起咳嗽或抑制咳嗽反射,如脑炎、脑膜炎时可招致干咳,若合并气道感染时还有咳痰。
原因-常见疾病:
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慢性咽炎、喉炎、过敏性鼻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肿瘤、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白血病、尿毒症、纵隔肿瘤、肺脓肿、脓气胸、外伤性气胸、血气胸、肺栓塞、脑炎、脑膜炎、二尖瓣狭窄
就医-急诊指征:
1、小儿出现咳血。
2、出现明显呼吸困难。
3、伴有面唇发紫。
4、伴有意识模糊或昏迷。
5、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频繁发作或长期持续的咳嗽;
2、伴咳血痰、铁锈色痰等;
3、伴发热、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咽痒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
4、出现其他持续、严重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咳痰或伴以上情况,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危急情况应及时急诊处理。
2、病情平稳时,应去小儿科就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就医卡等。
2、家长陪同就医。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从什么时候出现咳痰的症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的情况吗?
2、咳痰的量是多少?痰液是什么颜色的?痰液的性质是什么样的,如稀薄的、浓稠的?
3、咳痰的症状什么时候会加重?什么时候会减轻?
4、除了咳痰以外还有其他症状吗,如咳嗽、鼻塞、咳血、呼吸急促、发热、胸痛?
5、在咳痰前接触过结核病人吗?
6、有心脏瓣膜疾病或其他疾病的病史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孩子咳嗽可能是什么原因?
2、应该做什么检查?
3、用住院吗?
4、应该怎么治?
5、这些检查或治疗对孩子有别的影响吗?
6、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儿频繁咳嗽、咳痰,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听诊患儿的呼吸音、心音,之后会要求进行血常规、心电图、X线等基本检查,为了明确诊断,医生还可能会要求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IgG、IgM检测、微生物学检查、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与胸腔镜检查、肺功能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听诊患儿是否有呼吸音、心音的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微生物学检查
应用痰液涂片染色镜检、培养与动物接种等方法寻找病原体,对呼吸系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2、血常规
支气管炎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不增高,淋巴细胞相对轻度增加,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
3、结核菌IgG、IgM检测
检测患者血中结核抗体IgG、IgM,主要是用于临床和胸部X线疑为肺结核而不易获得痰标本或痰液涂片抗酸染色阴性患者,具有诊断参考价值。
4、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仅表示结核感染,并不一定表示发病/患病。但对婴幼儿的诊断价值较大,3岁以下强阳性,应视为新近结核感染。
检查-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CT:可了解是否存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1、支气管镜检查与胸腔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能直视下观察会厌部、声门、声带及Ⅰ~Ⅳ~Ⅴ级支气管管壁、管腔内的状况,了解有无异常病。若咳痰病变者怀疑累及胸膜腔或者疑系由原发、继发胸膜腔病变导致肺部损害时,可考虑行胸腔镜检查,寻找病因。
2、肺功能检测
包括肺容量、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动力学、气体血液运输、呼吸节律控制及通气调节等多项内容。通过常规的肺功能检测可帮助了解人体的通气、换气、弥散功能状态,判断肺功能的损害程度的一项客观指标。
3、心电图检查
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常可提示心脏受累证据。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根据痰液的性质、气味、颜色等特征,结合其他的伴随症状、病史及相关的辅助检查进行诊断。诊断时应注意排查是否有慢性咽炎、肺结核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肺炎
以气喘、咳嗽、咳痰、发热为主症,双肺听诊吸气末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性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及斑片状阴影。
2、原发型肺结核
以低热、咳嗽、盗汗为主要临床症状。多有结核病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气道排出物中可找到结核菌,胸部X线检查显示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改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明显的支气管结核病变。
治疗-预计治疗:
医生首先会积极寻找小儿咳痰的原发病,并针对原发并进行治疗。同时可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对症治疗等,如改变体位、吸痰。
治疗-一般治疗:
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痰液的咳出。
治疗-药物治疗:
1、镇咳药
咳嗽严重,甚至影响日常生活、休息的患者,可酌情用药物抑制咳嗽,常用药物有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可待因等。但对于痰量较多患儿,咳嗽有助于促进排痰,因此要注意避免使用强效止咳药,防止影响痰液排出。
2、祛痰药
咳痰困难者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祛痰药,常用药物如羧甲司坦、溴己新、氨溴索等,可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咳出,从而缓解不适等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3、抗菌药
通过检查明确存在细菌感染时,需酌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有条件,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具有针对性作用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可待因、羧甲司坦、溴己新、氨溴索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其他治疗:
1、吸入疗法
适用于痰液黏稠和排痰困难者。通常是在湿化的同时加入药物以雾化方式吸入,可在雾化液中加入痰溶解剂、抗生素、平喘药等,达到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2、机械吸痰
适用于无力咳出黏稠痰液、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者。可经患儿的口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进行负压吸痰。
预后-一般预后:
小儿咳痰的预后取决于患儿年龄、病情能否及时控制、感染病原的数量、毒力强弱、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患儿机体免疫状况以及有无严重并发症等。经过及时的正规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若未及时治疗,可使疾病进展,病情加重,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可控制症状。
日常-护理原则:
日常配合医生进行积极的护理,不仅可有效缓解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还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疾病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带孩子进出空气污浊、人潮拥挤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娱乐场所等。
2、少接触冷空气,天凉时注意保暖,必要时戴口罩。
3、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饮食-饮食调理:
家长应注意患儿的饮食调理,保证营养均衡,有利于促进恢复。
饮食-饮食建议:
1、增强小儿的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并注意多饮水。
2、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且均衡的饮食。
3、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饮食-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过甜、过咸食物,以免加重咳嗽等不适。
2、少食油腻性食品,以免加重机体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预防-预防措施:
1、家长应让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减少小儿被动吸烟,室内经常通风。
3、让小儿多洗手,并注意用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4、尽量避免带小儿到人口密集的场所,避免密切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