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小儿散光症状概述: 小儿散光是指由于眼球屈光系统各个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
养生
症状名称: 小儿散光
症状概述:
小儿散光是指由于眼球屈光系统各个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形成焦点的一种屈光状态。散光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由于眼睛的角膜弯曲度发生变化所造成的,通过医学验光,通常就能明确诊断。轻度散光不影响视力,一般不用处理;但高度散光时可引起弱视,需要进行屈光矫正。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多与遗传有关
主要病因: 主要与先天性因素、用眼不当、疾病因素等有关
常见症状: 视力减退、视力疲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散光表观察、角膜曲率计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视敏度检查、视力检查、验光检查
发病部位: 眼
就诊科室: 眼科
重要提醒: 家长应注意让孩子科学用眼,避免视疲劳。
流行病学:
小儿散光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也无特定好发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小儿散光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好发人群:
无特定好发人群。
症状-分类:
1、根据两条主子午线的相互位置关系分类
(1)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主子午线相互垂直者为规则散光。规则散光又分为顺规散光、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90°±30°位置的散光称为顺规散光,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150°至180°、180°至30°称为逆规散光,其余为斜向散光。
(2)不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主子午线不相互垂直。
2、根据两条主子午线聚焦点与视网膜的位置关系分类
(1)单纯近视散光: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另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2)单纯远视散光: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另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3)复合近视散光:两互相垂直的主子午线均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但聚焦位置前后不同。
(4)复合远视散光:两互相垂直的主子午线均聚焦在视网膜之后但聚焦位置前后不同。
(5)混合散光: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另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症状-典型表现:
1、视力减退
小儿规则的轻度散光,一般不会影响视力。中高度散光时,会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眯眼等。视力减退其程度由于散光性质、屈光度高低及轴的方向等因素有较大差异,属于生理范围的散光例如50度以下的散光通常对远近视力无任何影响。高度数散光,多由于合并弱视或其他异常,视力减退明显,并难以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
2、视力疲劳
散光的眼睛需要不断进行精细调整才能看清物体,因此很容易发生视疲劳。
原因-总述:
散光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由于眼睛的角膜弯曲度发生变化所造成的。角膜主要功能是通过光线,把光线集中起来,使它进入瞳孔达到眼底的视网膜,聚成焦点,然后再反映到大脑,使人们能清楚地看到外界景象。所以,当半球形的角膜曲度发生变化,外来的光线就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焦点而是形后焦线,这样就产生了散光。
原因-症状起因:
1、先天因素
由于角膜不平、弯曲度不正而引起不规则散光的原因主要为先天遗传。
2、疾病因素
由于后天角膜发生了疾病,如角膜发生溃疡或外伤等,痊愈后产生了瘢痕,就会造成角膜不平,弯曲度不正。
3、用眼不当
当长时间用眼姿势不对,如经常眯眼、揉眼,躺着看书等等,容易压迫角膜,使角膜的形状发生改变,发生散光的风险较高。
原因-常见疾病:
角膜溃疡、角膜外伤
就医-门诊指征:
1、视力模糊、视力下降。
2、眼胀痛、流泪、视物重影、视力不稳定。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或体征。
出现以上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明确诊断。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应到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眼部检查,最好不要佩戴隐形眼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有配眼镜缓解症状,可携带眼镜。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孩子有什么症状?
2、看不清有多久了?
3、两只眼睛清晰度一样吗?哪只眼睛看东西模糊?
4、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是否有进行治疗?进行过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6、家里有没有其他人有类似情况?家里是否有人患有散光?
7、之前是否做过眼部手术?
8、之前是否患过眼部其他疾病?眼部是否受过伤?
9、平时是否有不良用眼习惯,如长时间持续用眼、过强或过弱光线下看书、躺着玩手机等?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孩子能治好吗?
2、为什么会得病?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可以不治疗吗?不治疗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5、怎么治?
6、需不需要做手术?
7、需不需要戴眼镜?
8、要一直戴眼镜吗?
9、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10、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11、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2、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小儿出现持续视力下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让患者进行视敏度检查、验光检查作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散光表观察、角膜曲率计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主要是眼部外观的观察,看患儿眼球表面有无异物、新生物、溃疡,看眼睑有无红肿、肿物等。
检查-其他检查:
1、视敏度检查/视力检查
医生会用视力表或眼科仪器自动识别被检者是否存在散光。
2、验光检查
散瞳验光,判断是否存在散光。
3、散光表观察
散光的主观检查可用散光表观察,初步了解被检眼的散光子午线视网膜上朦胧的物像形状。散光表观察因散光程度、屈光性质、调节功能状态、注视目标的距离和形状不同,有种种不同的变化。因此从视网膜朦胧的物像形状和性质,在检查中可了解散光的性质和程度。
4、角膜曲率计检查
可确定角膜有无散光,并测量角膜散光的程度。
5、角膜地形图检查
可检查和记录角膜弯曲度的情况,了解角膜表面是否光滑,可以发现不规则散光。
6、裂隙灯检查
可了解角膜及眼前段结构是否存在与散光相关的病变,比如角膜的异常形态、角膜瘢痕等。
7、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通常在散瞳之后进行,包括彩色眼底照相、直接检眼镜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等,可以直接观察和分析眼底病变,对于伴中、高度近视或有眼底病变症状的患者尤其有必要。从视乳头的形态,大致可了解散光的轴向。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主要通过家族史、病史、典型症状,结合眼科相关检查作出诊断。近视、远视部分症状可与散光表现相似,一般可通过专业的验光检查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近视
青少年轻度近视,由于读书、写字等近眼工作过多,有时引起睫状肌异常紧张收缩而痉挛,导致假性近视的发生。此时远视力下降,用凹透镜矫正可以增进视力。而散光眼只能应用柱镜才能提高视力。
2、远视
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通过眼科检查,一般可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轻度散光不影响视力,一般不需要处理;中高度散光可引起弱视,需要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是光学矫正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进行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激光手术可利用激光重塑角膜组织的屈光度,通过改变角膜的厚度与弯曲度来矫正屈光不正和散光。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医生通常会告知各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症的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预计治疗费用:
本症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其他治疗:
屈光矫正:低度散光凡属生理性者,一般不会影响视力的,通常不必给镜。如散光轴向有变,影响视力或有视疲劳症状,尽管散光度数低,应予以矫正。原则上全部散光度数都要矫正,但如果儿童散光度数过高,不能适应,可以先戴低度的矫正眼镜,慢慢适应,之后再配戴高度数全部矫正的眼镜。
预后-一般预后:
低度散光矫正效果理想,高度散光往往矫正不良。
预后-危害性:
1、可造成视力下降、斜视、弱视等,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2、患者为了看清目标,可能头位倾斜和斜颈,影响美观。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治疗,可有效改善视力。
日常-护理原则:
患儿日常需要注意健康用眼,坚持戴镜,定期复查视力,有效预防疾病的进展。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时间持续用眼,避免引起视疲劳。
2、注意用眼姿势,不要躺着用眼,端正坐姿,避免揉眼、眯眼,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用眼。
3、用眼一段时间以后,放松眼部,注意休息。
4、戴角膜接触镜者要注意眼部卫生,戴镜持续时间不宜过长,眼部有炎症时,应停戴就医。
饮食-饮食调理:
小儿散光一般对饮食无特殊要求,但合理的饮食可增强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恢复。
饮食-饮食建议:
1、多吃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
2、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奶类、蛋类、豆类等。
3、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类、绿叶蔬菜等。
饮食-饮食禁忌:
1、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蒜、胡椒等。
2、不抽烟,不喝酒。
预防-预防措施:
散光多由先天性因素所致,赞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眼睛,注意用眼卫生,科学用眼,以免外力因素触发散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