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小儿语言障碍症状概述: 小儿语言障碍是指小儿在理解、表达和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可表现为...
养生
症状名称: 小儿语言障碍
症状概述:
小儿语言障碍是指小儿在理解、表达和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可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失语、构音困难等。其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先天和后天疾病、精神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家长发现小儿出现语言障碍后,应尽早就医,查明病因,加强语言功能训练。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可能与遗传有关
主要病因: 先天和后天疾病、精神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常见症状: 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构音困难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头部MRI、发育水平量表检查
发病部位: 耳、颅脑、其他
就诊科室: 小儿科、儿童保健科、精神心理科
重要提醒: 孩子在三周岁后,仍不能说短语,应及时就医咨询,避免影响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
流行病学:
小儿语言障碍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也无特定好发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小儿语言障碍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
好发人群:
无特定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小儿由于处于从出生至成年以前的发育阶段,其语言也处于飞速发展变化中,因而小儿语言障碍的表现与成人不同,有其自己的特征。
1、语言发育迟缓
指小儿至24个月时尚不能获得单字,或至3岁时尚不能说短语。
2、失语
由于某种原因失去以前所获得的说话能力。
3、构音困难
言语发音错误,患儿所说的语言与同一文化背景的同龄人群相比是异常的。
4、其他
如选择性绒默症在某些环境中不出现语言等。
症状-伴随症状:
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可伴有情绪心理异常表现。
原因-总述:
小儿语言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先天和后天疾病、精神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听力障碍、构音器疾病、智力低下、中枢神经疾病、语言环境不良、自闭症、脑瘫等因素是引起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或发育性语言迟缓一般无明确原因。
原因-症状起因:
1、先天和后天疾病因素
(1)由于各种耳疾(如复发性中耳炎、中耳渗出、鼓膜穿孔等),脑部病毒性及细菌性等致病因素,感染(如病毒脑、化脓性脑膜炎)、某些新生儿先天性宫内感染可导致感觉性失语。
(2)其他非感染性脑病变等可致听觉缺陷,从脑皮质、锥体系、脑干各颅神经核至咽、喉、舌等发声器的各种疾患或结构异常,语言运动障碍所致的失语,如重症脑感染性病变、缺氧性或脱髓鞘性脑病、某些脑瘫等。
(3)各种因素所致脑发育障碍,智能迟缓者可出现混合性失语。
(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癫痫颈繁发作后,有惊厥和耳聋的某些综合征。
2、生长发育因素
生长发育速度超过语言发育能力,使某些发音、吐字幼雅或不正确,可随年龄或经训练纠正。
3、精神心理因素
如某些口吃、结巴,在精神请绪紧张环境中,致有选择性缄默或孤独症。
4、环境社会因素
处于多种语言(或方言)环境,二胞胎、三胞胎、父母聋哑、或家庭语言习惯(多、寡)。
5、其他
某些铅中毒致发育障碍者,曾应用氨基糖苷类抗菌素致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害。
原因-常见疾病:
复发性中耳炎、中耳渗出、鼓膜穿孔、病毒脑、化脓性脑膜炎、先天性宫内感染、脑瘫、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同阶段的其他孩子;
2、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3、说话不流畅,断断续续,尾音拉长;
4、单字发音不准确,很难纠正;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如果有发音不成词、记不住词、词语匮乏、且与同龄儿相比学习语言速度慢等症状,可以去儿保健科、发育行为儿科就诊。
2、如果确诊为语言发迟缓,需要去儿童康复科、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并提前挂号预约。
2、最好提前安抚好患儿的情绪,以免就诊时出现哭闹,极度不配合
3、近期做过哪些训练干预,用过哪些药等可以做记录,以便与医生沟通。
4、最好由家长、日常抚养者陪同,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医生可能会询问家属一些问题。
1、孩子有哪些症状,持续多久了?
2、他与同龄儿童相比是否有语言表达落后的情况?
3、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说话的?
4、孩子平常和您交流的多吗?
5、家里人是否有语言发育迟缓的病史?
6、孩子会和同龄的人一起玩耍吗?
7、孩子正常月份出生的吗?
8、孩子目前是谁在照顾?会经常让他使用一些电子产品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家长可以代为提问。
1、孩子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得这个病?
2、现在孩子的症状严重吗?
3、目前都有什么治疗方法?您建议哪一种?
4、孩子平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需要补充什么营养?
5、以后还会复发吗?
6、这会对他以后造成什么影响吗?
检查-预计检查:
患儿出现语言障碍,应及时就诊。在就诊时医生首先会对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初步判断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随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会进行一些量表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然后进行综合的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听力筛查
是排除听力丧失的最基本的检查,部分患儿可能会有轻微的听力减退。
2、神经系统检查
肌张力、肌力或反射异常可能提示有神经系统异常。
3、口腔功能结构检查
患儿需要进行口腔结构和功能的检查,以排除结构性因素对语音产生的影响,及舌和软腭的无力或瘫痪所导致的语音异常和吞咽困难。
检查-影像学检查:
头部MRI:磁共振检查是语言发育迟缓的重要辅助检查,此项检查能提供细致的解剖形态学信息,有利于明确语言发育迟缓的病因。
检查-其他检查:
发育水平量表检查:能够对儿童的发育水平做出全面的评估,可以选用的标准化测试有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Bayley发育量表、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麦卡锡幼儿智能量表中国修订版(MSCA-CR)等。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需要根据患儿的病史、典型症状以及相关检查等综合判断。有时医生为了明确病因可能会仔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如患儿的家属中是否也有过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患儿平时是谁负责照料等。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要鉴别语言发育迟缓、口吃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语言发育迟缓
是指儿童在发育的过程中,语言发展遵循正常发育顺序,但落后于正常发育速度,未达到其年龄相应的水平。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智力低下、中枢神经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均可引起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2、口吃
口吃主要表现为口语重复和延长,在说话时往往会很紧张,同时还可伴有肢体和面部的动作,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并结合相关检查,医生可以做出诊断。
治疗-预计治疗:
针对语言障碍的患儿,医生根据患儿的认知发育水平,制定个体化干预对策,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对因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
治疗-一般治疗:
1、选择合适的活动
针对认知水平<12个月的患儿,应选择发声类、敲打类等感觉运性活动;针对认知水平在12~15个月的患儿,可在感觉运动性活动基础上,鼓励患儿参加积木等结构类游戏;针对认知水平在15个月以上的患儿,可进行过家家、看连环画等功能性活动。
2、手势训练
为提高患儿语言理解能力,可应用某些特定手势让患儿进行模仿,比如举起右手并左右会动表示“拜拜”,两手相合放在脸一侧表示“睡觉”等,通过指导患儿进行体态语言符号训练,让其表达自己意愿。
3、兴趣法
在进行词汇训练时,首先从患儿感兴趣的词汇进行,如喜欢的动物、喜欢吃的水果、喜欢的玩具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患儿表达能力。
4、积极鼓励
当儿童能说出单字、词汇时,家长应及时给予鼓励,如亲亲儿童脸蛋、奖励好吃的甜点等,并在自然情景下,有意识引导儿童重复特定的语言形式,直至儿童完全掌握后,建立新的联系目标。
治疗-药物治疗:
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药物,但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一些营养脑神经细胞的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若患者是由于某些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语言障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腭裂患者,需接受腭裂修补术,在术后1个月左右进行语言训练。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其他治疗:
物理治疗: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利用电极刺激七颈椎处及颌下与环状软骨之间的部位,可使麻痹的神经和肌肉、神经细胞再生、重组,提高语言器官的协调性,激发传感功能,帮助建立完整言语条件反射,达到治疗目的。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主要与是否及时治疗以及病因有关,一般来说由于智力障碍、孤独症等疾病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小儿语言障碍不仅影响儿童与社会的交往,阻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且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容易导致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在经过正规有效的治疗后,可以改善症状。
日常-护理原则:
本病的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庭环境、父母在儿童语言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治疗的同时需要父母密切配合,引导患儿积极参加康复,多交流多关心,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儿可伴有焦虑、抑郁、退缩、执拗等心理问题。
2、护理措施
(1)关注患儿的心理活动,鼓励患儿多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2)不要过度纠正患儿的讲话问题,避免惩罚和歧视,也不要戏弄、嘲笑患儿。
日常-生活管理:
1、鼓励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和锻炼,有节奏的唱歌,朗诵对语言训练有一定的帮助。
2、父母可适当调整患儿的食物,食物的品质又粗到细、由软到硬。这可以锻炼口腔的协调性。
3、多赞美、鼓励孩子,给孩子增强自信心。
4、平时多和孩子进行沟通,沟通时可以适当的伴随一些肢体语言。
饮食-饮食调理:
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让不同阶段的孩子进食不同性状的食物,以锻炼咀嚼能力,否则会影响唇、舌、下颚、口腔肌肉的协调性,直接影响语言发育。
饮食-饮食建议:
1、养成科学的进餐习惯,定时定量进餐,不偏食。
2、多吃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
3、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饮食-饮食禁忌:
1、忌吃对大脑有刺激性的食物。
2、忌吃酒精类的食物,酒精有抑制中枢神经发育的作用,不利于脑的发育。
3、忌吃野生蘑菇,因其含有毒蕈碱,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语言功能发育不全的患儿影响更大。
预防-预防措施:
父母可以做很多事情来提高或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具体如下:
1、多让儿童阅读图书,有利于增加语言的量和多样性;
2、家长和孩子进行对话式阅读,并鼓励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评论图画和故事,使其参与对话;
3、家长可以向孩子叙述日常活动,解释父母要做什么事情吗,例如“我现在要洗碗了,我要最先洗你的碗”。
4、多让孩子说话,然后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说的话予以回应;
5、限制或减少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如手机或游戏机等;
6、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提一些问题,然后让孩子回答,和孩子交流时配合肢体动作更容易使其理解;
7、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干预,有利于预防。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