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新生儿打喷嚏症状概述: 打喷嚏是一种保护性动作,是指鼻黏膜受到刺激后,产生序贯的急剧深吸...
养生
症状名称: 新生儿打喷嚏
症状概述:
打喷嚏是一种保护性动作,是指鼻黏膜受到刺激后,产生序贯的急剧深吸气、无意识的强烈气流由口鼻喷出并发出声音的一种现象。新生儿指自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内的婴儿。新生儿打喷嚏可能是收到粉尘、刺激性气味而引起,也可见于百日咳、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偶发的喷嚏一般是正常的,但反复频繁发作的喷嚏多是一种病理情况。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与遗传无关
主要病因: 由一些外界不良刺激引起或发生于一些疾病中
常见症状: 发热、咳嗽、喷嚏、流泪、呕吐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X线、CT
发病部位: 鼻、咽喉、肺脏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
重要提醒: 小儿偶尔的打喷嚏不必过于担忧,但若频繁打喷嚏,应及时就医。
传染性:
部分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新生儿咳嗽具有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1、百日咳
百日咳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可出现流涕、喷嚏、流泪、咳嗽、呕吐等症状。
2、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包括急性鼻炎、急性咽炎等。患儿可出现流涕、喷嚏、干咳、发热、呕吐等症状。
3、肺炎
2020年2月5日,1例表现为打喷嚏、间断吐奶的17日龄的新生儿就诊于武汉儿童新生儿内科隔离病房,经检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症状-伴随症状:
打喷嚏时可伴有面部肌肉运动、闭眼、流泪、短暂的鼻分泌物增多及鼻黏膜充血等。
原因-总述:
打喷嚏是一种保护性动作,目的是将进入鼻腔的异物、微生物和抗原物质驱除出去。粉刺、污染物、刺激性气味以及一些疾患都可引起打喷嚏。
原因-症状起因:
1、喷嚏的发生机制
鼻黏膜中有极丰富感觉神经末梢,当鼻黏膜受到刺激后,这种刺激会传到中枢神经系统;然后经过神经传导,首先引起吸气,然后发生呼气,使得空气自鼻、口冲出产生喷嚏。
2、小儿生理特点
(1)婴幼儿鼻腔相对短效,鼻道狭窄,无鼻毛,鼻黏膜柔软并富于血管,易于感染。
(2)新生儿呼吸道免疫能力也相对较差,也使得其易患呼吸道感染。
3、喷嚏发生的原因
(1)粉尘、污染物、刺激性气味可刺激小儿的呼吸道,引起打喷嚏。
(2)在百日咳、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中也可有喷嚏发生。
原因-常见疾病:
百日咳、肺炎、上呼吸道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小儿频繁打喷嚏;
2、伴吐奶;
3、伴发热、咳嗽、流涕;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家长可带患儿到新生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打喷嚏的?
2、有没有发热?多少度?
3、孩子打喷嚏有没有加重?
4、觉得孩子打喷嚏有什么原因吗?
5、过去有没有同样的情况?如何处理的?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孩子情况严重吗?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儿出现频繁打喷嚏时,应及时就诊。医生在询问完相关病史后,会首先对患儿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为明确病因,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X线、CT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患儿的面容、意识、精神状态,了解小儿的一般情况。
2、听诊
医生使用听诊器对小儿进行胸部听诊,了解是否有呼吸音、心音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患儿是否存在感染。通常病毒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而细菌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明确气管、肺脏,甚至胸腔有无病理改变。一般状况良好的患儿可不进行胸片检查,当病情严重或临床表现不典型时需早期行胸片检查。
2、CT
若X线检查未能满足诊断需要,医生还会考虑进行CT检查,以便更清楚地观察患儿胸腔脏器的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儿病史、典型症状,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一般可对相关的病因做出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百日咳
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儿童,临床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止时可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病程较长,若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血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结果,有助于诊断。
2、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虽然有咳嗽、咳痰和发热等症状,但有其特点,上、下呼吸道感染无肺实质浸润,胸部X线检查可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对于一些只有偶尔打一次喷嚏而无其他异常的患儿,一般无需进行特殊治疗;但若频繁的打喷嚏或症状持续加重,则医生会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主要治疗措施为药物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诊断为百日咳的患儿,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呼吸道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5d,若没有进行抗生素治疗,呼吸道隔离至起病后21d。
2、吸氧,一般使用头罩吸氧,维持患儿血氧饱和度。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感染性疾病,可根据相关的检查结果来选择适当的抗感染药物。病毒感染常用利巴韦林等药物;细菌感染则常用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红霉素等。
治疗-相关药物:
利巴韦林、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红霉素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预计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恰当的治疗,本症一般预后良好。
日常-护理原则:
用药时应严格遵守医嘱,平时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湿润,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另外,对患儿的状态应持续关注,如有病情加重的倾向,应及时复诊。
日常-用药护理:
新生儿用药较为特殊,因此应严格遵守医嘱,避免使用医嘱外药物或擅自改变药物用法,以免对患儿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环境安静,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必要时还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2、注意休息,保证患儿充足睡眠。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新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到医院复查,并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预防-预防措施:
1、避免与感冒或其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
2、避免吸入一些刺激物,如二手烟、粉尘等。
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