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新生儿青紫症状概述: 青紫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之一,是新生儿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
养生
症状名称: 新生儿青紫
症状概述:
其他名称: 新生儿发绀、新生儿紫绀
主要病因: 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常见症状: 拒奶、口腔黏膜青紫、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拥抱反射消失等
检查项目: 血气分析、血常规、X线检查等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急诊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引起新生儿的原发疾病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拒奶、口腔黏膜青紫、呼吸困难、流涎、烦躁不安、腱反射亢进、拥抱反射消失等。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生理性青紫
(1)新生儿由子宫内到子宫外的改变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健康足月新生儿出生后10分钟才能达到导管前动脉(右侧桡动脉为代表)血氧饱和度>95%。而需经1小时达到导管后动脉(脐动脉或下肢动脉为代表)血氧饱和度>95%。
(2)正常新生儿生后由于肺尚未完全扩张,肺换气功能不完善,以及周围皮肤血流灌注不良可引起青紫。
(3)出生后动脉导管与卵圆孔尚未关闭,仍有可能出现右向左分流,新生儿哭闹时肺动脉压力增高可引起动脉导管和(或)卵圆孔水平的右向左分流致一过性青紫。
2、病理性青紫
(1)外周性青紫:新生儿期外周性青紫较成人常见,可见于环境过冷,血红蛋白含量过高及局部静脉阻塞等情况。是因为血流通过周围毛细血管时速度缓慢、淤滞、组织耗氧增加,局部缺氧所致,患儿动脉血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正常。可见于:①全身性疾病:心力衰竭、休克时心搏出量减少,外周血液循环不良,局部缺血缺氧致青紫。②局部血流障碍:新生儿分娩时局部受压迫,或因寒冷等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局部缺氧致青紫。
(2)中心性青紫:因全身性疾病引起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降低致青紫。可见于:①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窒息、呼吸道先天畸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炎、气胸、肺动脉高压等。②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各种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如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三尖瓣闭锁、肺静脉异位引流等导致肺循环向体循环的右向左分流,体循环氧分压和氧饱和度降低发生青紫。
(3)其他原因引起的青紫: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儿,当高铁血红蛋白水平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10%时,可出现皮肤青紫,血液呈棕色。应用某些药物如亚硝酸盐、磺胺类、非那西汀及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水等可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应用一氧化氮吸入者,也可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此外,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因红细胞增多,血流淤滞,还原血红蛋白增加而出现青紫,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中枢性呼吸衰竭也可引起青紫。
原因-常见疾病:
1、全身性疾病:心力衰竭、休克。
2、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窒息、呼吸道先天畸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炎、气胸、肺动脉高压。
3、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三尖瓣闭锁、肺静脉异位引流。
4、其他: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中枢性呼吸衰竭等。
就医-家庭处理:
就医-急诊指征:
1、全身青紫明显、持续,呈进行性加重趋势;
2、伴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甚至出现窒息;
3、伴四肢温度下降、出冷汗、心率加快、脉搏微弱;
4、伴喘息不止、烦躁不安、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5、伴高热、寒战;
6、嗜睡、精神萎靡不振甚至意识不清、昏迷;
7、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新生儿青紫长期存在;
2、伴呼吸急促、气喘、咳嗽等;
3、伴拒乳、流涎、呕吐、活力不够、生长发育缓慢等;
4、伴脚踝、足部、下肢和腹部水肿;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孩子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以免造成不便。
3、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加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紫的?
2、青紫是暂时的还是持续的?
3、青紫的出现有诱发因素吗?
4、是否存在青紫加重或减轻的相关因素?
5、除青紫外,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拒奶、呼吸困难、流涎、烦躁不安等?
6、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7、是否治疗?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
8、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9、家人有肿瘤、遗传相关疾病吗?
10、孩子出生时受过产伤或发生过窒息吗?
11、母亲孕期患有哪些疾病?
12、母亲在怀孕时使用过哪些药品?
13、母亲孕期有没有受到过放射线辐射?
14、父亲在育儿前有无接触过有毒有害物质?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孩子出现青紫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孩子的病情会怎么样发展?
3、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治疗效果怎么样?
7、会有后遗症吗?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9、回家后应该怎么护理?
10、是否需要长期监测病情?
11、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先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儿一般情况后,然后会选择性的给患儿进行血气分析、血常规、X线检查、CT、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
采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如PaO2在5.3kPa(40mmHg)以下可确定为青紫。
2、血常规
血红蛋白浓度≥15g/L(1.5g/dl)时血液呈深棕色,从而导致皮肤及黏膜出现青紫。
检查-影像学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青紫发生的时间和部位,伴随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血气分析、X线胸片、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先区分为生理性青紫还是病理性青紫。确定为病理性青紫后,需判断是哪个系统发生异常导致的青紫。
诊断-诊断依据:
诊断-鉴别诊断:
1、呼吸系统疾病
注意患儿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有无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和三凹症等呼吸困难的症状。肺部疾病引起的青紫,吸入100%氧后青紫有所缓解,进一步检查肺部体征、进行胸部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2、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未合并其他肺部疾患时,多无明显呼吸困难,吸常压氧青紫不缓解,应进一步行高氧-高通气试验检查,用100%氧手控加压通气60~80次/分,共10分钟,患者出现PaCO2下降,动脉血pH上升,PaO₂增加现象即可诊断为该病。
3、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青紫型先心病多数伴有心脏杂音,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但某些严重的青紫型先心病在新生儿期并不出现杂音(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因此,当新生儿有中心性青紫,尤其当青紫伴有心界扩大或心力衰竭时,不论有无心脏杂音,都要做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有无先天性心脏病。
4、其他疾病
(1)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由于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增多所致,见于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或由于后天原因引起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增多。当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超过30%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和激惹症状,此时患儿有青紫而血氧分压正常。当怀疑有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可取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末梢血各1滴于滤纸上,在空气中暴露30秒,对照者血呈红色,患者血呈棕色。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还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
(2) 红细胞增多症:常见于小于胎龄儿、胎-胎输血综合征、过量胎盘输血、宫内慢性缺氧等。除出现青紫外,患儿皮色较红,有激惹、嗜睡、呼吸暂停等症状,患儿血氧饱和度降低而氧分压可能正常。
(3)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新生儿颅内出血、HIE等因中枢性呼吸抑制引起青紫,患儿常表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反复发作呼吸暂停、惊厥等。
治疗-预计治疗:
1、生理性青紫
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
2、外周性青紫
应加强局部保温护理,心力衰竭或休克引起者应改善心功能,纠正休克和微循环障碍。
3、中心性青紫
应寻找原因,进行病因治疗。
(1) 肺部疾患引起青紫:及时治疗肺部疾病,如青紫由肺动脉高压引起,可用高频通气或NO吸入治疗,也可应用血管扩张剂。
(2) 由先天性心脏病引起青紫:选择时机,进行手术治疗。
(3)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青紫:及早吸氧,可给予亚甲蓝溶液或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氧分压或氧饱和度监测。
治疗-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补液治疗常用氯化钠、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等,可以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低血糖等。
(2)抗生素常用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可以防止感染扩散,减轻症状。
(3)扩张血管药物常用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有利于血液在身体里的流通。
(4)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微生态制剂可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症状。
2、手术治疗
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目的是恢复正常心腔结构,恢复正常的血流动力。
3、吸氧
可以提高血液氧饱和度,从而减轻症状、避免发生并发症。
治疗-相关药物:
预后-一般预后:
日常-护理原则:
1、用药护理
按医嘱用药,勿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勿自行使用其他药物,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2、喂养护理
遵医嘱定时喂奶,喂奶后保持孩子头位抬高,右侧卧位,避免引起吐奶发生呛咳或误吸。
3、疾病护理
(1)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孩子的口腔分泌物,孩子咳嗽协助拍背刺激痰液咳出。
(2)可遵医嘱进行家庭氧疗。
(3)注意保暖,但避免保暖过度,防止体温急剧上升。
4、病情监测
(1)观察孩子青紫部位,如口唇、甲床、四肢是否好转,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呼吸暂停、鼻翼煽动、呻吟等,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2)注意病情是否好转,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及时就诊,以免耽误诊治。
5、复诊须知
按医嘱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预防-预防措施:
1、保暖
做好新生儿保暖能够预防寒冷导致的新生儿青紫。由于出生后外界环境温度要明显低于母亲子宫内温度,因此需要积极保暖,尤其在冬春季节,温度保持在20~22℃左右,湿度以55%为宜;保持新生儿体温正常恒定。不同季节应该注意及时调节温度,增减衣被。
2、加强围生期保健
孕妇坚持定期有规律的产检能够及早发现胎儿疾病并及早干预,避免疾病分娩后新生儿疾病的恶化。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