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咬肌肥大症状概述: 咬肌肥大(masseter hypertrophy)又称咬肌良性肥大...
养生
症状名称: 咬肌肥大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masseter hypertrophy
其他名称: 咬肌良性肥大
主要病因: 疾病、不良习惯、遗传
常见症状: 面下部宽大、咬肌区域明显隆起突出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CT检查、MRI检查
发病部位: 面部
就诊科室: 整形外科
症状-典型表现:
咬肌肥大主要表现为脸部的下半部分过于宽大,有时甚至可以和颧骨同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外观。
1、患者可出现面部不对称,即患侧咬肌部位明显肿大,而另外一侧正常。
2、下颌角外翻、肥大。
3、有时可伴有轻度的张口受限或咬肌区疼痛。
原因-总述:
咬肌肥大多是由于咬合次数过多使咬肌产生了代偿性肥大。一些疾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均有可能有该现象的出现有关。
原因-症状起因:
1、疾病
(1)磨牙症:磨牙症的患者常有夜间无意识的磨牙现象,磨牙时会锻炼人的咀嚼肌,导致患者出现咬肌肥大的情况。
(2)咬合关系错乱:常由牙齿排列不齐或牙齿缺失导致咬合关系错乱,如地包天,此类患者常会伴有咬肌肥大的情况。
2、不良习惯
咬肌肥大与咀嚼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如经常吃硬的食物,或有吃零食、嚼口香糖习惯的人群易患咬肌肥大
2、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除了自己有咬肌肥大的情况外,亲属中许多人也会有一样的情况。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门诊指征:
出现咬肌肥大有修复需求者,可以到整形外科、医疗美容科就医咨询。医生可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酌情选择治疗方式进行矫治,以达到缩小咬肌、美化面容的目的。
就医-就诊科室:
单纯咬肌肥大影响美观者,建议到整形外科、医学美容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注意面部的清洁,女性患者不要化妆,以免影响医生的判断。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安排家属或朋友陪同就医。
5、可以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咬肌肥大的?最近有加重吗?
2、您的咬肌是一直肥大还是逐渐出现的?
3、除了咬肌肥大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
4、您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否也有同样的困扰?
5、您是否经常吃硬的食物,或常吃零食、嚼口香糖?
6、您是否在其他医院就诊过,有没有进行过治疗?
7、您希望改变现在的状态吗?
8、您希望通过方式改变?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导致我的咬肌肥大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吗?
3、我需要什么治疗方法?多久可以见效?需要住院吗?
4、这些治疗方法会有风险吗?有什么后遗症吗?
5、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6、我平时应该怎么护理?是否需要纠正一些饮食习惯?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对于前来就诊的患者,医生首先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患者的情况,随后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明确病因及指导后续的治疗。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患者有无面部不对称,有无两侧下颌骨体及升支长度不对称,患侧下领角外翻等症状表现。
2、触诊
通过触诊可帮助判断患者咬肌肥大的程度及是否伴有下颌角肥大。
检查-影像学检查:
1、MRI检查
可直接观察到咬肌是否肥大。此外,MRI在判断有无器质性病变时也可提供有益的信息。
2、CT检查
能精确显示双侧咬肌的厚度、两侧的差异等。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来说,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体格检查即可做出初步的诊断。但每个患者出现该症状的实际病因有所不同,医生会并结合影像学等相关检查,做出进一步的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腮腺肥大
患者表现为腮腺区双侧或单侧肿大,导管分泌物清亮,可通过B超检查鉴别。
2、腮腺肿瘤
患者局部表现为局限性肿块,可通过B超检查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咬肌肥大的治疗包括改善诱因、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不过咬肌肥大通常不会影响患者的健康,所以多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
治疗-治疗方法:
1、改善诱因
(1)纠正不良的咀嚼习惯。
(2)安装义齿修复牙齿缺失。
2、注射肉毒素
是指使通过注射肉毒素,阻断了神经肌肉之间的介质传递,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萎缩,以达到咬肌体积缩小的作用,来实现瘦脸。
3、手术治疗
(1)咬肌部分切除术:咬肌部分切除术是指经过口腔粘膜的隐蔽切口,将咬肌的止点从下颌骨上剥离后,再将肥厚的部分肌纤维均匀切除,来达到改善咬肌肥大一种手术方式。
(2)下颌角截骨术:使用咬肌肥大并伴有下颌角肥大的患者。手术主要是切除部分下颌角的骨性组织,使下颌角恢复正常的角度。
预防-预防措施:
1、平时少吃一些较硬或难以咀嚼的食物,如口香糖、槟榔等。
2、不要经常用一边的牙齿咀嚼食物,应两侧交换同时咀嚼,以免造成一侧咬肌肥大。
3、不要总是下意识的咬嘴唇或用力咬牙。
4、如患者患有磨牙症或牙齿缺失时,需及时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