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腰椎小关节不稳症症状概述: 腰椎小关节不稳症又称为小关节半脱位或小关节错位,是指因急性外...
养生
症状名称: 腰椎小关节不稳症
症状概述:
其他名称: 小关节半脱位、小关节错位
主要病因: 急性外伤、慢性劳损、退行性改变、先天发育异常
常见症状: 腰痛、下肢痛
检查项目: X线、CT、MRI
发病部位: 腰部
就诊科室: 骨科、康复科
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1、腰痛
腰痛患者多为青壮年,患者多数在扭腰或弯腰变为伸腰的过程立即产生单侧或双侧下腰部急性发作的疼痛,活动腰部则疼痛加剧。腰部可僵直,患者常处于强迫体位,惧怕被别人触摸或搬动。
2、神经根刺激症状
当神经根受到刺激时,可发生下肢放射痛,有时甚至向臀部、大腿及骶尾部放射。牵涉范围比较局限,一般不累及小腿。疼痛并不完全按照神经根分布区域扩散。
3、活动受限
患者由于增生明显及疼痛可致腰椎活动受限。
4、其他
腰椎退变重者可产生脊柱侧凸,躯干偏歪,两侧不对称,棘旁肌紧张,可有深压痛及叩击痛。有神经根嵌压者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而马尾受压者,可有间歇性跛行及不全瘫。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外力损伤
当腰椎受到垂直负荷应力或是腰椎过分旋转的剪力时,关节囊在承受负重和受到旋转应力后可能撕裂,从而引起腰椎的小关节不稳症。
2、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促使椎间盘退变。举重运动员、搬运工人、矿工的腰椎退变较其他职业的人员多且重。
3、退行性改变
由于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导致关节突关节承受更大的压力,小关节囊松弛。
4、先天发育异常
部分患者腰椎小关节天生发育较小,关节囊松弛,易发生腰椎小关节不稳症。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反复或持续腰痛症状;
2、活动时疼痛加剧,患者常处于强迫体位,惧怕被别人触摸或搬动;
3、疼痛向下肢、臀部、大腿和骶尾部放射;
4、间歇性跛行;
5、脊柱侧凸、躯干偏斜;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腰部等相关部位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建议患者着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不适?不适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2、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有加重或缓解?
3、不适症状是突然出现的,还是慢慢出现的?
4、怎么来形容自己的腰痛?其他部位有出现疼痛吗?
5、既往有受过什么外伤吗?有做过什么手术吗?
6、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7、发病以来,您的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不适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摄片
需拍摄腰椎正、侧位及左、右45°斜位X线片。早期可无明显阳性发现,有时可见腰椎小关节排列不对称、小关节间隙狭窄及松动。后期患处的关节突增生、小关节面硬化、上关节突向上突出并有骨赘形成,呈现肥大性改变,左右斜位有时可见关节突嵌于峡部。由于小关节周边骨赘形成,可使椎间孔变小。少数患者有假性腰椎滑脱,在腰椎伸-屈动力性摄片中,小关节不稳而致的腰椎滑脱程度则更为明显。
2、CT及MRI检查
CT及MRI检查可清晰的显示出小关节病变的程度及其与神经根管、椎管之间的解剖关系。
检查-其他检查:
局部封闭试验是由专业医师给病变的小关节周围注射一定剂量的普鲁卡因,如果在10min后腰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则为阳性,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是治疗腰椎小关节不稳的有效措施,常用的手法有斜扳法、背法、旋转复位法等。在手法复位前,宜在腰背患处先行按摩。在进行斜扳法时,患者侧卧位,下侧髋关节伸直,上侧屈髋、屈膝,在上位的肩部后仰。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前面,一手扶患者上位的肩部,另一手按扶其上位的髂嵴。让患者全身放松后,操作者双手同时做相反方向斜扳,使患者上位肩向后扭转,臀部向前旋转,此时可听到腰部发出“咯吱”声。斜扳可使关节突关节张开,利于被嵌顿的滑膜及错位的关节复位。让患者按相反的方向侧卧,用同法操作。斜扳后,如果错位的小关节复位,嵌顿的滑膜被还纳,患者顿时可感到腰痛减轻,翻身自如。若效果欠佳,还可重复斜扳2次或3次。
2、理疗
可应用热敷、超短波、频谱仪等物理治疗,以使肌肉放松、水肿消退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骨盆牵引
腰肌痉挛严重而拒绝手法复位者,可先进行患椎小关节封闭,待疼痛缓解后再行骨盆牵引。
4、药物
疼痛明显者可口服止痛药,如引噪美辛、布洛芬、等。还可外敷香桂活血膏、红花油、骨质宁擦剂等。
5、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行小关节部分切除及神经根管减压术。当小关节切除较多有可能引起该椎节不稳时,可行棘突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术。伴有其他病变者,可在手术时一并处理。
预后-一般预后:
日常-护理原则:
1、休息
急性发作或经手法复位的患者应当注意休息,佩戴腰围或支架以做好腰部的局部保护。
2、腰背肌锻炼
可采用“飞燕式”动作来锻炼腰背肌,每次50下,每日3次。锻炼时,患者俯卧于木板床,双手置于臀部,同时挺胸仰颈及双下肢呈伸直抬起,此时仅腹部与床面相接触,然后复原。如锻炼后腰痛反而加重则需减少次数或暂停进行。
3、饮食管理
患者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等。尽量减少动物内脏、油腻、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注意戒烟限酒。
4、复查
患者遵医嘱按时复查,治疗期间用药的患者要注意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预防-预防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安全,保护好自己的腰部。
2、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弯腰工作,适时适当适量的活动腰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