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阴囊坠痛症状概述: 阴囊坠痛是指男性阴囊沉重下坠,胀满不适,并伴有隐痛。大多数人认为这与...
养生
症状名称: 阴囊坠痛
症状概述:
阴囊坠痛是指男性阴囊沉重下坠,胀满不适,并伴有隐痛。大多数人认为这与性生活不当有关。其实,造成阴囊坠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疾病引起的,也有非疾病因素。
主要病因: 疝气、阴囊橡皮肿、睾丸肿瘤、精索鞘膜积液、睾丸炎、附睾炎及非疾病因素
常见症状: 阴囊肿胀、下坠感、疼痛,伴发热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测、病原体培养、B超检查、CT检查
发病部位: 阴囊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男科
症状-典型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阴囊部位的下坠感及发热疼痛。
原因-总述:
阴囊坠胀痛的病理性因素多为阴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及疼痛,性生活不当、剧烈运动或情绪过于激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穿衣不当及外伤等非疾病因素也可能导致。
原因-症状起因:
1、引起阴囊坠胀痛的疾病
(1)阴囊肿大性疾病:如疝气、阴囊橡皮肿、睾丸肿瘤、精索鞘膜积液等。
(2)阴囊肿大不显著的疾病:如睾丸炎、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等。
2、引起阴囊坠胀痛的非疾病因素
(1)性生活不当:有的男性沉湎于房室之中,一味恣情纵欲,追求一时的快感和满足,性生活过频,而引起阴囊坠胀痛。相反,有的男子长期无房事或房事过少,精满而不泄,久之也会出现阴囊坠胀痛。
(2)剧烈运动或情绪过于激动:此时血液循环加快,阴囊局部温度升高,于是阴囊松弛、睾丸下坠而产生坠胀感。
(3)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此时不但会增加阴囊局部血液循环,还会使阴囊内的睾丸、附睾、精索等也发生一定程度的淤血,从而引起阴囊坠胀痛。
(4)经常穿过于紧身窄裆的裤子:不仅会使阴囊局部受挤压,影响血液循环的畅通,而且易引起阴囊局部温度升高,整日汗湿潮热,导致阴囊下坠胀痛。另外,年岁较大及体弱多病的男子也易发生阴囊坠胀。
(5)外伤:外力因素损伤阴囊后,可能会出现阴囊红肿、坠胀痛等。
原因-常见疾病:
疝气、阴囊橡皮肿、睾丸肿瘤、精索鞘膜积液、睾丸炎、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阴囊肿胀、下坠感、疼痛;
2、伴发热、疼痛,多考虑炎症;
3、伴一侧或双侧有囊性肿块;
4、影响排尿、性生活和行走;
5、伴性功能障碍、不育;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出现阴囊坠胀痛可考虑到男科、泌尿外科就诊。
2、如果怀疑是腹股沟斜疝引起的,需要到普通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前一天用温水将阴囊清洗干净。
3、就诊当天穿宽松、方便穿脱的裤子。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阴囊坠胀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坠胀痛是否加重?
2、您的疼痛感是否会向身体其他部位放射?
3、您是否有发烧、寒战,阴囊皮肤是否有红肿?
4、您以前是否有过类似的情况?去看过医生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既往是否有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睾丸肿瘤等病史?
6、您今年多大?性生活怎么样?大概多久一次?
7、您是否经常穿紧身窄裆的裤子?
8、您是否常常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9、出现症状前是否有剧烈运动或过于激动的情绪?
10、您是否已经结婚?是否已经有孩子?
11、在来本院之前,您采取过什么治疗方法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阴囊坠胀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影响我以后要孩子吗?需要住院吗?
4、我需要用什么治疗方案?能治好吗?治好后我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吗?
5、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6、平时我应该注意什么,某些生活习惯是否需要调整?
7、如果需要吃药,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阴囊坠胀痛患者多需行视诊及触诊明确患者初步状况,多需行实验室检查明确有无炎症指标及肿瘤标志物等,多数患者需行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怀疑肿瘤者多需进行病理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阴囊外观及阴囊皮肤情况,有无明显外伤、阴囊肿大、静脉团等。
2、触诊
可了解睾丸大小、质地、有无阴囊触痛、睾丸触痛、压痛、有无阴囊肿物等,对该部位肿瘤有提示诊断的作用。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对感染、炎症等有提示意义。
2、尿常规
是排查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常规检查,出现阴囊部感染时,可有尿中出现白细胞等改变。
3、肿瘤标志物检测
可用于肿瘤的筛查,也可为治疗效果评估、治疗后监测等提供依据。
4、病原体培养
可明确睾丸炎、附睾炎等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并为治疗提供参考。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是简便、无创的影像学检查,能显示睾丸的大部分结构,可用于区分肿瘤来自睾丸内或睾丸外,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2、CT检查
不是阴囊及内容物检查的主要方法,多用于评估全身情况,判断肿瘤有无转移。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引起阴囊坠胀痛的原因有很多种,睾丸炎、精索鞘膜积液、睾丸肿瘤患者都存在阴囊坠胀痛,需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附睾炎
轻者可出现下坠感和不定期的附睾肿胀,重者疼痛、发热,并有全身急性感染症侯群,有时合并继发性鞘膜炎,疼痛可由附睾放射至腹股沟、下腹部、会阴部。
2、鞘膜积液
临床表现以一侧多见,阴囊内有囊性肿块,呈慢性无痛性逐渐增大。少量积液可无症状;当积液量逐渐增多,患侧阴囊可有下坠感、牵拉感或胀痛。体格检查不能触及睾丸,透光试验阳性。若积液巨大,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性生活和行走。
3、睾丸肿瘤
早期症状不明显,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睾丸沉重,阴囊、下腹部有牵拉感,久站或剧烈运动后,局部出现下坠感、轻度疼痛。
4、阴囊橡皮肿
急性期有寒战、高热、阴囊肿痛症状,常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及压痛。阴囊肿大、下坠,皮肤粗糙增厚、质地较柔软,反复发作,晚期时形成巨大畸形肿物。
5、精索静脉曲张
多见于20~30岁的成人,常有阴囊下坠感和下腹部牵拉不适感,左侧睾丸痛和局部肿物,阴囊部闷胀酸痛不适,站立过久或行走劳累后,症状进一步加重,平卧或休息后即缓解。严重时可伴有头痛、疲乏、性功能障碍等。
6、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包块,小包块位于腹股沟管外环处,大者可突入阴囊内,包块质软,有弹性,可导致阴囊坠胀。体格检查可触及睾丸,透光试验阴性。
7、睾丸炎
是阴囊坠胀的常见原因之一。多有发热,附睾、睾丸急性肿大及疼痛的急性发作,以后转为慢性,坠痛便接踵而至,时轻时重。有时患者自己可以在阴囊里摸到一个有痛感的小硬节。
治疗-预计治疗:
阴囊坠胀痛的患者需要明确具体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多数炎症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精索鞘膜积液患者必要时需行手术治疗,肿瘤起因患者除手术外,放化疗也是常见的治疗选择。
治疗-治疗方法:
1、睾丸炎
(1)卧床休息,托起阴囊,早期冷敷可防止肿胀缓解疼痛,后期热敷可加速炎症。
(2)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3)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可应用抗病毒药物。
(4)疼痛明显的患者可应用1%利多卡因20ml作精索封闭,以缓解睾丸肿胀疼痛,亦有改善睾丸血运,保护睾丸生精功能。
(5)已形成睾丸脓肿者应切开引流,睾丸严重破坏时行睾丸切除。
2、精索鞘膜积液
(1)非手术治疗
①婴幼儿鞘膜积液可观察,积液往往可以自行吸收,不能吸收者可穿刺抽液,穿刺后便于检查睾丸有无病变,注意严防感染。
②较小鞘膜积液可用药物注射疗法。
(2)手术治疗
适用于鞘膜积液较大、坠胀不适、症状明显者;或鞘膜积液伴有腹股沟疝者。
3、睾丸肿瘤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疗法,疗效较好,有效率可达90%以上。一般认为,不论何种类型的睾丸肿瘤,首先应行根治性睾丸切除。
(1)精原细胞瘤
对放疗较敏感,以经腹股沟行睾丸切除和放射治疗为主。根据临床分期可照射髂血管、腹主动脉、纵隔及左锁骨上区。
(2)非精原细胞瘤
对化学治疗比较敏感,以睾丸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和联合化学治疗为主。
日常-护理原则:
在治疗过程中家属一定要多鼓励、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患者要遵医嘱用药,术后注意避免感染,做好病情监测,定期复诊,有利于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会因为阴囊部位的疼痛而出现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另外在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担心本病影响自己的生育能力。患者可通过和医生沟通交流,学习本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正确认识本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从而改善预后。家属的陪伴和关心对于患者是必不可少的,在患者出现消极情绪时,家属一定要多鼓励安慰患者,给予患者家庭的温暖,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日常-用药护理:
1、术后患者要注意伤口的清洁,避免感染,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换药。
2、术后注意休息,监测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疼痛明显等症状,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恢复期间,建议患者减少大幅度的运动,避免拉伸和震荡阴茎。
2、治疗期间要注意禁止房事,避免性刺激,以防生殖器充血而造成损伤。
3、日常生活中加强皮肤护理,如汗多内衣易被渗湿,家属应及时帮助患者更换,保持衣裤和床单清洁、干燥,让患者保持舒适。
4、建议着宽松的内裤,以免挤压阴囊。
5、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自身抗病能力,促进疾病的恢复。
饮食-饮食调理:
患者应多吃一些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
饮食-饮食建议:
1、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蛋类、奶制品、肉类、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家属可给予患者色鲜、味美的饮食,可少食多餐,增加食欲。
3、可适当进食含有纤维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饮食禁忌:
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油腻的食物,烟酒也是尽量不要接触,这些食物和物质容易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影响患者的病情。
预防-预防措施:
1、平时注意保护阴囊部位,避免阴囊部位损伤。
2、若患有尿道炎、肛周脓肿等炎症疾病,一定要积极治疗,避免感染蔓延。
3、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