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硬脑膜外脓肿症状概述: 硬脑膜外脓肿是由邻近感染灶,如鼻窦炎、中耳炎、颅骨骨髓炎直接蔓延...
养生
症状名称: 硬脑膜外脓肿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常见症状: 头痛、发热、寒战、全身不适
检查项目: 血常规、X线检查、CT扫描、脑血管造影、脑脊液检查
发病部位: 颅脑、头部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症状-典型表现:
1.急性期
患者多有畏寒、发热、周身不适、局限性头痛(多与脓肿所在部位相对应)。感染严重者可呈现高热、寒战、谵妄和脑膜刺激症状。
2.慢性期
一般脓肿形成后症状反而减轻,如继发于颅骨骨髓炎,当局部形成脓肿或窦道并有脓液排出时,症状可随之好转,但局部病灶不会自愈。继发于额窦炎、中耳炎和乳突炎者,多半局部皮肤有水肿及叩痛。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直接感染
如颅骨骨髓炎破坏颅骨内板,额窦炎破坏额窦的后壁,中耳炎和乳突炎破坏岩骨的鼓室盖,岩骨尖或乙状窦部的骨质等均可引起各相应部位的硬脑膜外脓肿。
2、血行感染
如头面部的感染,细菌可通过颅骨导静脉进入颅内而发生硬脑膜外脓肿。也可由全身各处的感染或败血症等,导致细菌经血行播散而引起,但均较为少见。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急诊指征:
1、持续高热、寒战。
2、急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3、颈项强直、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
4、癫痫发作、瘫痪、言语视听功能障碍。
5、近期头部外伤史、手术史,疑似感染。
6、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忌烟、忌酒。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具体表现为哪里不舒服?
2、您是否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近期有加重吗?
2、您既往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治疗的?
4、您近期是否有过耳部或鼻部的流脓症状?
5、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前是否有过颅脑的外伤?
6、您在出现这些不适前是否患过鼻窦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
7、您的家属中有患过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的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然后可能建议患者做X线、CT或脑血管造影等检查,以明确病因,确定病变部位;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可做血常规及脑脊液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主要检查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意识是否清楚,有无感觉障碍或反射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患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多无明显的改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
X线平片可显示病变局部骨质改变,有助于诊断。
2、CT扫描
CT扫描可确诊硬脑膜外脓肿,显示颅板下梭形低密度或稍低密度病变,界清。
3、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可显示局部脑表面的无血管区。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鼻窦炎
鼻窦炎是指鼻腔内致病菌感染后继发鼻窦的化脓性炎症,为一种鼻科常见多发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多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鼻窦炎以鼻塞、流脓涕、头痛为主要特征,可伴有轻重不一的嗅觉障碍。一般根据患者典型症状和体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鼻内镜检查、鼻窦X线及CT检查等,即可作出诊断。
2、中耳炎
中耳炎是耳部最常见的炎性病变。病变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好发于儿童,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则可能导致中耳结构破坏及功能受损,引起听力下降,严重者可致耳聋。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3、颅骨骨髓炎
化脓性颅骨骨髓炎系因颅脑的开放性损伤感染或头皮、中耳、副鼻窦等处感染侵犯颅骨所致,血源性感染者少见。该病有急有缓,急性期多为毒力较强的致病菌所致,可呈暴发型,起病急骤,病人可突然出现高热、寒战、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如精神萎靡、周身酸痛、乏力、嗜睡等)。通常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抗生素应尽早使用,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少感染再次复发。开始宜用广谱抗生素;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出来后,再酌情选用敏感抗生素。对于手术的患者一般在术前就开始应用,直到术后感染完全控制。
2、手术治疗
(1)钻颅引流术:主要目的是通过引流引出脓液,使患者的脓肿减小,同时引流出的脓液还可进行细菌培养,以便于选出敏感抗生素。
(2)感染灶清除术:对于颅骨骨髓炎所致的脓肿,应彻底清除有感染病灶的颅骨,尤其是死骨以及外伤后的碎骨片及异物,必须一并清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