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硬脑膜下脓肿症状概述: 硬脑膜下脓肿(subdural abscess)是指颅内发生化脓...
养生
症状名称: 硬脑膜下脓肿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subdural abscess
主要病因: 颅内感染
常见症状: 畏寒、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昏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脑血管造影、颅脑CT、MRI、脑脊液检查
发病部位: 颅脑、头部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1、原发感染灶症状
多较明显,即使慢性病灶,也多有急性发作的表现。
2、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与颅内压增高症状及脑膜刺激症状并存。病人常表现为头痛、畏寒、发热、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
3、局灶定位症状
因脓腔累及脑皮质功能区及大脑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等原因,可引起局限癫痫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偏瘫、失语等症状,严重者可继发脑疝。少数病人由于身体抵抗力强,细菌毒力低,临床上可呈亚急性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直接感染
邻近化脓性病灶,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尤其额窦)、颅骨骨髓炎等直接蔓延而致。
2、静脉逆行感染
面部三角区及头皮感染经入颅静脉及导静脉等逆行感染。
3、血行感染
是由败血症或菌血症血行播散所致,更少见。
4、外伤或开颅术开放性颅脑外伤和开颅术后,继发引起的感染,如硬脑膜下血肿术后,脑脓肿破溃入硬膜下腔。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急诊指征:
1、持续高热、寒战。
2、急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3、颈项强直、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
4、癫痫发作、瘫痪、言语视听功能障碍。
5、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检查前应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忌烟忌酒。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不适?近期有加重吗?
2、您是否有畏寒、高热、头痛等症状?您最开始出现的症状是什么?
3、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前是否有过头部的外伤?
4、您是否是在鼻部或耳部的感染后出现的这些症状?
5、您之前做过头部的手术吗?
6、您既往有过鼻窦炎、中耳乳突炎等病史吗?
7、您的家属中有和您症状相似的患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这些不适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患者若有白细胞升高的情况,可能存在感染。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可见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总数增多。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扫描
CT典型表现为大脑凸面有新月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病灶,其靠近脑实质一面的包膜可增强,少数慢性病例的包膜可发生钙化。CT同时可显示脑水肿、脑脓肿和脑受压情况等。
2、颅脑MRI(核磁共振) 扫描
脓肿在T1像上其信号低于脑实质而高于脑脊液,T2像上则相反,信号高于脑实质而略低于脑脊液,呈新月形,偶为梭形,其内缘不出现低信号的弧形带。冠状面图像可了解脑底部是否积脓,病灶邻近脑组织可显示脑水肿的信号。
3、脑血管造影
显示大脑前动脉末端向同侧移位,平行地稍偏离中线。双侧大脑前动脉同时显影,则见两侧终末端之间有距离。若脓液位于大脑凸面则可显示脑表面半月形无血管区。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与脑脓肿相鉴别
脑脓肿是一种感染性的疾病,常见于颅外感染、开放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感染,根据来源可分为直接来自邻近化脓性病灶的脑脓肿、血源性脑脓肿、创伤性脑脓肿、医源性脑脓肿和隐源性脑脓肿,它可以散及各个部位,但以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最为多见。脑脓肿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颅内压增高等症,与硬脑膜下脓肿的鉴别较困难,需借助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确诊。
2、与硬脑膜下血肿相鉴别
硬脑膜下血肿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40%,多属于急性或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在CT扫描血管造影上与硬膜下脓肿有相似的征象,可通过病史、周围血象及脑脊液常规化验鉴别之。
3、与硬脑膜外脓肿相鉴别
一般说来,脑膜外脓肿症状轻,CT扫描病灶局限,呈梭形,增强扫描脓肿内缘的强化带显著。脓肿内缘在MRI T1或T2像上均为低信号的弧形环带。而硬脑膜下脓肿症状重、CT扫描病灶范围较广泛,覆盖于大脑半球表面,常向大脑纵裂延伸,增强扫描脓肿内缘的强化带纤细,呈新月形,MRI图像不出现低信号的环带,鉴别并不难。但当硬脑膜外脓肿位于一侧大脑半球表面而硬脑膜下积脓较局限时,鉴别就会发生困难。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体质差者应加强支持疗法,增强机体抵抗力,调整饮食结构,口服或鼻饲要素饮食,加强营养。同时可静脉滴注白蛋白、血浆、氨基酸、脂肪乳。
2、药物治疗
选用广谱抗生素或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进一步扩散;颅内压高者应用脱水、利尿剂降颅压;体温高者应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有条件者可应用冰帽,待温度恢复正常后可停用。有癫痫者可应用抗癫痫药物。
3、手术治疗
要求紧急开颅清除脓肿,手术可以是多孔引流或大骨瓣切除后引流。由于脓液易积聚在脑沟或脑裂内以及炎症引起硬脑膜下腔内粘连,因此单纯多孔引流难以彻底清除脓肿,特别是多房脓肿、大脑镰旁和颅后窝脓肿。手术宜以脓肿最厚处为中心做骨瓣开颅并摒弃骨瓣,尽可能多地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以及近硬脑膜的一层包膜,与脑皮质粘连的包膜不要勉强切除。硬脑膜敞开,术后脓腔内放导管或引流物,便于术后引流和抗生素液冲洗,一般在术后7天内拔除。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