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孕期腹泻症状概述: 孕期腹泻是指女性妊娠后,每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量增加,便稀,不成形,...
养生
症状名称: 孕期腹泻
症状概述:
孕期腹泻是指女性妊娠后,每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量增加,便稀,不成形,伴有肠鸣或腹痛等。引起孕期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自身原因、肠道感染、饮食因素、其他疾病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肠道感染、食物中毒。轻症单纯性腹泻,一般服止泻药即可治愈;重症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对妊娠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主要由自身原因、肠道感染、饮食因素、其他疾病等所致
常见症状: 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呈水样便、腹痛、里急后重感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培养、血常规、血生化、血培养、血胃肠激素或多肽测定、超声检查
发病部位: 胃、肠
就诊科室: 产科、消化内科、急诊科
重要提醒: 孕期反复腹泻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孕妇一定不能忽视,应尽快到医院查明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不可自行用药。
流行病学:
孕期腹泻好发于有不洁饮食史的孕妇,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好发人群:
好发于有不洁饮食史的孕妇。
症状-典型表现:
1、排便次数改变
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急性腹泻每天排便数次甚至数十次。
2、粪便性质改变
粪质稀薄或呈水样便,便中亦可带黏液、脓血。
3、腹痛
患者常有腹痛表现,疼痛的部位及具体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小肠疾病所致的腹泻,疼痛常在脐周,便后腹痛缓解不明显;结肠病变所致的腹泻,疼痛多在下腹,便后疼痛常可缓解。
4、里急后重感
即肛门坠胀、便意频繁、排便不尽的感觉。
5、其他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呕吐等表现。
症状-伴随症状:
腹泻的病因不同,其伴随症状也有所差异。
1、伴发热者,可见于急性肠道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全身感染性疾病及炎症性肠病等。
2、伴皮疹或皮下出血者,常见于伤寒、副伤寒、败血症、过敏性紫癜。
3、伴关节痛或关节肿胀者,常见于肠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原因-总述:
引起孕期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自身原因、肠道感染、饮食因素和其他疾病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肠道感染、食物中毒。
原因-症状起因:
1、自身原因
由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胃排空时间延长,小肠蠕动减弱,使孕妇极易受外界影响而出现腹泻。
2、肠道感染
孕期腹泻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肠道感染,致病微生物有沙门菌、痢疾杆菌、病毒及原虫等。
3、饮食因素
不良的饮食习惯,或食用粗糙、变质食物,以及海鲜等食物过敏等均可造成腹泻。先天性或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孕妇,可由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夏天腹泻常由食物中毒所引起。
4、疾病因素
(1)胃部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晚期胃癌等,因胃酸减少或缺乏而引起腹泻。
(2)肠道非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放射性肠炎、缺血性肠炎、结肠憩室炎、结肠多发性息肉、肠道恶性肿瘤等皆可引起腹泻。
(3)胰腺、肝胆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因胰腺外分泌不足,慢性肝病、胆石症因胆汁排出减少,均可致肠腔内存留大量未消化的溶质而引起高渗性腹泻;肝硬化、肝静脉阻塞等可引起门脉高压症,因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而致腹泻。
(4)内分泌及其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血管活性肠肽(VIP)瘤、胃泌素瘤等也可引起腹泻。
(5)其他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神经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等,也可能导致腹泻的发生。
5、其他
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腹泻。
原因-常见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晚期胃癌、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放射性肠炎、缺血性肠炎、结肠憩室炎、结肠多发性息肉、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胆石症、肝硬化、肝静脉阻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血管活性肠肽瘤、胃泌素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肠易激综合征、过敏性紫癜
就医-急诊指征:
1、短期内频繁大量水样腹泻、呕吐、焦虑、眼窝凹陷、精神萎靡、极度虚脱或昏迷。
2、多人同餐,同时出现急性上吐下泻。
3、伴高热、寒战、皮疹或皮下出血。
4、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孕期长期反复发作腹泻;
2、伴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表现;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稳定者,可前往产科或消化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腹泻的?
2、您怀孕多长时间了?
3、您平均每天大便几次?
4、您的大便是什么样子的?便中带血吗?
5、除了腹泻外,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6、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7、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8、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9、您患有胃肠道方面的疾病吗?
10、您有对什么过敏吗?
11、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12、最近有吃生冷、不干净的食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腹泻?
2、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这些药物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吗?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产妇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便稀、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医生问诊完成后,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接下来,可能会让患者做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培养、血常规、血生化、血培养、血胃肠激素或多肽测定、超声检查等,以寻找或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包括生命体征、脱水、营养、贫血情况以及皮肤有无潮红、出血,淋巴结有无肿大等。
2、腹部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患者腹部外形,通过触诊判断有无腹部肿块、压痛等,通过听诊判断肠鸣音有无异常。
3、直肠指检
对于慢性腹泻伴大便出血者尤为重要,孕妇一定要放松,配合医生检查,医生会动作十分轻柔,在确定不会对孕妇及胎儿造成危险的情况下进行。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
取患者的粪便置于显微镜下进行检查,观察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等,并判断是否存在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粪便培养
对确定腹泻病原体有重要意义,单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血常规检查
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多,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
4、血生化检查
对腹泻较重的患者,医生会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5、血培养
对细菌性痢疾,以及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6、血胃肠激素或多肽测定
对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引起的分泌性腹泻,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了解有无肝胆胰疾病,有助于诊断。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检查对孕妇和胎儿一般不会有危害,可以放心进行此项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在诊断腹泻时,常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患者在出现腹泻前是否有过不洁饮食等,并了解腹泻出现的时间、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等,随后根据患者的病史和典型症状推测病因,最后结合相关检查一般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与大便失禁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大便失禁:腹泻需要与大便失禁区别,后者也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但每日粪便总量并不增加,为不自主排便,一般由支配肛门直肠的神经肌肉性疾病或盆底疾病所致,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一般可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孕期腹泻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适当补液,同时密切观察胎儿的情况是否良好,有无早产或流产的征兆。医生会选择对母婴都较为安全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也可服用一些微生态制剂。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
孕妇使用治疗腹泻的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时,应格外小心,氨基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甲硝唑等,虽对感染性腹泻有效,但因为对胎儿有致畸作用或潜在风险,都不能使用。医生通常会选择青霉素类(如氨苄青霉素)或先锋霉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对母婴均较安全。
2、微生态制剂
如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双歧杆菌胶囊等,可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肠功能紊乱。
3、止泻剂
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腹泻的病理生理特点,酌情给予止泻药,如具有收敛、吸收、保护黏膜作用的蒙脱石散。
治疗-相关药物:
氨苄青霉素、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双歧杆菌胶囊、蒙脱石散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孕期腹泻的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预计治疗费用:
孕期腹泻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如果不接受及时、正规的治疗,孕妇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还可导致流产、早产等。
预后-危害性:
严重的腹泻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对机体产生严重损害,如不及时抢救,还可能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及时接受合理治疗,一般都能治愈。
预后-复发性:
如果原发病治疗不彻底、日常不注意饮食卫生等,有可能再次出现腹泻。
日常-护理原则:
孕期应注意个人卫生,同时做好腹部保暖。并遵医嘱监测病情,发现异常者需及时就医。
日常-用药护理:
切不可自行服药,若有必要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遵守医嘱服用,如有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开空调。
2、注意环境卫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3、及时更换衣裤、床单、被套,保持床褥、衣服清洁。便盆清洗干净后,置于易取处。
4、每次排便后应用软纸轻擦肛门,温水清洗,并在肛门周围涂油膏以保护局部皮肤。
饮食-饮食调理:
孕期腹泻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调理,平时注意食物卫生,不要吃过期、未熟、不干净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饮食-饮食建议:
1、每顿饭要定时、定量。
2、清淡饮食,多喝温水。
3、少食多餐,建议吃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4、严重腹泻者可暂时禁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5、腹泻基本停止后,可食用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如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等。还应适当限制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6、注意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补充,如鲜橙汁、番茄汁、菜汤等。
饮食-饮食禁忌:
1、暂时不吃含乳糖类食物,以排除因食用含乳糖食物导致的腹泻。
2、避免吃一些容易胀气的食物,如番薯、豆类、萝卜等。
3、禁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4、忌肥肉、坚硬、生冷瓜果以及含油脂多的点心等。
5、避免烟酒及浓茶。
预防-预防措施:
孕期腹泻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妥善存放食物
食物要在安全温度下(10℃以下或60℃以上)妥善储存,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存放后的熟食要加热后再食用。生、熟食物要分开放,用具也要分开使用。
2、食物要熟透
食物加热过程,也是细菌、病菌被解体的过程。海产品、肉类加工时,要彻底加热至70℃以上才能杀灭致病菌。用微波炉加热的食物,中心温度够热才可以进食,因为微波炉本身没有杀菌能力。
3、不吃冰冷食物
冰冷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发生痉挛,导致孕妇腹痛、腹泻。
4、不吃饭店凉菜
饭店的生冷菜品很难保证洁净,尽量不吃。此外,饭店的海鲜、生鱼和寿司等也不建议食用。
5、生吃食物要洗净
用小苏打水清洗、浸泡生吃的瓜果蔬菜,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洗涤方法。
6、家居消毒
为了防止腹泻,除了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外,还应给家庭用品(如餐具、毛巾、衣物、马桶、水龙头开关等)进行定期消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