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孕期失眠症状概述: 孕期失眠是指无法长时间保持睡眠状态或根本无法入睡而致睡眠不足的情况。...
养生
症状名称: 孕期失眠
症状概述:
孕期失眠是指无法长时间保持睡眠状态或根本无法入睡而致睡眠不足的情况。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腿部抽筋、尿频、情绪起伏大等因素,孕妇的身心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影响孕妇的睡眠质量,容易出现失眠的现象,进而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发育。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主要包括激素水平、躯体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常见症状: 入睡困难、睡中惊醒、疲劳、反应迟缓、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多导睡眠图、脑电图、精神量表测评、血常规、尿常规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产科、精神心理科
重要提醒: 经常失眠的孕妇应及时寻求家人、医生的帮助,避免引发严重心理障碍。
流行病学:
孕期失眠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也无特定好发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好发人群:
无特定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入睡困难
躺到床上很久也无法入睡,入睡潜伏期超过30min。
2、睡眠维持障碍
整夜觉醒次数≥2次。
3、早醒
患者可早醒,且醒后无法再入睡。
4、睡眠质量下降
表现为睡眠不深、多梦,睡醒后仍感没精神。
5、睡眠时间减少
睡眠时间明显减少,通常少于6.5h。
症状-伴随症状:
1、头痛,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判断力下降。
2、疲倦乏力,无精打采,腰膝酸软。
3、耳鸣、耳聋,视物模糊。
4、不思饮食,脘腹胀痛,口中无味。
5、心慌气短,神情紧张,胆怯恐惧,遇事易惊。
原因-总述:
孕期失眠的原因主要包括激素水平、躯体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怀孕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巨大变化,这是导致孕期失眠的最常见原因。
原因-症状起因:
1、激素水平
怀孕期间,激素分泌变化过大,可造成身体不能适应,从而引起失眠。
2、躯体因素
孕期会有各种不适,如恶心,呕吐,头晕,腰、背、胸、腹等疼痛,孕中晚期易出现腿抽筋、尿频等,使孕妇难以入睡。
3、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也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孕妇在怀孕期间容易出现情绪紧张、心情抑郁、思虑过多、生气愤怒等均能引起失眠。
4、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不佳,如居室矮小,温度不合适(过冷或过热),环境噪声太大及光线过强均会干扰睡眠。或者睡眠环境发生改变,部分孕妇也会不适应,从而影响睡眠。此外,睡前精神过于亢奋以及刺激性食物也会加重失眠。
原因-常见疾病:
抑郁症、焦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怀孕期间长期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和质量均较差。
2、伴头痛,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判断力下降,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等社会活动。
3、伴耳鸣、耳聋、眼花、心悸等严重躯体症状。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的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孕妇可去产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过一些药物,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失眠的?是间断出现还是持续出现?
2、您是在睡眠过程中经常醒,还是难以入睡、根本就睡不着?
3、您是否还有疲倦、乏力、头痛等其他不适?
4、您以前有过失眠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平时情绪怎么样,是否存在焦虑、抑郁?
6、您夜尿次数多吗?是否经常腿抽筋?
7、您还有其他疾病吗?
8、您出现失眠以后,是否进行过治疗?用的什么治疗方法?
9、您是否经常熬夜工作或学习?
10、您平时喜欢喝酒或咖啡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导致我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吗?
3、我的失眠严重吗?是否需要住院?
4、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能治好吗?治好以后还会出现失眠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平时我该注意哪些问题?
8、怀孕期间能吃药吗?会不会影响胎儿?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孕妇反复出现失眠,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精神状况。然后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做多导睡眠图、脑电图、精神量表测评等检查;必要时可做血、尿常规等检查,排除身体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及神经系统查体,了解患者的精神状况、意识状态、表情、感觉功能、反射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排除贫血、感染、肾脏或尿道感染等身体其他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1、多导睡眠图
可全面评估患者的睡眠结构、睡眠中呼吸暂停、低氧情况及心电和血压的变化等,为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提供依据。
2、精神量表测评
可以对患者情绪、睡眠等作出评估,是精神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
3、脑电图
是了解失眠的重要方法,应用脑电图进行睡眠过程监测,可发现睡眠时异常的脑电活动。
诊断-诊断原则:
孕期失眠的诊断主要根据孕妇自己的陈述。大多数研究显示,尽管患者主诉失眠,但实际睡眠时间多在正常范围。当对失眠的性质和程度有疑问时,进行睡眠脑电描记会有助于判断。
诊断-鉴别诊断:
神经衰弱:和失眠类似,都会出现长期慢性的失眠、记忆力减退、工作学习效率降低、疲乏等表现,生活中常将失眠症误诊为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与失眠关键的区别是前者主要表现为衰弱症状:精神容易兴奋和疲劳,脑力减退和体力疲乏,伴有各种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病程多迁延,症状时轻时重,每次病情波动常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失眠重要的是对睡眠的过分关注,失眠症患者往往在就寝之前就开始担心自己能否入睡,并且开始关注自己的睡眠,因此很难放松进入自然的睡眠状态。通过详细的病史、神经检查可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医生首先会积极查找引起孕期失眠的原因,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一般治疗等。值得注意的是,孕期最好不要使用药物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保持心平气和
适当外出散步,多与家人沟通,保持平稳的心态。心烦气躁时,不妨听听音乐,阅读一本轻松的小说,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控制饮食
即便食欲很好,也要适当控制,因为睡前吃太多容易造成身体负担,睡眠也会跟着出问题。另外,咖啡、茶、油炸食物也要减少摄入。睡前少喝水,避免频繁上厕所,影响睡眠质量。
3、调整睡姿及补钙
如果患者在睡眠中经常抽筋,不妨调整一下睡姿,尽可能采取左侧卧姿势入睡,并注意下肢的保暖,还要注意是否有缺钙的情况,及时补充钙质。
治疗-药物治疗:
妊娠期间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孕期失眠的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预计治疗费用:
孕期失眠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其他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改变失眠患者的不良认知和行为因素,增强患者自我控制失眠症的信心。心理和行为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1、睡眠卫生
找出失眠患者不良的生活与睡眠习惯,从而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2、认知治疗
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对于睡眠的错误认知,以及对失眠问题的非理性信念与态度,使患者重新树立起关于睡眠的积极、合理的观念,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3、睡眠限制
通过睡眠限制缩短了夜间睡眠的卧床时间,增加了睡眠的连续性,直接提高了睡眠效率,并且通过禁止日间小睡,增加夜晚的睡眠驱动力。
4、松弛疗法
放松治疗可以降低失眠患者睡眠时的紧张与过度警觉,从而促进患者入睡,减少夜间觉醒,提高睡眠质量。该疗法适合夜间频繁觉醒的失眠患者。
5、音乐疗法
轻柔舒缓的音乐可以使患者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焦虑情绪和应激反应得到缓解,也有将患者的注意力从难以入眠的压力中分散出来的作用,从而改善睡眠。
6、催眠疗法
可以增加患者放松的深度,并通过放松和想象的方法,减少过度担忧以及交感神经兴奋。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孕期失眠若得不到及时解决,随着情况的加重,不仅会影响到孕妇自身的抵抗力,还会加重不良情绪,时间久了,可能会间接影响到腹中胎儿的健康。
预后-治愈性:
通过积极治疗,一般可治愈。
日常-护理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多与亲人、朋友沟通,放松心情,不要过多担忧,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
日常-心理护理:
家属应多与孕妇沟通,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避免孕妇压力过大。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给孕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的安静、整洁,经常通风换气。
2、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
3、保证生活习惯的健康性,维持正常的生物钟。
4、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如散步等,以增强体质。
饮食-饮食调理:
失眠的孕妇应注意合理饮食,不要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饮食-饮食建议: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素的供给。可选择低脂、易消化、含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如鱼类、去皮鸡肉、瘦肉、蛋类等。
2、烹调尽量选择清淡的蒸、煮、炖、炒等,不要用煎、炸等多油的方式,也不要吃得过饱。
3、补钙补镁,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缺钙会影响大脑神经元的正常代谢,引起神经兴奋性增加,致使患者无法入睡。因此,每天睡前可以喝杯温牛奶助眠。
4、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鸡蛋、花生、核桃等,可改善脑神经营养供应不足,有助于睡眠。
饮食-饮食禁忌:
1、晚餐不可过饱,睡前不要吃东西,也不要喝大量的水,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睡眠。
2、少吃产气、胀气类食物,如豆类、土豆、洋葱、青椒、甜点、碳酸饮料等,以免影响正常的睡眠。
3、要少吃或不吃煎炸、熏烤、油腻的食物。
4、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及生洋葱等。
预防-预防措施:
1、学会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经常运动,少喝咖啡、茶等。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抑郁症或身体其他疾病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