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孕期牙龈肿痛症状概述: 孕期牙龈肿痛是指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炎、...
养生
症状名称: 孕期牙龈肿痛
症状概述:
孕期牙龈肿痛是指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加重,导致的牙龈肿痛。常见症状包括牙龈肿胀、牙齿根部疼痛、牙龈出血等,一般在分娩后可减轻或消退。但口腔内炎症或病灶含大量致病菌,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能会进入血液循环,严重时可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患者应积极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主要为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激素水平改变,口腔卫生不良所致
常见症状: 牙龈肿胀、牙齿根部疼痛、牙龈出血
检查项目: 口腔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
发病部位: 口腔
就诊科室: 产科、口腔科
重要提醒: 建议女性在怀孕前进行彻底的口腔检查,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以避免出现孕期牙龈肿痛。
流行病学:
孕期牙龈肿痛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也无特定好发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孕期牙龈肿痛好发于某一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怀孕前未患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女性,一般只是偶尔出现不太严重的牙齿根部疼痛、牙龈出血、牙龈肿胀。
2、怀孕前患有牙龈炎或牙周炎的女性,妊娠后炎症可加重,症状明显,牙龈可出现显著增生、肿胀、出血,甚至增生至肿瘤状,称为“妊娠期龈瘤”。
症状-伴随症状:
1、牙龈肿痛严重时可影响进食,部分患者会伴随口臭症状。
2、严重者还可伴随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原因-总述:
女性在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牙龈内毛细血管扩张、淤血,导致牙龈增厚及变软,加之平时口腔卫生不良,容易出现口腔局部炎症,导致牙龈肿痛。此外,若孕妇本身患有口腔疾病,也会增加其牙龈肿痛的风险。
原因-症状起因:
1、口腔疾病
孕妇若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容易出现牙龈肿痛,其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为牙周炎。牙周炎主要是由于牙龈上的炎症扩散到牙龈下,在牙龈下形成牙周袋,大量的牙菌斑附着在牙表面和牙缝,导致牙结石以及口腔中清洗不到的死角,流动性的病菌从而可侵袭牙龈。一旦在牙龈下形成牙周袋,牙龈的毛细血管会开始膨胀,使牙龈长时间处在充血的状态,引起牙龈肿痛。
2、激素水平
孕期由于内分泌系统改变,高浓度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会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使口腔菌群失调,从而增加孕妇口腔炎症的发生率。此外,由于妊娠期激素的变化,牙龈增厚变软,使食物易在牙袋内储存,致使局部感染,导致牙龈肿痛。
3、口腔卫生不良
孕妇平时不注重口腔卫生,食物碎屑堆积在牙齿基部周围的缝隙内,细菌便得以繁殖,导致牙龈肿痛。
原因-常见疾病:
龋齿、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
就医-门诊指征:
1、孕期出现牙龈肿胀、疼痛症状,持续不缓解。
2、伴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影响进食。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可到产科、口腔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保持口腔的清洁,吃完东西后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方便医生观察口腔情况。
3、就诊前不要吃辛辣食物,防止刺激糜烂面。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安排家属或朋友陪同就医。
6、可以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牙龈肿痛的?
2、您怀孕多长时间了?
3、您还有别的症状吗?如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等?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过去是否有过相应的治疗?哪种治疗最有效?
6、您是否患有牙周炎、龋齿等口腔疾病?
7、您平时饮食习惯如何?是否喜欢吃过烫或辛辣刺激性食物?
8、您平时口腔卫生怎么样?按时刷牙吗?定期到医院洗牙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牙龈肿痛?会不断加重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多长时间我会痊愈?会复发吗?
4、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吗?
5、平时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6、怀孕可以用药吗?如果需要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孕妇出现牙龈肿胀、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初步判断病情。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做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口腔临床检查,主要观察牙龈部位是否存在充血、肿胀、溃疡及其他异常,使用器械探查是否有出血、脓液、感染等,还可能检查患者的咬合关系是否正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检查白细胞计数是否存在异常,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如白细胞升高则提示感染。
2、凝血功能检查
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可以评估凝血功能有无异常,用于除外血液系统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是否患有龋齿、牙周炎等,再结合牙痛的发作频率及伴随症状等,以及体格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一般可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还应鉴别牙周炎、牙龈炎等。
诊断-鉴别诊断:
1、牙周炎
牙周炎患者的牙龈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如颜色鲜红或暗红,质地松软,伴有牙龈红肿、疼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出血、溢脓等症状。
2、牙龈炎
牙龈炎通常表现为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牙痛,牙龈发生颜色、外形以及质地的改变,龈沟的深度变深,探诊可引起牙龈出血,且龈沟内液体增多。
治疗-预计治疗:
病情轻者,首先可采取一般治疗;严重者,医生评估病情并确保安全后,可采用手术治疗,如洁治术(俗称洗牙)彻底清除牙石,控制菌斑。
治疗-一般治疗:
1、保持口腔清洁卫生,用柔软牙刷刷牙,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合理使用牙线或牙签。
2、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用淡盐水漱口,有助于抑制口腔细菌,消除炎症。
治疗-药物治疗:
孕妇一般不宜用药,如果孕期发生感染,则主要是局部用药,用3%的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局部交替冲洗,之后用2%碘甘油涂搽,饭后可用稀释的过氧化氢漱口。
治疗-相关药物:
过氧化氢、碘甘油
治疗-手术治疗:
1、可分期行超声牙周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
(1)牙周洁治术:是使用洁治器械除去牙石和菌斑,并磨光牙面,防止菌斑和牙石再次沉积,是治疗牙周病的重要疗法。
(2)龈下刮治术: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
2、发生牙龈增生者,则需施行牙龈成形术,即切除部分牙龈,恢复牙龈生理外形。
治疗-治疗周期:
孕期牙龈肿痛的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预计治疗费用:
孕期牙龈肿痛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孕期牙龈肿痛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改善症状。
预后-危害性: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感染、炎症扩散,导致病情加重。
预后-治愈性:
通过积极治疗,一般可缓解症状。
日常-护理原则:
经过治疗,患者牙龈肿痛症状消除,牙龈形态恢复后,为保持和巩固疗效,必须坚持每天认真和合理刷牙,彻底清除牙菌斑。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每次饭后30分钟或者睡前用软牙刷刷牙。
2、饭后漱口,选用合适的漱口液,或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漱口液。
3、合理使用牙线,去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4、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抵抗力。
饮食-饮食调理:
孕期牙龈肿痛可能会影响进食,患者平时应注意保证饮食清淡和均衡,并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
饮食-饮食建议:
1、补充钙、磷、维生素C与D,建议多吃鸡蛋、大豆、番茄等,以维持口腔尤其是牙齿的正常代谢与健康。
2、缺乏氟易导致龋齿,可适当多吃含氟的食物,如鱼、虾、海带及海蜇等。
3、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饮食-饮食禁忌:
1、避免坚硬、酸、冷的食物。
2、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3、不要抽烟、喝酒。
预防-预防措施:
1、合理饮食,避免进食过多可能引起牙痛的食物,如辛辣刺激、坚硬食物等。
2、保持口腔卫生,坚持科学刷牙,用刷毛柔软的牙刷刷牙,减少口腔刺激,避免使用刺激性牙膏或漱口水。
3、怀孕前及时治疗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