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肢端缺血症状概述: 肢端缺血是动脉痉挛性或狭窄闭塞性等多种血管性或非血管性疾病共同表现的...
养生
症状名称: 肢端缺血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局部血流障碍
常见症状: 肢端发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异样感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测、血沉检查、动脉造影、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心电图检查、踝肱指数、皮肤测温、冷水试验
发病部位: 足部、上肢、下肢、手部
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症状-典型表现:
肢端缺血主要表现为肢端发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异样感觉脉搏减弱或消失等症状。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局部血流障碍
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动脉栓塞、糖尿病足等。
2、心肺疾病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右房室瓣疾患等。
3、胶原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症、皮肌炎、结节性动脉炎等。
4、血液病
冷球蛋白血症、冷凝集素综合征等。
5、外伤
各种肢体刺伤、烧伤等创伤导致血管受损或断裂,可影响血液供应,引起缺血。
原因-常见疾病:
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动脉栓塞、糖尿病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症、皮肌炎、结节性动脉炎、冷球蛋白血症、冷凝集素综合征、外伤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手足发冷,指(趾)端颜色苍白,之后可青紫;
2、肢体疼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
3、发生肢端坏疽或溃疡;
4、间歇性跛行;
5、肢体动脉搏动减弱;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检查前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
2、患者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不适症状?近期有加重吗?
2、您是否有肢端发冷、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
3、除了上述症状以外您还其他不适吗,如情绪激动时出现手指刺痛、发凉等症状?
4、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前受过什么外伤吗?
5、您既往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您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栓塞等疾病吗?
7、您的家属中有人患有糖尿病吗?
8、您是从事于什么工作的?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适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肢体皮肤颜色和温度的改变,以及是否存在因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各肢端营养障碍征象,是否有肢体萎缩。
2、触诊
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胭动脉、尺桡动脉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必要时反复检查,并进行两侧对比。
3、听诊
心脏听诊和颈部、腹部大血管区域的听诊,以判断心脏、血管是否存在病变。于颈部或腹部听到持续性吹风性血管杂音,是诊断大动脉炎最可靠的体征。
4、其他
肢体抬高试验可协助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行走试验根据肌肉酸痛、疲劳及紧固感出现的部位及时间,可初步提示病变的部位及严重度。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检查有无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判断有无感染迹象。
2、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
3、肾功能检查
通过肾功能检查查看患者的肾脏有无炎症及其他异常。
4、血脂检查
有助于动脉硬化相关疾病的诊断。
5、血糖检测
有助于确诊糖尿病。
6、血沉
若增快多提示大动脉炎等疾病处于活动期。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动脉造影
可了解患肢动脉的阻塞部位、范围和程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
2、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
可直接检出血管的狭窄程度和动脉粥样斑块的病变状况。
3、CTA或MRA检查
可通过CTA或MRA检查了解栓塞部位、栓子形态,下游远侧动脉是否通畅、侧支循环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1、皮肤测温
患肢皮肤温度减低有利于肢端缺血的诊断。
2、心电图
可初步了解有无心脏病变。
3、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正常时压迫甲床或趾跖侧(指掌侧)软组织松开后颜色立即恢复,如果颜色恢复>2秒应考虑为有缺血。
4、踝肱指数
低于正常,提示肢端缺血。间歇性跛行的患者踝/肱指数多在0.35~0.9之间,而静息痛的患者踝肱指数常低于0.4。
5、冷水试验
将手指或足趾置于4摄氏度的冷水中一分钟,可诱发手指(足趾)苍白、发紫,然后变为潮红等表现,有助于雷诺综合征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缺血表现及伴发症状,结合相关检查一般不难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常需要排查患者是否有动脉硬化闭塞症、雷诺病、急性动脉栓塞、大动脉炎、糖尿病足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出现肢体缺血表现。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患肢发凉,皮肤苍白,动脉搏动减弱;中期症状加重,出现静息痛和皮肤营养障碍,皮肤发绀,动脉搏动消失;晚期发生肢端坏疽或溃疡。
2、雷诺病
在受凉或紧张时引起肢端动脉痉挛,导致突然手足发冷、指(趾)端颜色苍白,继而变紫。外界刺激结束后10~15分钟,血管痉挛恢复,指(趾)端颜色变为正常,呈红色或斑点样杂色。
3、急性动脉栓塞
急性动脉栓塞是来源于心脏、近端动脉壁或其他部位的栓子,随血流进入远端肢体小血管内,引起血管栓塞,导致肢体出现缺血性坏死。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4、大动脉炎
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肺动脉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可引起不同部位动脉狭窄、闭塞。头臂动脉病变时可导致脑部和上肢缺血,出现反复昏厥、抽搐、失语、昏迷、上肢无力、发凉、酸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缩等症状。
5、糖尿病足
以老年肥胖人最为多见,有糖尿病史,常伴动脉硬化,可引起肢端缺血,出现肢体冰冷,间歇性跛行,麻木,疼痛和皮色改变。出现感染时,可导致足部出现溃疡、坏疽,严重时需要截肢。
治疗-预计治疗:
雷诺病、大动脉炎、糖尿病足是引起肢端缺血的常见原因,医生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会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一般原发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其症状也会有所缓解。
治疗-治疗方法:
1、雷诺病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减少肢体受凉,注意保暖,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过度紧张是减少发作的良好办法。可使用扩血管药物和钙离子拮抗剂来治疗血管痉挛,用B族维生素、小剂量甲状腺素调整自主神经。此外,某些中药制剂及光疗、直流电按摩等理疗方法,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根据情况进行交感神经切除术。
2、大动脉炎
活动期可使用激素或合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稳定期使用扩张血管及改善微循环药物,可降低血浆黏稠度,减低红细胞聚集,延长凝血时间,还可根据情况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抗高血压药物。必要时可进行介入性治疗或外科治疗。
3、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治疗内容包含血糖控制、血供评估及必要的血流重建、创面处理、减压、控制感染、清创或截肢。缺血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最常见的诱因。控制好血糖,积极治疗糖尿病,可有效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日常-护理原则:
1、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
2、病人需严格禁烟,注意患肢保暖,避免冷热刺激,夏季穿多孔透气凉鞋。
3、注意营养均衡,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