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昼盲症状概述: 昼盲(hemeralopia)表现为亮光视觉下降,而暗视觉相对保留,患者...
养生
症状名称: 昼盲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hemeralopia
其他名称: 昼盲症、昼盲眼
主要病因: 视锥细胞病变、屈光介质混浊、病理性瞳孔散大、轴性视神经炎
常见症状: 视物模糊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瞳孔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眼底镜检查、裂隙灯检查、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发病部位: 眼、头部
就诊科室: 眼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视锥细胞病变
如先天性视锥细胞功能不良。此外,眼部发育不良、黄斑变性等累及视锥细胞也可引起昼盲。
2、屈光介质混浊
如中心性角膜白斑、前后极或核性白内障,白昼强光下瞳孔收缩,影响中心视力。
3、病理性瞳孔散大
白昼强光下畏光、眩目导致视物不清。
4、轴性视神经炎
主要为视神经黄斑束病变。
原因-常见疾病:
先天性视锥细胞功能不良、中心性角膜白斑、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核性白内障、前极白内障、视神经黄斑束病变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在光线明亮的条件下视力较在暗光下更差;
2、伴有畏光、视物不清、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前注意休息,避免疲劳用眼,以防加重病情。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白日视物不清的?近期有加重吗?
2、您除了白日视物不清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如红绿色盲、复视?
3、您白日视物不清的症状是突然出现的?还是逐渐出现的?
4、您既往出现过白日视物不清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5、您在出现白日视物不清之前有过眼部的外伤吗?
6、您既往有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吗?
7、您的家属中有白内障患者吗?
8、您近期有没有过度暴露于紫外线照射?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白日视物不清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力检查
了解患者视力情况。;;
2、瞳孔检查
检查瞳孔可用弥散光或集合光线观察。应注意它的大小(双侧对比)、位置、形状、数目、边缘是否整齐和瞳孔的各种反应如何(包括直接、间接对光反射以及集合反应)。
检查-影像学检查:
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可了解网膜色素上皮有无萎缩、有无新生血管,有助于确诊黄斑变性及分型。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了解视网膜、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黄斑和视盘等结构。
检查-其他检查:
1、裂隙灯检查
了解角膜、晶状体是否有中心区混浊。
2、眼底镜检查
可了解黄斑、视网膜有无颜色改变、出血、玻璃膜疣,可初步诊断黄斑变性。
3、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能客观评估视功能,对视神经萎缩的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判定有重要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主要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主要与黄斑区长期慢性光损伤,脉络膜血管硬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老化有关。早期中心视力轻度损害,甚至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晚期中心视力严重损害,检查可发现中心暗点。
2、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指外侧膝状体以前的视神经纤维、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在各种病因下发生变性和传导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视盘呈灰白色或苍白。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对本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判定有重要意义。
3、核性白内障
核性白内障是指由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阳光与紫外线的影响、缺氧影响而产生的白内障。多见于老年人,主要症状是视力减退和视物模糊,并出现逐渐加重的视力下降问题。
治疗-预计治疗:
需明确病因,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病理性瞳孔散大可佩戴太阳镜改善;角膜或晶状体病变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
治疗-治疗方法:
1、因视网膜或视神经引起的昼盲,一般不易治愈。
2、因角膜或晶状体病变引起的昼盲,可采用手术治疗。
3、对于因病理性瞳孔散大患者,可采用戴太阳镜来缓解。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