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子宫内骨折症状概述: 子宫内骨折是指妊娠期母亲子宫或腹部受伤,间接伤及胎儿,或胎儿有某些...
养生
症状名称: 子宫内骨折
症状概述:
子宫内骨折是指妊娠期母亲子宫或腹部受伤,间接伤及胎儿,或胎儿有某些先天性疾患如脆骨症、先天性骨梅毒、软骨营养不良等,皆可发生胎儿子宫内骨折。新生儿出生后不久,骨折已伴有修复现象,如骨痂形成,也可考虑子宫内骨折。子宫内骨折多发生在下肢的胫腓骨,亦可发生于上肢骨。
主要病因: 遗传性病变、孕妇妊娠期间腹部外伤等
常见症状: 产检示胎儿骨折、胎儿出生即有骨折
检查项目: B型超声检查、X线检查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骨科、产科、新生儿科
好发人群:
臀位儿
症状-典型表现:
孕妇在进行产检时,可发现胎儿骨折部位姿势形态异常。由于胎儿骨折会使相应部位血供受到影响,有时产检可发现胎儿骨折部位明显肿大。刚出生的的小儿,宫内骨折后会有明显的肢体畸形、活动障碍等现象。
原因-总述:
导致子宫内骨折的原因有许多,可为孕妇孕期遭受外伤伤及胎儿,导致胎儿出现骨折。此外,胎儿自身疾病也可导致骨折的发生。
原因-症状起因:
1、胎儿疾病
成骨不全症(脆骨病)、先天性梅毒、软骨营养不良等。
2、外伤
孕妇妊娠期间腹部外伤。
原因-常见疾病:
成骨不全症、先天性梅毒、软骨营养不良等。
就医-急诊指征:
1、孕妇发生严重外伤,伴剧烈腹痛、大量出血;
2、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伴局部肢体畸形,触碰或活动时,婴儿因疼痛大声啼哭;
2、伴局部发红、肿胀,肌肉萎缩,活动障碍;
3、伴有小儿哭闹不止、发热、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等症状;
4、母亲有梅毒病史或怀孕期间有腹部外伤史;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孕期产检或新生儿检查时发现骨折情况,或新生儿伴有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诊治。
就医-就诊科室:
若病情危急,症状严重,应立刻于急诊科就诊治疗。若病情平稳,发现子宫内骨折情况时,可根据情况及时去产科、新生儿科就诊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孕妇注意个人安全,家属照顾婴儿时也要动作轻柔,避免磕碰等意外情况。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可能需要对患儿的骨折部位进行观察,婴儿着装最好宽松,便于医生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患儿的骨折情况是何时发现的?
2、除骨折,患儿是否还存在发热、呼吸困难等异常?
3、患儿是否患有成骨发育不全、先天性梅毒、软骨发育不良等疾病?
4、患儿出生后是否有过摔伤、碰伤等情况?
5、患儿及其兄弟姐妹等亲属中,是否有人存在先天性骨骼畸形等病变?
6、患儿是否还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黄疸等疾病?
7、母亲在怀孕期间有过摔倒、腹部外伤情况吗?
8、母亲是否患有梅毒?怀孕时是否进行过阻断治疗?
9、母亲在怀孕期间是否有定期产检?产检时有发现胎儿存在骨骼发育异常情况吗?
10、母亲在生产过程有过难产情况吗?
11、母亲或父亲有吸烟习惯吗?母亲怀孕期间有过吸烟或吸二手烟情况吗?
12、母亲怀孕期间有过大量饮酒情况吗?
13、母亲怀孕多久后孩子出生?孩子属于早产儿或过期产儿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孩子发生骨折的原因有哪些?
2、孩子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孩子现在需要做哪些检查?
4、孩子需要进行哪些治疗?要住院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会出现后遗症吗?
6、若手术治疗,日常要如何进行护理?
7、孩子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回家后要注意什么?
9、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孕妇孕期会定时定期进行B超等产科检查,评估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对于已经出生的新生儿,医生会对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评估机体的一般情况,同时辅以X线检查,观察骨的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检查新生儿是否存在骨骼畸形,排除难产所导致的骨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产前超声检查胎儿的骨骼系统可发现少数骨发育障碍性疾病。
2、X线检查
新生儿若出生后不久,X线片显示确无周身性骨骼疾病而有骨痂出现,提示子宫内骨折;如果X线片显示长骨骨干细长,使组成关节的骨端相对粗大,骨小梁稀少,骨干弯曲,凸侧皮质菲薄,凹侧相对增厚,髓腔相对变大,有囊性变,提示成骨不全症;X线片有多发、对称且广泛的骨软骨炎、骨膜炎、骨髓炎者,提示先天性骨梅毒;轻度扁平椎骨,椎弓根及椎弓根间距缩短,引起椎管狭窄,椎体后缘凹陷,提示软骨营养不良症。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子宫内骨折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B型超声检查、X线检查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在诊断时应与产伤性骨折相鉴别。如果出生后不久,骨折已伴有修复现象一有骨痂形成,皆可确定为子宫内骨折。
诊断-鉴别诊断:
1、与产伤性骨折鉴别
产伤性骨折又称新生儿骨折,是指分娩难产时,由产钳或用力牵拉造成的新生儿骨折。临床特点主要是骨折部位肿胀,不能主动活动,被动活动时因疼痛而啼哭,有时于骨折初期无症状,只有在2周后因骨痂形成而隆起才被发现。X线表现主要有骨折好发于颅骨、锁骨、股骨和肱骨等。颅骨骨折则表现为乒乓球压痕型骨折,即只有颅骨凹陷而无实际的骨折线;骨干骨折多为横形,折端可表现为程度较轻的重叠和成角畸形。骨折在2周以上的折端可见大量骨痂生长。
2、病因鉴别
(1)成骨不全症
有相关家族史,骨折大多为青枝型,移位少,疼痛轻,愈合快。严重者在子宫内或出生时,即发生多发性骨折,常只能存活较短时间。较轻者表现为蓝眼珠、钢盔样头颅、学步晚、肢体弯曲、矮小。骨质脆弱、易折断是最大的特点,尤以下肢股骨最为明显,有时一骨折刚愈,另一骨又发生骨折,但骨折后愈合正常。可有肌肉萎缩、关节松弛、牙齿发育不良、耳聋等表现。
(2)软骨营养不良
软骨营养不良是导致生长障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病因不明。反复感染、肺心病和呼吸困难是软骨营养不良的常见表现。病人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危险,但大多数病人无此表现。睡眠时的低氧血症是常见的。阻塞性肺疾病可在很小年龄开始。体格检查可发现呼吸模式浅快伴腹式呼吸。胸廓前后径减少。软骨营养不良病人从出生到7岁的特殊的胸围曲线有助于诊断。该病存在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组有扁桃腺肥大,第二组有肌性的上呼吸道阻塞和进行性脑积水,第三组有上呼吸道阻塞,无脑积水。脊柱后凸可在婴儿期就发生。
(3)先天性骨梅毒
临床表现除宫内骨折外,还可出现梅毒性皮疹及梅毒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肝、脾肿大。骨损害可有局部肿胀、压痛、肌肉萎缩,腰体下垂呈松弛状,被动活动时婴儿即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
治疗-预计治疗:
对于孕妇遭受创伤导致的宫内骨折,要注意孕妇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胎儿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分娩之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治疗-治疗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孕妇可能本身也会存在比较大的创伤,应该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治疗。对于胎儿在腹中发生骨折,一般并不能在子宫内进行相应处理,可以等胎儿分娩出以后,再根据骨折断端的情况、畸形情况等采取相应的矫形治疗。
预后-一般预后:
婴幼儿有良好的自我矫形能力,同时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的预后,恢复正常的功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