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宝塔花别名: 兰香草、山薄荷、独脚球、蓝花草、酒药草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药材分类: 植...
养生
药材名称: 宝塔花
别名: 兰香草、山薄荷、独脚球、蓝花草、酒药草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外用:捣烂敷;或绞汁涂;或煎水熏洗。
功效-化学成分:
1、全草含挥发油烯烃化合物,包括:α-侧柏烯、α-蒎烯、β-蒎烯、莰烯、对聚伞花素、β-罗勒烯、α-柏木烯、β-甜没药烯、δ-荜澄茄烯、γ-荜澄茄烯、香桧烯、β-月桂烯、α-松油烯、柠檬烯、β-水芹烯、α-异松油烯、α-荜澄茄油烯、β-丁香烯、左旋香橙烯及α-葎草烯等。还含重排松香酯、柳杉酚、incanosideA、B、C、D、E。
2、叶和幼茎中含酚酸:邻羟基桂皮酸、对羟基桂皮酸、阿魏酸、咖啡酸、绿原酸、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
功效-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兰香草素钠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伤寒、甲型和乙型副伤寒、铜绿假单胞、大肠、痢疾(福氏)等杆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浓度为杀菌,低浓度为抑菌。体内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使大多数动物免于死亡。
2、止咳作用:灌胃给予小鼠兰香草煎剂20g/kg,对氨水刺激引起的慢性气管炎咳嗽有止咳作用。
3、其他作用:兰香草粉末、提取物及涂膜剂能明显缩短猪、犬等动物的切口出血时间。涂膜剂对猪、犬、兔、鸡切口损伤有治疗作用。全草中分离出的苯乙素苷类成分兰香草苷C、D、E具有较强的二苯基苦味酰肼自由基清除活性和亚油酸氧化抑制活性。
功效-毒理作用:
30只小鼠皮下注射兰香草素钠4.0g/kg,4.5g/kg和5.0g/kg,3d内死亡1只,余者无异常表现;静注2.5g/kg,2.25g/kg,2.0g/kg和1.75g/kg,每组5只,死亡率分别为4/5,3/5,3/5及0/5,中毒症状为无力,呼吸困难,死于呼吸麻痹。家兔静注1.0g/kg或0.5g/kg未见异常,给药后排出的尿液,体外试验有抗菌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纲目拾遗》:“活血疏风,散瘀消肿。治一切跌打损伤,血瘀不散,捣汁服之,或以水、酒同煎;如风寒闭塞或痈疽初起,服之俱效。”
2、《岭南采药录》:“祛风散瘀,凡产后昏迷或瘀血作痛,以之煎服。”
3、《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伤风咳嗽。”
4、《湖南药物志》:“根:治腰痛,伤食腹泻。”
5、《广东中药》:“治月经不调腹痛,理跌打。”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上感,支气管炎:兰香草全草12-18g,车前草12g,甘草6g。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2、治慢性气管炎:兰香草全草40%,石韦40%,百部20%。共研细粉,炼蜜为丸。每服18-27g,每日3次,10d为1个疗程。(《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胃肠炎:兰香草全草30g,地榆9g。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4、治阴疽:鲜兰香草、两面针、算盘子各30g。水、酒各半炖服。(《福建药物志》)
5、治湿疹,荨麻疹:兰香草30g炖猪肉服;另取兰香草适量熏洗;再取其鲜品绞汁加雄黄外涂。(《福建药物志》)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7-10月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根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粗糙不平,有纵向裂纹和皱纹。枝略呈钝方形,表面灰褐色或棕紫色,密被毛茸。叶对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圆,边缘具粗锯齿,上面灰褐色至黑褐色,下面灰黄色并有黄色腺点,两面密生短柔毛;纸质,易碎。有时可见皱缩成团的花序或球形蒴果。有特异香气,味苦。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