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蟾头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凉毒性: 有毒药材分类: 动物中药材概述: 蟾头,中药材名。...
养生
药材名称: 蟾头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凉
毒性: 有毒
药材分类: 动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入丸、散。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小儿五疳,手足干瘦,腹胀筋起,鼻痒,昏沉多睡:蟾头二枚(涂酥炙焦黄),皂荚一分(先于厕中浸七日后,以水洗净,剔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青黛一分(细研),硫黄一分(细研),麝香半分(细研),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空心以粥饮下三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圣惠方》蟾头丸)
2、治小儿奶疳,体瘦烦热,毛发干痒,乳食减少:蟾头一枚(烧灰),蛇蜕皮灰一分,蝉壳一分(微炒,去足),麝香一钱,青黛半两,蜗牛子二七枚(炒微黄)。上药都细研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钱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蟾头散)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秋季捕捉,剁头,用细绳拴起阴干。
动物学信息-动物属种:
动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动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动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动物学信息-人工制造: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头部近三角形,其宽大于长或近等长。吻端圆,口大,近半圆形,闭合或略开一缝隙。口内无锄骨齿,上下颌亦无齿。吻棱显著,近吻端有小的圆形鼻孔1对。眼隆起或内陷,闭合或成窄缝。两侧眼后有一圆形鼓膜,棕褐色。背面灰褐色、绿褐色或黑褐色,较平滑;腹面色浅,呈黄绿色、棕黄色或棕红色,有突起的点状棕褐色或黑褐色斑点。质坚韧,不易破碎。气腥臭,味微咸,而有麻舌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