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蜂胶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脾、胃经药材分类: 动物中药材概述: 蜂胶,中药名。为蜜蜂...
养生
药材名称: 蜂胶
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脾、胃经
药材分类: 动物
中药材概述:
蜂胶,中药名。为蜜蜂科蜜蜂属动物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等用于修补蜂巢所分泌的黄褐色或黑褐色的黏性物质。具有润肤生肌,消炎止痛的功效。主治胃溃疡,口腔溃疡,宫颈糜烂,带状疱疹,牛皮屑,银屑病,皮肤裂痛,鸡眼,烧烫伤。
功效-功能:
润肤生肌,消炎止痛。
功效-主治:
胃溃疡,口腔溃疡,宫颈糜烂,带状疱疹,牛皮屑,银屑病,皮肤裂痛,鸡眼,烧烫伤。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制成片剂或醇浸液,1-2g。外用:制成酊剂或软膏涂敷。
功效-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功效-化学成分:
蜂胶含黄酮类,酚类,内酯,香豆素类,醛,酮,甾类化合物,还含有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A原和多种氨基酸、糖、多糖等,及必需元素34种。
功效-药理作用:
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镇静、麻醉及其他神经系统作用,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保肝、抗肿瘤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另外,蜂胶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蜂胶水醇性提取物能加速硫酸钡通过消化道,提示蜂胶能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有轻泻作用。
功效-毒理作用:
小鼠灌服蜂胶的急性LD50为6.3g/kg。小鼠腹腔注射蜂胶乙醇提取物最小致死量大于2g/kg,给犬、豚鼠、大鼠口服蜂胶10-15g/kg以及给兔每日口服蜂胶1g/kg,共3个月,均未见毒性反应。给小鼠口服生松黄烷酮1g/kg亦无毒性作用。静脉注射蜂胶乙醇提取物7-21天后,小鼠肝脏除见空泡变性、脂肪增多,个别细胞坏死和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外,心、肺、脾、肾和腹膜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肝脏病变在停药后2-4星期也恢复。
功效-相关论述:
1、《东北动物药》:“治恶性肿瘤和创伤有效。”
2、《中国动物药》:“溶解角质,杀菌,生肌,止痛。治鸡眼,胼胝,跖疣,寻常疣,足癣,痒疹,黄癣,湿疹,化脓性创伤,溃疡,烧伤,乳腺炎等。”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在暖和季节每隔10d左右开箱检查蜂群时刮取,刮取后紧捏成球形,包上一层蜡纸,放入塑料纸袋内,置凉爽处收藏。
动物学信息-动物属种:
蜜蜂科蜜蜂属动物中华蜜蜂等。
动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蜂群由工蜂、蜂王及雄蜂组成。工蜂全体被黄褐色毛。头略呈三角形。胸部3节。翅2对,膜质透明。足3对,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腹部圆锥状,有毒腺和螫针。腹下有蜡板4对,内有蜡腺,分泌蜡质。蜂王体最大,翅短小,腹部特长,生殖器发达,专营生殖产卵。雄蜂较工蜂稍大,头呈球形,尾无毒腺和螫针,足上无采贮花粉构造,腹无蜡板及蜡腺。
动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
动物学信息-人工制造:
蜜蜂属完全变态昆虫,在蜜源丰富、天气温暖、群势壮大的情况下,一个壮年的蜂王每昼夜可产卵2000-3000粒。分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两种,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受精卵产在蜂房中者发育成无生殖能力的工蜂,产在蜂王台基上者(后来由工蜂修成王台),并饲以营养丰富的蜂王浆就发育成为蜂王,一般在1个蜂群中只有1个。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本品为树脂状团块,黄褐色或灰褐色,具芳香气味,有黏性,低温下变硬、变脆,加热可熔化。易溶于丙酮、苯、20%氢氧化钠溶液及乙醇。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