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红石耳别名: 红石耳子、石耳子性味归经: 味微苦,性平,归胃经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养生
药材名称: 红石耳
别名: 红石耳子、石耳子
性味归经: 味微苦,性平,归胃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理气健胃,利水除胀。
功效-主治:
消化不良,脘腹胀痛,痢疾,疳积。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相关论述:
1、《陕西中草药》:“健胃消食,利水消胀,驱虫。主治消化不良,腹痛,痢疾,小儿疳积,痞块,蛔虫症,白带。”
2、《全国中草药汇编》:“理气止痛。”
3、《中国药用孢子植物》:“祛风湿。”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消化不良,胃腹胀痛:红石耳15g,太白米、太羌活各6g,桃耳七2.4g。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2、治痢疾腹痛,疳积:红石耳9g,朱砂七6g,太白米1.5g。水煎服,红白糖为引。(《陕西中草药》)
3、治小儿疳积,痞块,蛔虫症:红石耳6-15g。开水泡胀,用油菜炒后再加开水煎煮,连汤服。(《陕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附注:
黑石耳:表面暗褐色,里面黑褐色。白石耳:表面灰白色,里面黄褐色。功效均相似,作类同品入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季雨后或细雨天采收,晒干。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地衣体单叶状,不规则圆形,直径1-3(-6.5)cm,边缘瓣裂,有时有小穿孔。上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边缘色较深,平滑或有皱褶,中央脐外稍突起,下表面近脐周围呈橘红色、锈红色,边缘近于黑色,无或有少数假根。子囊盘圆形,黑色,密集在上表面。质脆,易碎。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