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黄鲴鱼别名: 黄骨鱼、黄姑子、黄尾刁、黄片、黄尾性味归经: 甘,温。归胃经毒性: 无毒药...
养生
药材名称: 黄鲴鱼
别名: 黄骨鱼、黄姑子、黄尾刁、黄片、黄尾
性味归经: 甘,温。归胃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动物
中药材概述:
黄鲴鱼,中药名。为鲤科动物黄尾鲴XenocyprisdavidiBleeker.的肉。具有温中止泻之功效。用于胃寒泄泻。
功效-功能:
温中止泻。
功效-主治:
用于胃寒泄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00-200g。
功效-注意事项:
不宜多服。
功效-相关论述:
1、《纲目》:“止胃寒泄泻。”
2、《中国药用动物志》:“温中止泻。”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胃寒脘痛、泛清水:黄鲴鱼1条,加葱、姜煮食。
2、脾胃虚寒泄泻:黄鲴鱼1条,生姜3片,山药50g,蒸食,每日一次,连服15天。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动物学信息-动物属种:
鲤科动物黄尾鲴。
动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黄尾鲴,体长侧扁,腹部圆,在肛门前有一短而不明显的腹棱,个体较银鲴厚。头尖,吻钝,口下位,横裂,下颌有较发达的角质缘。鳃耙47-51。下咽齿3行,长而侧扁,侧线鳞62(10-12)/(5-6-V)68。背鳍3,7。最后一根不分支鳍条为光滑的硬刺。臀鳍3,9-11。背部黑灰色,腹部及体侧下半部银白色,鳃盖后缘有一浅黄色斑条。尾鳍分叉,呈显著的黄色。
动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长江流域,甘肃、山西、河北、福建、山东,海南亦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