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檵木叶别名: 檵花叶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凉;归肝、胃、大肠经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
养生
药材名称: 檵木叶
别名: 檵花叶
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凉;归肝、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敷,煎水洗或含漱。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化学成分:
檵木叶含槲皮素和鞣质。另含没食子酸和黄酮类。
功效-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20%檵花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临床曾作为皮肤消毒剂。
2、心血管作用:含黄酮的注射剂,能增加猫冠状窦流量,降低心肌的氧利用率,心肌氧耗量相对降低;此外还能增加离体兔心的冠脉流量,并增强收缩。此等作用可能与所含槲皮素有关。对外周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
3、其他:所含鞣质等成分有止血作用,对子宫也有较强而持久的收缩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其叶捣烂敷刀刺伤,能止血。”
2、《湖南药物志》:“治中暑,喉痛,风热目痛。”
3、《湖北中草药志》:“清热利湿,收敛止血。用于痢疾,腹泻,消化道出血,湿疹,外伤出血等证。”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暑泻,痢疾:檵木茎叶21g。水煎服。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15g,调服。(《江西民间草药》)
2、治闪筋:鲜檵花叶一握,加烧酒捣烂,绞汁1杯。每日服1-2次。(《福建民间草药》)
3、治消化道出血:檵木叶、藕节、侧柏叶、花蕊石、血余炭各等量。研为细末。每服6g,每日3次,冷开水吞服。(《湖北中草药志》)
4、治外伤出血:鲜檵花叶一握,捣烂外敷。(《福建民间草药》)
5、治刀伤初起或感染溃烂者:初伤者用茶叶水洗,檵花嫩叶捣敷。若已化脓流黄水者,用此药30g,研为细末,调菜油涂上。(《贵州民间药物》)
6、治紫斑病:檵木鲜叶30g。捣烂,酌加开水擂取汁服。(江西《草药手册》)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摘,晒干。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细梢,筛去灰屑。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叶多皱缩卷曲,完整叶片展平后椭圆形或卵形,长1.5-3cm,宽1-2.5cm;先端锐尖,基部稍偏斜,全缘或有细锯齿;上面灰绿色或浅棕褐色,下面色较浅,两面疏被短茸毛;叶柄被棕色茸毛。气微,味涩、微苦。
以色绿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