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荆三棱别名: 三棱、泡三棱、黑三棱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毒性: 无毒《开...
养生
药材名称: 荆三棱
别名: 三棱、泡三棱、黑三棱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
毒性: 无毒《开宝本草》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药理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本草图经》:“今三棱,荆湘江淮水泽之间皆有。叶如莎草,极长,茎三棱如削,大如人指,高五六尺,茎端开花,大体皆如莎草而大,生水际及浅水中。苗下即魁,其傍有根横贯,一根则连数魁,魁上发苗。采时断其苗及横根,形扁长如鲫鱼者,三棱也。根末将尽,一魁末发苗,小圆如乌梅者,黑三棱也。又根之端钩屈如爪者,为鸡爪三棱。皆皮黑肌白而至轻。三者本一物,但力有刚柔,各适其用。因其形为名,如乌头、乌喙,云母、云华之类,本非两物也。今人乃妄以凫茨、香附子为之。又本草谓京三棱,形如鲫鱼,黑三棱形如乌梅而轻。今红蒲根至坚重,刻削而成莫知形体,又叶扁茎圆,不复有三棱处,不知何缘名三棱也。今三棱皆独傍引二根,无直下根。其形大体多亦如鲫鱼。”
《救荒本草》:“黑三棱,旧云河、陕、江、淮、荆、襄间皆有之。今郑州贾峪山涧水边亦有。苗高三四尺,叶似菖蒲叶而厚大,背皆三棱剑脊,叶中撺葶,葶上结实,攒为刺球,状如楮桃样而尖,颗瓣甚多。其颗瓣形似草决明子而大,生则青,熟则红黄色。根状如乌梅而颇大,有须,蔓延相连,比京三棱体微轻。其葶味甜,根味苦,采嫩葶剥去粗皮、渫熟。油盐调食。”
《纲目》:“三棱能破气散结,故能治诸病。其功可近于香附而力峻,故难久服。按戴原礼《证治要诀》云:有人病症癖腹胀,用三棱、莪荗,以酒煨煎服之,下一黑物如鱼而愈也。”
《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南药《中草药学》:“入肝、脾经。”
《开宝本草》:“主老癖症瘕结块。”
《纲目》:“下乳汁。”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行血,通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恶阻,产后腹痛,消化不良,经闭等症。”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破血行气,软坚化结。”南药《中草药学》:“主治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腹内包块,气滞作胀,食积腹痛,胸满气壅,气滞胁痛。”
《长白山植物药志》:“主治肝脾肿大。”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脾虚无瘀滞者忌用。孕妇禁用。”
南药《中草药学》:“体虚者忌用。”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闭经腹痛:三棱、莪术、红花、当归、延胡索各9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2.治腹中包块:三棱熬浸膏,每服5-lOml;或三棱、莪术、鸡内金、生黄芪、党参各9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3.治肝脾肿大:三棱lOg,红花lOg,莪术6g,赤芍15g,香附15g。水煎服。(《长白山植物药志》)
4.治胸腹胀满,气滞腹痛:三棱、莪术、砂仁、青皮各9g,甘草3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5.治伤食证:三棱、青皮、神曲、麦芽各9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6.治胆结石: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