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马尾连拉丁文名: Radix Et Rhizoma Thalictri别名: 马尾黄连性...
养生
药材名称: 马尾连
拉丁文名: Radix Et Rhizoma Thalictri
别名: 马尾黄连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心、肺、肝、胆、大肠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1、湿热泻痢,黄疸:本品性味苦寒,善于清热燥湿,功似黄连。
2、热病烦躁:本品苦寒入心,能泻心火以除烦。
3、肺热咳嗽:取本品入肺经而泻肺火。
4、痈疮肿毒,目赤肿痛:《内经▪素问》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本品入心经而泻心火。
5、西医诊为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属于大肠湿热者,黄疸属于肝胆湿热者,湿疹属于湿热内蕴者,急性结膜炎等属于肝火上炎者。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化学成分:
功效-药理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临床应用:
1、治湿热泻痢,可配黄芩、葛根、白头翁等药用。治湿热黄疸,可配茵陈、栀子、黄柏等药同用。
2、治热病心烦不安,可配栀子、竹叶等药同用。
3、治肺热咳嗽,取本品入肺经而泻肺火,可配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等药同用。
4、治痈疮肿痛,目赤肿痛,可与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1、多叶唐松草:根茎横生,由数个至十余个结节连生,每个节结上面具圆形空洞状的茎痕,直径约1cm。细根数条至十余条密生于根茎下侧,直径3mm;表面灰棕色;质硬,易折断,断面中心可见圆形金黄色木心。气微,味稍苦。
2、贝加尔唐松草:细根数十条密生于根茎上。表面黄褐色,细根软而扭曲。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1、多叶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90-200cm。全株无毛。茎直立,上部有长分枝。叶互生;叶柄长1.5-5cm,有狭鞘;茎中部以上叶为三回三出或羽状复叶,叶片长达36cm;小叶草质,顶生小叶菱状椭圆形或卵形,长1-2.5cm,宽5-15mm。先端钝或圆,基部浅心形或圆形,3浅裂,裂片有少数钝齿,齿端具小尖头,网脉稍明显,叶下面稍呈粉绿色。圆锥花序近伞房状,分枝极多,长约20cm;花为杂性,有多数花,萼片4,花瓣状,狭椭圆形,长3-4.5mm,淡黄绿色或浅紫色,早落;花瓣无;雄蕊多数,长6-7mm,花丝丝状,花药狭长圆形,长约2.5mm,先端有短尖头;心皮4-6,无柄,花柱与子房近等长,弯曲,柱头线形。瘦果纺锤形,长约3mm,有8条纵肋,具宿存花柱。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贝加尔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45-80cm。全株无毛。茎直立,上部分枝。叶互生;叶柄长1-2.5cm,基都有狭鞘;托叶狭,膜质;茎中部叶为三回三出复叶,有短柄;叶片长9-16cm,小叶草质,顶生小叶宽菱形、扁菱形或菱状定倒卵形,长1.8-4.5cm,宽2-5cm,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3浅裂,裂片有圆齿,叶脉在背面隆起,网脉稍明显。复单歧聚伞花序近圆锥状,长5-10cm;花两性,花梗细,长4-9mm;萼片4,花瓣状,椭圆形或卵形,长2-3mm,绿白色,早落;花瓣无;雄蕊10-20,长2.5-5mm,花丝上部与花药近等宽,下部窄近丝状,花药长圆形,长约0.8mm;心皮3-7花柱短,长约0.5mm,柱头椭圆形,长0.2-0.3mm。瘦果卵球形或芝椭圆球形,稍扁,长约3mm,有8条纵肋,果柄长约0.2mm。花期5-6月,果期6-7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1、多叶唐松草: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2、贝加尔唐松草: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西藏。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