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牛蒡根别名: 恶实根、鼠粘根、牛菜性味归经: 味苦、微甘,性凉;归肺、心经药材分类: 植...
养生
药材名称: 牛蒡根
别名: 恶实根、鼠粘根、牛菜
性味归经: 味苦、微甘,性凉;归肺、心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化学成分:
1、含愈创木内酯类化合物:牛蒡种噻吩-α,牛蒡种噻-b。又含硫炔类化合物,牛蒡酮a、b,牛蒡醇a、b,牛蒡醛、牛蒡酸b、c,牛蒡酸b,甲酯-,牛黄酮a乙酸酯,多炔类化合物,(11E)-1,11-十三碳二烯-3,5,7,9-四炔,(3E,11E)-1,3,11-十三碳三烯-5,7,9-三炔,(3E)-3-十三碳烯-5,7,9,11-四炔-1,2-环氧化合物,(4E、6E、12E)-4,6,12-十四碳-8,10-二炔-1,3-二乙酸酯,(4E,6Z)-4,6-十四碳二烯-8,10,12-三炔-1,3-二乙酸酯[(8Z,15Z)-十七碳-1,8,15-三烯-11,13-二炔。(S)-12,13-环氧-2,4,6,8,10-十三碳烯-3,5,7,9,11-五炔。
2、根中的挥发性成分有:去氢木香内酯,去氢二氢木香内酯,3-辛烯酸,3-已烯酸,2-甲基丙酸,2-甲基丁酸,2-甲氧基-3-甲基吡嗪,苯乙醛,苯甲醛,丁香烯,1-十七碳烯,1-十五碳烯等成分。
3、还含多种挥发性有机酸,此外,还含α,β-香树酯醇,羽扇豆醇,蒲公英甾醇,φ-蒲公英甾醇,豆甾醇,谷甾醇。
功效-药理作用:
1、促生长作用:牛蒡根制备的天然食用纤维,不同比例地加入含有中毒剂量的苋紫的基础饮食中,喂饲断奶大鼠,结果使大鼠成长加速,并超过单用基础饮食组大鼠。
2、其他作用:用二氯甲烷和乙醇,从朱蒡根中分离得抑制肿瘤生长的物质。此外,还有抗菌及抗真菌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山家清供》:蒡脯,孟冬后采根去皮,净洗,煮毋失之过,槌匾压以盐、酱、茴、萝、姜、椒熟油诸料研细一两,火培干食之,如肉脯之味。笋与莲脯同法。
2、《救荒本草》:牛蒡子,俗名夜叉头,根谓之牛菜,生鲁平山泽,今处处有之。苗高二三尺,叶如芋叶,长大而涩,花淡紫色,实似萝葡而褐色,外壳如栗球而小,多刺;壳中有子,如半粒麦而匾小,根长尺余,粗如拇指,其色灰鑒。采叶燥熟,水浸去邪气,淘洗净,油盐调食;及取根,洗净,煮熟食之。
临床应用:
1、治时气余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能饮食:牛蒡根捣绞取汁,服一小盏。(《圣惠方》)
2、治热攻心,烦躁恍惚: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三服。(《食医心境》)
3、治头面忽肿,热毒风内攻,或手足头面赤肿,触着痛:牛蒡子根洗净研烂,酒煎成膏,摊在纸上,贴肿处,仍以热酒调下,一服,肿止痛减。(《斗门方》)
4、治喉中热肿: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四服。忌蒜、面。(《延年秘录》)
5、治小儿咽肿:牛蒡根捣汁,细咽之。(《普济方》)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药材鉴别-饮片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外表面黑褐色,有皱纹;切面黄白色。味微苦而黏。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植物学信息-病虫防治:
1、白粉病: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2、褐斑病:5-6月发病,可喷代森锌6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3、另有花叶病为害。虫害有食子虫、蚜虫、红蜘蛛,以及银纹夜蛾、地老虎等为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