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秋葵别名: 毛茄、黄蜀葵性味归经: 味淡,性寒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秋葵,中药名...
养生
药材名称: 秋葵
别名: 毛茄、黄蜀葵
性味归经: 味淡,性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秋葵,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咖啡黄葵Abelmoschusesculentus(L.)Moecnch[HibiscusesculentusL.]的根、叶、花或种子。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引入栽培。原产于印度。具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小便淋涩,产后乳汁稀少,月经不调。
功效-功能:
利咽,通淋,下乳,调经。
功效-主治:
用于咽喉肿痛,小便淋涩,产后乳汁稀少,月经不调。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功效-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功效-药理作用:
常食秋葵有保护皮肤、助消化健胃、理肠胃、清肝毒以及壮阳健肾,增强人体免疫功效的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台湾药用植物志》:“果实治喉痛,淋病,小便困难。”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咽喉热痛:秋葵花、辛夷花(包)各6-9g,薄荷3g,水煎服。2、治热淋涩痛:秋葵根、白茅根、车前草各10-15g,水煎服。(1-2方出自《新编中草药图谱及经典配方2》)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根于11月到第2年2月前挖取,抖去泥土,晒干或炕干。叶于9-10月采收,晒干。花于6-8月采摘,晒干。种子于9-10月果成熟时采摘,脱粒,晒干。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锦葵科植物咖啡黄葵。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咖啡黄葵又名黄秋葵、羊角豆、咖啡葵、木丝瓜、越南芝麻。一年生草本,高1-2m。茎圆柱形,疏生散刺。叶互生;叶柄长7-15cm,被长硬毛;托叶线形,长7-10mm,被疏硬毛。叶掌状3-7裂,直径10-30cm,裂片阔至狭,两面均被疏硬毛,边缘具粗齿及凹缺。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1-2cm,疏被糙硬毛;花萼钟形,较长于小苞片,密被星状短绒毛;花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5-7cm,花瓣倒卵形,长4-5cm。蒴果筒状尖塔形,长10-25cm,直径1.5-2cm,先端具长喙,疏被糙硬毛;种子球形,多数,直径4-5mm,具毛脉纹。花期5-9月。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我国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引入栽培。原产于印度。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