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人面子别名: 人面果、银莲果性味归经: 味甘、酸,性凉。归脾、胃、肝经毒性: 无毒药材分...
养生
药材名称: 人面子
别名: 人面果、银莲果
性味归经: 味甘、酸,性凉。归脾、胃、肝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人面子,中药名。为植物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Pierre[D.daoauct.non(Blanco)Merr.etRolfe;D.sinenseStopf])的果实。秋季采收果实,晒干,或渍盐。可入药,味甘、酸,性凉。归脾、胃、肝经。具有健胃、生津、醒酒、解毒的功效。主治食欲不振、热病口渴、醉酒、咽喉肿痛、风毒疮痒等疾病。
功效-功能:
健胃,生津,醒酒,解毒。
功效-主治:
食欲不振,热病口渴,醉酒,咽喉肿痛,风毒疮痒等疾病。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生食,3-5枚;或煎汤;或果核烧炭,研末。外用:适量,捣敷。
功效-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用。
功效-相关论述:
1.《陆川本草》:健胃。治食欲不振。
2.《本草求原》:孕妇腹痛宜食。
3.《岭南采药录》:去喉痛,蚀烂肉。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小儿惊痫邪气,目上视,手足搐搦,角弓反张:人面子核烧灰服之。(《食物本草会纂》)
2.治背痈:人面子数粒,去核,和鲫鱼一条,捣烂敷之。(《岭南采药录》)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人面子。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人面子常绿大乔木,高达20m以上。幼枝具条纹和白色小皮孔,被灰色绒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30-45cm,有小叶11-15;叶轴和叶柄具条纹,疏被毛,小叶柄短,2-3mm;小叶片长圆形,自下而上逐渐增大,长5-14.5cm,宽2.5-4.5cm,先端长尖,基部常偏斜,全缘,两面沿中脉疏被微柔毛,叶背脉腋具灰白色髯毛;侧脉8-9对,网脉明显。花小,两性,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23cm,疏被灰色微柔毛;花白色,花梗长2-3mm;萼5裂,阔卵形;花瓣5,比萼片长,披针形,长约6mm,宽约1.7mm,无毛;花丝线形,长约3.5mm,无毛;花药长圆形,长约1.5mm;花盘杯状,无毛,边缘浅波状长;雄蕊10,着生于花盘基部;子房上位,5室,无毛,长2.5-3mm;花柱5,短,上部合生,下部分离,长约2mm。核果扁球形,长约2.5cm,成熟时黄色,果核压扁,径1.7-1.9cm,上面盾状凹入,5室,通常1-2室不育。种子3-4颗。花期春、夏季。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350m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