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桃花性味归经: 味苦,性平;归心、肝、大肠经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桃花,中药名。...
养生
药材名称: 桃花
性味归经: 味苦,性平;归心、肝、大肠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功效-注意事项:
不宜久服、孕妇禁服。
功效-化学成分:
花含山柰素-3-鼠李糖甙,槲皮甙,蔷薇甙A、B,野蔷薇甙A及绿原酸,紫云英甙,蜡梅甙,山柰素-3-双葡萄糖甙,桃皮素,柚皮素,香橙素,橙皮素,桃皮素-5-β-D-吡喃葡萄糖甙,柚皮素-5-β-D-吡喃葡萄糖甙,橙皮素-5-O-β-D-吡喃葡萄糖甙,右旋儿茶酚,左旋表儿茶酚没食子酸酯,绿原酸和矢车菊甙,山柰酚,香豆精。白桃花含三叶豆甙。
功效-相关论述:
1、《本经》:“令人好颜色。”
2、《别录》:“除水气,破石淋,利大小便,下三虫,悦泽人面。”
3、《新修本草》:“下恶气,消肿满,利大小肠。”
4、《食疗本草》:“治心腹痛及秃疮。
5、《浙江药用植物志》:“健胃理气。治胸腹滞痛。”
6、《本草汇言》:“破妇人血闭血瘕,血风癫狂。”
7、《冯氏锦囊·药性》:“露桃花,除痘毒气,斑疮。”
8、《医林纂要·药性》:“燥湿除痰,泄肺逆。”
9、《本草求原》:“治饮积下痢,惊怒伤肝致痰饮滞血而发狂,产后二便不通。”
10、《岭南采药录》:“凉血解毒,痘疹通用之。”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脚气,腰肾膀胱宿水及痰饮:桃花量取一大升(阴干),捣为散。温清酒和,一服令尽,通利为度,空腹服之,须臾当转,可六七行,但宿食不消化等物,总泻尽,若中间觉饥虚,进少许软饭及糜粥。(《外台》引崔氏方桃花散)
2、治大便难:水服桃花方寸匕。(《千金要方》)
3、治面上疮黄水出并眼疮:桃花不计多少,细末之。食后以水半盏,调服方寸匕,日三。(《海上集验方》)
4、治产后大小便秘涩:桃花、葵子、滑石、槟榔各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以葱白汤调下二钱。(《圣惠方》桃花散)
5、治心腹痛:桃花(晒干杵末),以水服二钱匕,小儿半钱。(《食疗本草》)
6、治腰脊苦痛不遂:桃花一斗一升,井华水三斗,曲六升,米六斗。炊之一时,酿熟,去糟。一服一升,日三服。若作食饮,用河水,禁如药法。(《千金要方》)
7、治妇人无子:桃花、杏花,阴干为末。和井华水,服方寸匕。(《卫生易简方》)
8、治发背疮痈疽:桃花于平旦承露采取,以酽醋研绞去滓取汁。涂敷疮上。(《圣济总录》桃花汁方)
9、治脓瘘:桃花末,和猪脂封之。(《千金要方》)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3-4月间桃花将开放时采摘,阴干,放干燥处。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植物学信息-病虫防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