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梧桐子别名: 瓢儿果、桐麻豌、凤眼果、红花果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心、肺、肾经药材分...
养生
药材名称: 梧桐子
别名: 瓢儿果、桐麻豌、凤眼果、红花果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心、肺、肾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2-3g。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敷。
功效-注意事项:
1、《调疾饮食辨》:“多食令人耳聋,素有耳病人不宜入口也。”
2、《陕西中药志》:“咳嗽多痰者勿食用。”
功效-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其脂肪酸有苹婆酸,锦葵酸等,还含具止血作用的生物碱及咖啡碱。
功效-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给麻醉兔、猫静注梧桐子总生物碱(TAW)0.3g/kg、0.6g/kg和1.2g/kg,能使血压迅速下降,但不持久,同时出现心率减慢;将TAW0.3g/kg静注犬,2.5g/kg注入麻醉猫十二指肠,也呈现血压下降;实验还表明TAW降压作用与M受体有关,可能是抑制胆碱酯酶导致兴奋M受体。
2、止血作用:梧桐子煎剂可使大鼠创伤性出血时间缩短;但对家兔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等皆无明显影响。梧桐子总生物碱84mg/kg腹腔注射或168mg/kg灌胃,对大鼠断尾出血皆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对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给家兔每日灌服梧桐子粉混悬液6g/kg,连续3d,实验结果证明,梧桐子具有明显的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梧桐子总生物碱对兔循环血小板聚集亦有促进作用。因此,梧桐子及其总生物碱的止血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有关。
功效-毒理作用:
梧桐子煎剂120g/kg,水酊剂50g/kg一次灌胃,对小鼠无明显毒性。梧桐子总生物碱0.84g/kg、1.68g/kg、3.36g/kg注射小鼠及1.68g/kg、4.2g/kg灌胃小鼠,无中毒及死亡。梧桐子的水溶性提取物,每1g含原生药量9g,给大鼠一次灌胃150g/kg(按体重计算相当人用量100倍),对大鼠无明显毒性。
功效-相关论述:
1、《纲目》:“捣汁涂,拔去白发,根下必生黑者。又治小儿口疮,和鸡子烧存性研掺。”
2、《食物考》:“清心益肺,解热利咽,舒脾开胃。”
3、《本草再新》:“温中补气,保肺,固肾滋水。”
4、《本草求原》:“熟食开胃醒脾。”
5、《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清热,治疝。”
6、《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顺气和胃。”
7、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滞。”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伤食腹痛腹泻:①(梧桐子)炒焦研粉。冲服,每服3g。(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梧桐子(炒焦)15g,青藤香12g。共为细末。每服3g,开水送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2、治疝气:梧桐子炒香,剥壳食之。(《贵州省中医经验秘方》)
3、治白发:梧桐子9g,何首乌15g,黑芝麻9g,熟地15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4、治久哮:用梧桐子一连,纸包湿,放在火煨,取出安地上,出火气为末。空心,井花水一盏送下,痰出即愈。(《普济方》)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种子球形,状如豌豆,直径约7mm,表面黄棕色至棕色,微具光泽,有明显降起的网状皱纹。质轻而硬,外层种皮较脆易破裂,内层种皮坚韧。剥除种皮,可见淡红色的数层外胚乳,内为肥厚的淡黄色内胚乳,油质,子叶2片,薄而大,紧贴在内胚乳上,胚根在较小的一端。
以饱满、完整、淡绿色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