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阳起石拉丁文名: Actinolitum别名: 白石、羊起石、石生、阳石、起阳石性味归经...
养生
药材名称: 阳起石
拉丁文名: Actinolitum
别名: 白石、羊起石、石生、阳石、起阳石
性味归经: 味咸,性温;归肾经
药材分类: 矿物
医保类型: 医保(阳起石)
中药材概述:
阳起石,中药名。为硅酸盐类矿物阳起石Actinolite或阳起石石棉A.asbestus.的矿石。具有温肾壮阳的功效。主治阳痿不举,宫冷不孕。
功效-功能:
温肾壮阳。
功效-主治:
阳痿不举,宫冷不孕:本品温肾壮阳,强阳起痿,治男子阳痿遗精,女子宫冷不孕,崩中漏下,以及腰膝冷痛等症。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3-6g;或入丸、散。
功效-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禁服,不宜久服。
功效-化学成分:
本品成分是Ca2(Mg、Fe)[Si4O11][OH]2。
功效-药理作用:
阳起石具有兴奋性机能的作用。
临床应用:
1、治下元虚冷,精滑不禁,便溏足冷,配钟乳石等分为细末,加酒煮附子末,面糊为丸,空腹米汤送下。(《杂病源流犀烛》)。
2、治精清精冷无子,配鹿茸、菟丝子、肉苁蓉等。如阳起石丸(《妇科玉尺》)。
3、治子宫虚寒不孕,配吴茱萸、干姜、熟地黄等,如阳起石丸(《和剂局方》)。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阳起石配鹿茸:阳起石长于温肾壮阳,强阳起痿;鹿茸善于补肾助阳,生精益血。两药配伍,可增强壮阳起痿,补精填髓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耳聋耳鸣,肢冷神疲等。
2、阳起石配吴茱萸:阳起石长于温肾壮阳;吴茱萸善于散寒止痛。两药配伍,可增强温肾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子宫虚寒不孕。
临床应用-鉴别用药:
1、胡芦巴与阳起石:两者均性温归肾经,皆具温补肾阳之功,均治肾阳不足证。然胡芦巴苦温而燥,兼能逐寒湿、止疼痛,主治肾阳不足而有寒湿之腹痛、疝痛、脚气肿痛。阳起石味咸有毒,功专温肾壮阳,善治肾虚阳衰所致的阳痿、宫冷、带下清稀。
2、淫羊藿与阳起石:两者均性温归肾经,皆具温肾壮阳之功,同治肾阳虚衰之阳痿、精冷不育、宫寒不孕。然淫羊藿味辛甘,又入肝经,兼能祛风除湿,并治风湿痹痛或肢体麻木等。阳起石味咸,功专温肾壮阳,善治下焦虚寒之腰膝冷痛,惟有毒不宜久服。
临床应用-相关药品:
强龙益肾胶囊、回春胶囊、参茸黑锡丸、强阳保肾丸。
临床应用-相关方剂:
阳起石丸(《和剂局方》)、阳起石丸(《普济方》引《孟氏诜诜方》)、阳起石丸(《济生方》)。
临床应用-附注:
阳起石自古以来即有与其他矿物、岩石混杂食用的情况。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去净泥土、杂质。黄酒淬过,碾细末用。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1、阳起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碾成碎块或粉末。
2、煅阳起石:取净阳起石碎块,置无烟炉火上或适宜的容器中,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冷,碾碎。
3、酒阳起石:取净阳起石小块,置无烟炉火上或适宜的容器中,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后,倒入黄酒中浸淬,取出晾干,碾碎。每阳起石100kg,用黄酒20kg。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贮于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尘。
矿物学信息-矿物种属:
硅酸盐类矿物阳起石或阳起石石棉。
矿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阳起石: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晶体呈简单的长柱状、针状,有时呈毛发状。常呈细放射状、纤维状的集合体。白色或浅灰色。玻璃光泽,纤维状集合体具丝绢光泽。硬度5.5-6。性脆,针状,毛发状晶体易折断。相对密度2.9-3.0。透闪石石棉为透闪石的纤维状异种。
矿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阳起石:分布于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湖北等地。
矿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阳起石:常产在火成岩或白岩之接触带。也常见于结晶质灰岩和白云岩及结芯片岩等变质岩中。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本品为长柱状、针状、纤维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扁长条状或短柱状。大小不一。白色、浅灰白色或淡绿白色,具丝绢样光泽。体较重,质较硬脆,有的略疏松。可折断,碎断面不整齐,纵面呈纤维状或细柱状。气无味淡。以针束状、色白、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
药材鉴别-饮片性状:
1、阳起石为不规则碎块或粉末,余参见“药材”项。
2、煅阳起石呈纤维状粉末,青灰色,质酥脆,无光泽。
3、酒阳起石为灰黄色粉末,略有酒气。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