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竹节参别名: 白三七、明七、七叶子性味归经: 甘、微苦,温,归肝、脾、肺经药材分类: 植...
养生
药材名称: 竹节参
别名: 白三七、明七、七叶子
性味归经: 甘、微苦,温,归肝、脾、肺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竹节参,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rjaPonicusC.A.Mey.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主根和外皮,干燥。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祛痰止咳,补虚强壮之功效。常用于痨嗽咯血,跌扑损伤,咳嗽痰多,病后虚弱。
功效-功能: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祛痰止咳,补虚强壮。
功效-主治:
用于痨嗽咯血,跌扑损伤,咳嗽痰多,病后虚弱。
功效-用法用量:
6-9g。
功效-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临床应用:
1、虚劳:竹节参9g,党参9g,当归6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虚劳咳嗽:竹节参15g。煎水当荼饮。(《贵州民间药物》)
3、吐血:竹节参9g,麦冬6g,丝毛根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4、倒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竹节参研粉,每次1.5-3g。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用时捣碎。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稍弯曲,有的具肉质侧根。长5-22cm,直径0.8-2.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纵皱纹及根痕。节明显,节间长0.8-2cm,每节有1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苦、后微甜。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五加科人参属竹节参。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分布于西南地区,此外陕西、甘肃、河南也有分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