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紫菜别名: 索菜、紫英、子菜、乌菜(广东)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寒;归肺、脾、膀胱经药...
养生
药材名称: 紫菜
别名: 索菜、紫英、子菜、乌菜(广东)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寒;归肺、脾、膀胱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化痰软坚,利咽,止咳,清热除烦,利水除湿。
功效-主治:
瘿瘤,咽喉肿痛,咳嗽,烦躁失眠,脚气,水肿,小便淋痛,泻痢。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功效-注意事项:
不宜多食。
1、《食疗本草》:“多食胀人。”
2、《本草拾遗》:“多食令人腹痛、发气,吐白沫,饮少热醋消之。”
功效-化学成分:
1、坛紫菜:含蛋白质,糖,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烟酸及钙、磷、铁、碘等,并含异松油烯,葛缕酮,糠醛,硫辛酸,胆碱,磷脂,甘油酸酯,叶黄素等,还含有别藻青素,氨基酸,其中以谷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为主。
2、条斑紫菜:含18种氨基酸,其中以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最高,其他尚有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等。此外,还含有胆甾醇半乳糖苷,胆甾醇甘露糖苷,棕榈酰胆甾醇半乳糖苷,棕榈酰胆甾醇甘露糖苷,R-藻红蛋白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烟酸,蛋白质及钙,磷,铁等。另外还含有紫菜聚糖,半乳聚糖。
3、甘紫菜:含具有保护溃疡和活化巨噬细胞作用的脂多糖,维生素B12,砷,核黄素,烟酸,硫辛碱,胆碱,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叶黄素,玉蜀黍黄质,藻红蛋白,藻青蛋白,异松油烯,葛缕酮,糠醛,频草酸,甲酸,乙酸,丙酸及脂类等。
功效-药理作用:
具有抗诱变及防治肿瘤作用、降血脂作用;对免疫功能和血液系统有影响;紫菜多糖给大鼠十二指肠给药能减慢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鸡胚实验表明坛紫菜多糖具有抗甲1型流感病毒活性;口服紫菜多糖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损伤也有保护作用;甘紫菜作为惟一的膳食纤维给大鼠喂饲,改变小肠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其发酵能力;此外还有其他药理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本草经集注》:“治瘿瘤结气。”
2、《食疗本草》:“下热气。”“若热气塞咽喉者,汁饮之。”
3、《纲目》:“病瘿瘤、脚气者,宜食之。”
4、《随息居饮食谱》:“和血养心,清烦涤热。治不寐,利咽喉,除脚气瘿瘤,主时行泻痢,析醒开胃。”
5、《中国药用孢子植物》:“化痰软坚,清热利尿。治高血压、喉炎、水肿、淋病等。”
临床应用:
药膳食疗:紫菜鲜蚝羹
1、功效: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用于痰火瘰疬、瘿瘤等。
2、原材料:紫菜15克,蚝200克,绿豆粉丝50克。
3、做法:先将清水适量滚开,入绿豆粉丝,至绿豆粉丝熟时加入蚝和紫菜,加适量上等鱼露和味精即可食用。
4、用法:每天1碗。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甲状腺肿:甘紫菜15g,海蒿子15g,牡蛎30g,夏枯草9g。煎服。(《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2、治喉炎、气管炎:甘紫菜15g,紫金牛12g,贝母9g。煎服。
3、治水肿:甘紫菜30g,益母草15g,玉米须15g。煎服。(2、3方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4、治高血压病:甘紫菜15g,决明子15g。煎服。(《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采用剪收法和采摘法。
1、剪收法:即在紫菜生长到符合收获规格时,用剪刀把菜体上端大部剪下,只留下端靠近基部部分,一般留6-8cm长,让其继续生长。
2、采摘法:应用于成熟期和衰老期。成熟期把大的紫菜摘下,小的留下继续生长。衰老期不分大小全部整株拔光。
3、加工方法:将采摘的紫莱清洗干净后,剁切成0.5-1cm大小,然后制成饼,干燥即可。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1、坛紫菜:藻体多卷曲皱缩成不规则团块状,或不规则扁平状,紫褐色或紫红色,水浸展平后,叶状体长披针形、长卵形,长10-28cm,宽3-8cm,基部心形、楔形,边缘稍有皱褶,有不规则锯齿。膜质,易折断。气腥,味咸,微具黏性。
2、条斑紫菜:叶状体卵形、长椭圆形,长8-30cm,宽4-12cm,基部心形,少楔形,边缘有皱褶,无锯齿,表面有花白色条斑。
3、圆紫菜:叶状体圆形、椭圆形或肾形,长2-8cm,宽1.5-6cm,边缘有锯齿。
4、甘紫菜:叶状体长椭圆形、披针形、不规则卵圆形,长20-30cm,宽10-18cm,基部楔形、心形或圆形,边缘有波状皱褶。
5、长紫菜:叶状体长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5-25cm,宽2-6cm,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稍有皱缩及不规则锯齿。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