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紫苏梗别名: 紫苏茎、苏梗、紫苏枝茎、苏茎、紫苏杆、紫苏草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脾、...
养生
药材名称: 紫苏梗
别名: 紫苏茎、苏梗、紫苏枝茎、苏茎、紫苏杆、紫苏草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化学成分:
功效-药理作用:
1、孕激素样作用:根据孕酮可以使雌激素激发的动物子宫内膜碳酸酐酶活性增加,并与孕酮剂量成线性关系的效应,在连续3d肌注己烯雌酚的基础上,给予紫苏梗注射液0.1g,0.2g,0.4g和0.6g(生药),腹腔注射,连续4d,其作用与孕酮相似,使小鼠子宫内膜碳酸酐酶的活性剂量相关性显着增加,说明其治疗先流产及安胎的机制也与孕酮相同。此外,紫苏梗也能使小鼠子宫内膜较明显增厚,表明其与孕酮一样,也能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增长。
2、干扰素诱导作用:以水从回苏叶和梗中提取的干扰素诱导剂,在家兔及兔睥、骨髓和淋巴结细胞悬液的试验中,均证实有干扰素诱导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宣通风毒。
2、《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
3、《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
4、《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5、《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伤寒及温病瘥后,起早及饮食多致劳复:紫苏茎叶(锉)一两,生姜(切)半两,玻一二合。上三味,用水二盏半,煎至一大盏,去滓。食前温服,日二服。(《普济方》紫苏饮)
2、治上气暴咳:紫苏茎叶二升,大豆一升。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大豆,次下紫苏,煮取一升五合。分为三服,昼二夜一。(《外台》)
3、治孕妇胎气不和胸闷恶心:苏梗、半夏各9g生姜3片,陈皮5g。水煎服。(《中医中药与临床研究》)
4、治脚气,上气不止:紫苏茎叶三分(两),白前一两,桑根白皮二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5、治吐血,衄血:白茅三钱,紫苏茎叶二钱。上散。新汲水一碗煎七分,乘热调生蒲黄二钱,旋服。仍以大蒜两颗煨熟,捶扁,贴敷两脚心,少倾,自觉胸中有蒜气,其血立止。若下部出血,可以煨蒜敷两掌心。(《直指方》茅苏汤)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茎呈方柱形,四棱钝圆,长短不直径0.5-1.5cm。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面有纵沟及细纵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痕及叶痕。体轻,质硬而脆,断面裂片状。切片厚2-5mm,常呈斜长方形,木部黄白色,射线细密,呈放射状,髓部白色,疏松或脱落。气微香,味淡。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