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蜂乳别名: 王浆、王乳、蜂王浆、蜂皇浆、皇浆性味归经: 甘、酸,平。归肝、脾经药材分类:...
养生
药材名称: 蜂乳
别名: 王浆、王乳、蜂王浆、蜂皇浆、皇浆
性味归经: 甘、酸,平。归肝、脾经
药材分类: 动物
中药材概述:
蜂乳,中药名。为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ApisceranaFabr.等的工蜂咽腺及咽后腺分泌的乳白色胶状物。具有滋补,强壮,益肝,健脾之功效。用于病后虚弱,小儿营养不良,老年体衰,白细胞减少症,迁延性及慢性肝炎,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功效性子宫出血及不孕症,亦可作癌症的辅助治疗剂。
功效-功能:
滋补,强壮,益肝,健脾。
功效-主治:
用于病后虚弱,小儿营养不良,老年体衰,白细胞减少症,迁延性及慢性肝炎,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功效性子宫出血及不孕症,亦可作癌症的辅助治疗剂。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温开水冲,50-200ml。
功效-注意事项:
湿热泻痢者禁服;孕妇慎服。
功效-药理作用:
1、延缓衰老,促进生长。
2、增强肌体抵抗能力。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4、降脂、降糖作用及其对代谢方面影响。
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6、对免疫功效的影响。
7、抗肿瘤及抗辐射作用。
8、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9、其他作用。蜂乳给予大鼠10天,发现0.5ml/kg剂量可使血红蛋白升高。家兔静脉注射蜂乳30mg/kg,家兔血钙减少,血中磷酸酶活性降低。
功效-相关论述:
《中国动物药》:“滋补强壮,益肝健脾。治病后虚弱,小儿营养不良,年老体衰,传染性肝炎,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哮喘,糖尿病,血液病,精神病,子宫功效性出血,月经不调,功效性不孕症及秃发等。”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急性传染性肝炎:用10%蜂乳蜂蜜。4岁以下每日5g,5-10岁每日10g。10岁以上每日20g。20天为1疗程,对肝功效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治进行性营养不良症:每日口服蜂乳200-600ml,连服1个月以上。
3、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每日服蜂乳400ml,连服3-6个月。(1-3方出自《中国动物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生产蜂乳应在移虫后48-72小时进行,检查产浆群,如蜡杯已由工蜂改成王台,其中的幼虫也已长大,即可配浆。取浆应在清洁的室内进行,穿工作服,戴口罩。先取下各段板条,用小镊子移出幼虫,然后挖出蜂乳,立即放入褐色玻璃瓶内,密闭,低温冷藏。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动物学信息-动物属种:
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
动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中华蜜蜂又名蠓螉、蜡蜂、东方蜜蜂。蜂群由工蜂、蜂王及雄蜂组成。工蜂全体被黄褐色毛。头略呈三角形。胸部3节。翅2对,膜质透明。足3对,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腹部圆锥状,有毒腺和螫针。腹下有蜡板4对,内有蜡腺,分泌蜡质。蜂王体最大,翅短小,腹部特长,生殖器发达,专营生殖产卵。雄蜂较工蜂稍大,头呈球形,尾无毒腺和螫针,足上无采贮花粉构造,腹无蜡板及蜡腺。
动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中华蜜蜂分布很广。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乳白色至淡黄色或带有红色的胶状液体。味酸、涩、辛。以乳白色至淡黄色者为佳,色泽发红者较次。从蜜源植物来看,椴树花蜂乳最好,洋槐花、枣花、荆条花蜂乳较好,杂花蜂乳较次,荞麦花蜂乳最次。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