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谷芽拉丁文名: Setariae Fructus Germinatus别名: 蘖米、谷蘖...
养生
药材名称: 谷芽
拉丁文名: Setariae Fructus Germinatus
别名: 蘖米、谷蘖、稻蘖、稻芽
性味归经: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医保类型: 医保(谷芽、炒谷芽、焦谷芽)
中药材概述:
谷芽,中药名。为禾本科稻属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颖果经发芽而成。具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功效。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不饥食少、消化不良等。
功效-功能: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功效-主治:
主要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不饥食少、消化不良等。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30g;或研末。
功效-注意事项: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胃下垂者忌用。
功效-化学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油、淀粉、淀粉酶、麦芽糖、腺嘌呤、胆碱以及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等18种氨基酸。
功效-药理作用:
所含淀粉酶能帮助消化。
功效-相关论述:
1、《别录》:主寒中,下气,除热。
2、《本草经集注》:末其米脂和傅面,亦使皮肤悦泽。
3、《日华子》:能除烦,消宿食,开胃。
4、《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5、《本草汇言》:消宿食,行滞气之药也。
6、《中药材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
7、《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胃弱食滞胀满,食欲不佳及营养不良之脚气等症。
临床应用:
1、启脾进食:谷蘖四两,为末,入姜汁、盐少许,和作饼,焙干。入炙甘草、砂仁、白术(麸炒)各一两。为末,白汤点服之,或丸服。(《澹寮集验方》谷神丸)
2、治小儿消化不良,面黄肌瘦:谷芽9g,甘草3g,砂仁3g,白术6g。水煎服。
3、治饮食停滞,胸闷胀痛:谷芽12g,山楂6g,陈皮9g,红曲6g。水煎眼。(2-3方出自《青岛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谷芽配鸡内金:启脾开胃,舒肝解郁;鸡内金生发胃气,健脾消食。二药伍用,启脾之力倍增,以生发胃气,舒调肝气,开胃口、增食欲。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久病之后,不饥食少,甚无食欲等。
临床应用-鉴别用药:
1、生谷芽、炒谷芽、焦谷芽:生谷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以养胃消食力胜,具有养胃和中,快脾进食,促进食欲之功,用于热病后期,胃中气阴两伤,不思饮食等炒谷芽健脾消食力强,健脾启运,开胃进食,用于洽疗食谷不化,脘腹痞满,饮食减少,大便不实等;焦谷芽味甘、微涩,气香,性平偏温,和脾止泻力剧,善化积食,用治饮食停滞,脘腹胀闷,不饥而恶食等。谷芽生品长于和中,炒用偏于消食,炒焦则化积滞,也可生熟同用。
2、谷芽与麦芽:二者均能消食开胃,皆可用于治疗食积不消,脾虚食少之证。麦芽善消面食,且生者通乳,炒者回乳,多用于面食积滞,乳汁郁积不通(生用),回乳断奶(炒用);而谷芽消食之力较缓和,善消谷食,能和中补虚,多用于谷食积滞及脾虚食少等。
临床应用-相关药品:
醒脾开胃颗粒、肥儿宝冲剂。
临床应用-相关方剂:
谷神丸(《澹寮方》)、温中平胃散(《医醇賸义》)。
临床应用-药膳食疗:
谷芽消积汁:
1、功效:补脾健胃、善消谷滞、保湿祛疤。
2、原材料:葡萄柚2颗,柠檬1颗,清水100ml,谷芽10g,天门冬8g,蜂蜜1大匙。
3、做法:谷芽、天门冬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洗净,再加水以小火煮沸约1分钟后关火,滤取药汁降温备用。葡萄柚和柠檬切半,利用榨汁机榨岀果汁,倒入杯中。加入蜂蜜、药汁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4、用法:随意服用。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取拣净的稻谷。用水浸泡1-2d,捞出,置于能排水的容器内,盖好,每日淋水1次,保持湿润,使发芽,待须根长约3.3-7mm时,取出晒干即得谷芽。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1、谷芽:取谷芽去除杂质即可。
2、炒谷芽:取净谷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深黄色,略有焦斑,取出,摊凉,
3、焦谷芽:取净谷芽置锅内,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取出,摊凉。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內,置通风干燥处,防鼠,防蛀。
药材鉴别-鉴别:
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约30μm;脐点星状深裂。稃片表皮细胞淡黄色,回行弯曲,壁较厚,微木化,孔沟明显。下皮纤维成片长条形,壁稍厚,木化。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果实呈稍扁的长椭圆形,两端略尖,长6-9mm,宽约3mm。外稃坚硬,表面黄色,具短细毛,有脉5条。基部有白色线形的浆片2枚,长约2mm,淡黄色,膜质,由一侧的浆片内伸出淡黄色弯曲的初生根。内稃薄膜状,光滑,黄白色,内藏果实,质坚,断面白色,有粉性。气无,味微甜。
药材鉴别-饮片性状:
1、谷芽:参见药材性状。
2、炒谷芽:形如谷芽,表面深黄色,有裂隙,略具香气。
3、焦谷芽:形如谷芽,表面焦褐色,有裂隙,具焦香气。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禾本科稻属植物稻。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主产华北地区。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