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桂丁别名: 肉桂子、桂子、桂丁香性味归经: 味甘、辛,性温。肉桂子、桂子、桂丁香药材分类...
养生
药材名称: 桂丁
别名: 肉桂子、桂子、桂丁香
性味归经: 味甘、辛,性温。肉桂子、桂子、桂丁香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桂丁,中药名。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幼嫩果柄。分布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具有温里散寒,止痛,止呃之功效。用于心胸疼痛,胃腹冷痛,恶心,嗳气,呃逆,呕吐;肺寒咳喘。
功效-功能:
温里散寒,止痛,止呃。
功效-主治:
用于心胸疼痛,胃腹冷痛,恶心,嗳气,呃逆,呕吐;肺寒咳喘。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研末吞服,每次1-3g。
功效-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忌服。
功效-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温中散寒。主治胃腹疼痛,肺寒咳喘。”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治心痛,辟寒邪胃痛:桂丁研细,洒下三钱。(《纲目拾遗》引《百草镜》)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每年10-l1月,采摘未成熟的果实,晒干,去果柄。
加工保存-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枝、果柄,用时捣碎。
加工保存-保存方法:
贮密闭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霉。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本品略呈倒卵形,长5-12mm,直径6-7mm。幼果椭圆形,直径约3mm,被宿萼包裹,表面黄棕色,先端稍平截,上有一微凸的花柱残基。宿萼杯状,边缘有不明显的6浅裂,表面暗棕色,有皱纹,下部延长成萼筒,少数连有果柄。气香,味辣。以肉厚、香气浓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樟科植物肉桂。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肉桂又名:桂木,木桂,桂树。常绿乔木。芳香,树皮灰褐色;枝条被灰黄色短柔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1.2-2cm,被黄色短绒毛;叶片长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8-34cm,宽4-9.5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内卷,上面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淡绿色,疏被黄色短绒毛,离基三出脉,横脉波状,近平行,革质。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长8-16cm,被黄色绒毛,花序分支末端具3朵花作聚伞状排列。花两性,长约4.5mm,白色;花梗长3-6mm,被黄褐色短绒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2mm,花被裂片卵状,长约2.5mm,宽约1.5mm,先端钝或锐尖;能育雄蕊9,花丝被柔毛,第1、2轮雄蕊长约2.5mm,花药卵状长圆形,长约0.9mm,4室,上2室较小,内向瓣裂,花丝长约1.4mm,第3轮雄蕊长约2.7mm,花药卵状长圆形,4室,上2室较小,外侧向瓣裂,下2室外向瓣裂;退化雄蕊3,箭头状,连柄长约2mm,柄被柔毛;子房卵球形,长约1.7mm,无毛,花柱与子房等长,柱头小,不明显。果实椭圆形,长约1cm,宽约8mm,显紫色,无毛;果托浅杯状,长4mm,先端直径达7mm,有时略齿裂。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