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红花杜鹃别名: 打马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归肺、肝经毒性: 小毒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
养生
药材名称: 红花杜鹃
别名: 打马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归肺、肝经
毒性: 小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红花杜鹃,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树形杜鹃RhododendronarboreumSmith的花。分布于我国贵州西部、西藏南部;尼泊尔、锡金和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具有止咳平喘,清热,拔毒,止血,调经之功效。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咯血,消化道出血,骨髓炎,月经不调。
功效-功能:
止咳平喘,清热,拔毒,止血,调经。
功效-主治:
慢性支气管炎,咯血,消化道出血,骨髓炎,月经不调。
功效-用法用量:
1.5-3g。
功效-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内服慎用。
功效-药理作用:
镇咳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西藏常用中草药》:“平喘、清热、拔毒、止血、调经。治慢性支气管炎、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经不调。”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5-6月采收,鲜用或阴干用。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杜鹃花科植物树形杜鹃.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3-5m,树皮灰褐色,片状剥落;幼枝粗壮,密被灰色绒毛。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于圆形,边缘反卷,叶片下面有两层毛被,上层疏松,棕色,为丛卷毛状,下层紧贴,为黄褐色至白色;叶柄长1-2.5cm,幼时密被黄褐色绒毛和少数腺体,老时有毛被残迹。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约20朵,紧密,深红色至粉红色;总轴长约1-1.5cm,密被绒毛;花梗长9mm,密被黄褐色绒毛和腺体;花萼小,长1.5-2mm,外面具绒毛,有5枚齿状裂片;花冠管状钟形,肉质,紫红色至深血红色,内面基部有5枚深色的蜜腺囊,中部一侧有紫色斑点,裂片5;雄蕊10,不等长,花药长圆形;子房圆锥形,密被淡黄褐色绒毛和腺体,柱头头状。蒴果圆柱形,长约2cm,有绒毛及腺体残迹。花期5月,果期8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贵州西部、西藏南部;尼泊尔、锡金和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00-3500m的溪谷林下或栎树林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