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蝌蚪别名: 活师、科斗、活东、玄鱼、虾蟆子、玄针、虾蟆儿、聒子、虾蟆台、虾蟆粘、水仙子性...
养生
药材名称: 蝌蚪
别名: 活师、科斗、活东、玄鱼、虾蟆子、玄针、虾蟆儿、聒子、虾蟆台、虾蟆粘、水仙子
性味归经: 味甘,性寒。入脾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动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药理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本草拾遗》:“主火飚热疮及疥疮,并捣碎敷之。”
《本草蒙筌》:“烂捣为火疮敷药,绝无瘢痕。”
《中国动物药》:“清热解毒。治热结肿痛,腮腺炎,小儿疳积腹胀等。”
《本草拾遗》:“活师即虾蟆儿,生水中,有尾如鮽鱼,渐大,脚生尾脱。卵主明目。”
《纲目》:“蝌斗生水中,蛤蟆。青蛙之子也。二、三月蛙、蟆曳肠于水际草,缠缴如索,日见黑点渐深,至春水时,鸣以聒之,则蝌斗皆出,谓之聒子,所谓‘蛤蟆声抱’是矣。蝌斗状如河豚,头圆,身上青黑色,使出有尾无足,稍大则足生尾脱。崔豹云‘闻雷尾脱’,亦未必然。陆农师云:月大尽则先生前两足,小尽则先生后两足。”“俚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斗以水吞之,云不生疮,亦解毒治疮之意也。”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热疮和疥疮:将蝌蚪捣烂,敷患处。(《山东药用植物》)
2.治火飚热毒,一切疮疖:蝌蚪一升,淘净,加旧石灰半斤,稠成水,日晒,调加三黄散搅匀,再晒至干收藏。临时加冰、麝,水(化)开搽。(《本草求原》)
3.治无名大毒,一切火毒、瘟毒:寒水石、净皮消、川大黄各等分,研极细末;用蝌蚪水(初夏时,捞取蝌蚪,收坛内,泥封口,埋至秋天,即化成水)一大碗,入前药末各二两,阴干,再研匀,收磁罐内,每用时,以水调涂患处。(《医宗金鉴》蝌蚪拔毒散)
4.治流行性腮腺炎:蝌蚪500g,冰片3g。将冰片加入活的蝌蚪内,待溶化成水后涂患处,每天3-4次,连涂2-3d。(苏州医学院《民间验方选集》)
5.治痈疡肿痛:活蝌蚪500g。置坛内,坛口以盐泥封固,埋土中,半年后蝌蚪即化为水,取水调黄连、黄芩、黄柏末,涂患处。(《中国动物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动物学信息-动物属种:
动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动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