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辣蓼草别名: 辣蓼、酸模叶蓼、旱苗蓼、苦蓼、大马蓼、白辣蓼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心、...
养生
药材名称: 辣蓼草
别名: 辣蓼、酸模叶蓼、旱苗蓼、苦蓼、大马蓼、白辣蓼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心、大肠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药理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肠炎、痢疾:绵毛大马蓼根研末24g,开水送服,每日服2次。(《福建药物志》)
2、治中暑腹痛:绵毛大马蓼鲜叶芽12g,食盐少许,捣烂或搓烂,开水送服。(《福建药物志》)
3、治小儿疟疾:绵毛大马蓼15-18g,麦芽12g。水煎,早晚饭前2次分服。(《福建药物志》)
4、治疟疾:绵毛大马蓼叶、桃叶各等分。研末,调酒水制成丸,早晚各服3g。(《福建药物志》)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茎直径约至6mm;表面有紫红色斑点。叶上面中央常有黑褐色新月形斑,无毛或被稀白色绵毛,下面密被白色绵毛,有腺点;托叶鞘无缘毛。圆锥花序,花密生;花被4裂,有腺点。气微,辛、辣。
以叶多、带花、味辛辣浓烈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